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俄乌冲突仅是特种气体短期刺激?行业加速扩产并购
俄乌冲突仅是特种气体短期刺激?行业加速扩产并购
2022.06.22 10:34 科创板日报记者 蔡珍椽

《科创板日报》6月22日讯(实习记者 蔡珍椽)近期,以氖气、氦气为代表的工业气体价格飙升,行业扩产积极性高涨。据不完全估计,3月以来工业气体板块12家上市公司中,有4家公司披露募资扩产计划,涉及总金额超37亿元。

不过,业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俄乌冲突仅是短期刺激因素,本质是长时间内市场供需不平衡所致。国内半导体厂商存在供应链本地化的需求,加速了特种气体的本土化步伐。

本质是长时间内市场供需不平衡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特种气体的生产大国,大约90%以上的高纯氖气仍来自俄乌。6月初,俄国对外宣布将限制氖气等稀有气体出口,进一步导致了特种气体的供应紧缩。

华东一家特种气体公司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氦气价格同期涨幅接近3倍,像氖气等部分产品受制于海外进口则涨幅更大。究其根本原因是长时间内市场供需不平衡所致,俄乌冲突仅是短期刺激因素。”

据了解,氦气价格的上涨与俄乌冲突并非存在直接关系。俄罗斯和乌克兰自身也并不是氦气生产国,主要是由于欧盟限制从俄国进口天然气,于是富含氦气的天然气遭到抢购,进而间接影响了中国氦气的正常供应。

为了应对部分电子气体的涨价,一家气体供应商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会结合实际情况增减库存量,减少供应链风险。目前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公司会根据市场波动情况相应传导给下游。”

金宏气体投资者关系总监陈子晗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特种气体的包装、运输都有严格要求,但由于疫情等因素,从外资气体公司海外采购特种气体存在周期较长、供应稳定性较低等缺点。中国境内的半导体商存在寻求供应链本地化的需求,加速了特种气体的本土化步伐。”

工业气体公司加速扩产和并购

目前林德集团、液化空气、空气化工等海外大型气体公司占据了85%以上的国内市场份额,国内气体企业市场集中度高、规模较小。然而,特种气体长期严重依赖进口所导致的产品价格高昂、交货周期长、服务不及时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半导体等战略新兴产业卡脖子的技术瓶颈,实现国产化迫在眉睫。

高级工程师、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周迪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国内特气行业正在积极扩大产能,但是还不能够满足我国半导体下游市场的需求,仍有一部分需要进口”。

南大光电今年3月公告称,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9亿元,其中5亿元将用于乌兰察布南大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7200t电子级三氟化氮项目;华特气体则坦言募投项目是深化公司在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业务布局,为即将到来的晶圆扩产热潮做好准备。

此外,近年来工业气体行业并购数量不断增多,部分公司利用资本和渠道优势,大力推进包括特种气体在内的半导体材料并购整合。

例如,2021年华特气体围绕着特种气体和普通大宗气体业务,新设立全资及控股子公司4家、并购一家、设立合营公司一家、参股一家;金宏气体则并购了8家公司,已贡献营业收入18,490.62万元,占整体营业收入10.62%。

金宏气体投资者关系总监陈子晗对此表示:“公司坚持纵向开发、横向布局,2022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并购战略进程有所减缓。今年较去年在并购体量上可能会有所减少,但是公司并购战略会持续推进。金宏气体目前有十几个在建项目,预计明年会有更多新增产能的项目”。

1.2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