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山东“脱碳”锚定氢能源 产业资本呼吁联动制氢降本|行业动态
山东“脱碳”锚定氢能源 产业资本呼吁联动制氢降本|行业动态
2022.06.22 11:00 财联社记者 滕飞

财联社6月22日讯(记者 滕飞)氢能源作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安全、高效地利用,成为全国各省市如火如荼探讨的课题。

山东作为炼化大省,很多工业副产物能够产生氢气,也基于这样的产业结构、先发优势,山东氢能产业的供应链正在逐步完善,并将氢能的综合利用作为脱碳的重要手段。

财联社记者借机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对产业资本、金融机构、政策制定方等人士进行综合采访,以期理清山东氢能源产业发展脉络。

产业资本呼吁联动制氢

与会期间,“绿氢”这个概念被反复提及,绿氢是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制取氢能。目前来看,国内氢气的制造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来源于自于化学燃料和工业副产品,制造过程中,氢气纯度和成本等方面都存在着课题。

与会期间,全球跨国企业对公司所处领域氢能源的规划与挑战展开讨论,此外对于氢能价值链构建,参会企业还提到一个关键词——产业链的贯穿。

蒂森克虏伯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兼大中华区CEO高岩在会议期间对公司的减排措施直言不讳,他表示“在钢铁领域实现碳中和,最关键的元素就是用氢还原铁技术代替传统的炼铁炼钢技术,这是我们认为在钢铁行业达到碳排放最可行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在高岩看来,产业链企业高效合作,才是将氢能发展到新阶段的关键要素。他表示:“蒂森克虏伯不仅是最大绿氢需求者,公司绵长的产业链条也能够成为一个供应商,尤其是电解水制氢的技术供应、风电轴承制造等领域,公司具备较强优势。”

山东能源同样看重产业联动,公司集团国际业务中心的杨洋表示:“氢产业链绵长而又繁杂,我们目前主要集中靠上游这段,构建全产业链平台向下游延伸,除了内部产业之间的协同外,离不开多方合作,这样才能真正顺利完成向氢能转型。”

无独有偶,潍柴动力作为氢燃料电池“链主”企业,聚焦在动力系统和整车环节,其他的业务则是通过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推动发展,如与东岳集团、烟台冰轮这些企业合作实现质子交换膜,包括空气循环泵产品上面推广和应用。

氢燃料电池商业化仍存壁垒

谈及氢能源的实际应用,氢燃料电池的地位难以撼动。作为氢燃料电池的佼佼者,潍柴动力执行总裁陈文淼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氢燃料电池技术近年来不断提升,公司产品已经批量在城市公交、高速牵引、区域物流等场景中使用,并且完成了极寒条件下环境适应性试验。”

但在商业推广上,陈文淼表示任重道远,目前仍存在买得贵、用着贵的真实问题和挑战,但这两个问题会随着产业链的完善得以解决。

他进一步讲到:氢燃料电池是适合进行大工业生产的产品,只要产量达到一定规模,成本下降非常快。过去三年间,氢燃料电池的发动机成本已经处在一个快速下降的状态。

“用得贵的问题核心在氢气价格,除制氢成本还包括氢气运输以及加氢站费用多个环节,目前国内各个加氢站真实氢气价格都在每公斤50以上,对客户来讲成本偏高。”陈文淼如是说。

据记者了解,科技部氢进万家的科技示范工程,通过产业联动,充分挖掘场景使用特点,大大降低了氢燃料电池的使用成本。

陈文淼表示:“解决用的贵,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产业链充分合作。通过与具有丰富富产氢资源的企业进行合作,开展制氢加氢一体化以及管道输氢的示范运行,将氢气的成本大幅度降低。目前在客户特定的场景下,氢燃料电池车辆的使用的成本已经降低到市场可以接受的一个价格。”

“脱碳”或将成为金融产品量化指标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助力,潍柴动力、蒂森克虏伯等龙头公司均提到资金的重要性,并提出将客户、货源、金融多方资源的融合。

三菱日联银行咨询调研部高级经理稻山幸典在与会期间还透露出未来金融机构相关产品、融资方案的设计思路,他表示,三菱日联银行承诺投融资组合当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50年实现净零。这样意味着“脱碳”,未来或将成为金融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量化指标。

在业务可行性方面,稻山幸典表示:“中央和地方政府所提供的补贴、风险分担以及各种监管的放宽,这些措施都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绿氢生产的成本结构,企业未来降本增效的方向,他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第一部分是电力成本,第二部分是水电解成本,第三部分是设备维护成本。这三者之间大概的比例是80:15:5。降本增效的固定逻辑下,如何降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成本,未来将成为产业资本研究的方向。”

高岩则表示氢能技改属于重资产投入,后续资金的持续性将成为产业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之一,他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将高炉改造成用氢还原铁炼钢技术,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并且充满挑战,仅德国要将所有的高炉转变成用氢炼钢,就需要80亿欧元的投资规模,改造完成后,仅蒂森克虏伯每年就需要70万吨氢能,这个需求量也是产业的挑战。”

除此之外,不少跨国企业还呼吁在产业初期,产业资本需要政府层面在政策上能够给予一定支持。

如美国空气产品中国区氢能业务总经理胡华利与会期间表示:“氢能项目今天还属于产业早期阶段,目前经济性上还存一些很大的挑战。很多项目都需要政府提供支持,包括项目审批、土地资源,甚至在氢能应用的早期阶段还要有一定的补贴机制。”

山东谱写制氢蓝图

与会期间,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王福栋向外界阐述山东省氢能发展路径,并制定产业发展时刻表。

他表示2020到2022年,为全面起步阶段,产业发展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工业副产氢纯化、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材料和动力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率先取得突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物流等商用车领域率先示范推广。

2023年山东将进入氢能源加速发展阶段,氢能制、储、运、加等网络设施逐步完善,氢能在商用车、船舶、港口机械等领域量化推广。

2026到2030年为塑造优势阶段,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关键技术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建立氢能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业态深度融合的新型智慧生态体系。

在空间布局上,山东将着力构筑两大高地,布局两大集群,培育壮大鲁氢经济带。

围绕中国氢谷、东方青岛建设,将济南打造成为氢能产业创新研发、装备制造、商务会展、商业应用集聚地,将青岛发展成为氢能轨道车辆及船舶研发制造、氢能港口机械及物流应用、氢能热电联供及固定式、分布式电源研发应用基地,形成以潍坊、淄博为龙头的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集群和以聊城、济宁为龙头的燃料电池整车及氢能制储装备产业集群。

(编辑:曹婧晨)

2.18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