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直击科创丨四轮问询过会后 映翰通离发行还差“临门一脚”
直击科创丨四轮问询过会后 映翰通离发行还差“临门一脚”
2019.11.08 15:49 亿欧网

根据上交所11月6日披露,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后称“映翰通”)科创板首发过会。据了解,映翰通成立于2001年,为新三板挂牌公司。2017年,映翰通向北京证监局提交创业板申报,但在今年3月转战科创板。

然而,其在科创板的上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不仅前后经历了四轮问询,而且在7月份时,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而中止审核近两个月。

经过半年”折腾“,映翰通终于过会,这家成立近20年的老牌企业,为何上市之路如此坎坷?从其提交的招股书以及过往业绩报告或许能窥见一二。

遵循第一套上市标准,2019年营收增长大幅下滑

根据招股书,映翰通遵循《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规则》中第一套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 5000 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1 亿元。”

按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孰低原则,2018年和2017年映翰通净利润分别为4473.01万元和3229.81万元,合计7702.82万元;2018 年营业收入27643.32 万元。根据 2018 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和同行业上市公司交易市盈率,映翰通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 亿元。因此,映翰通满足上述选择上市标准的要求。

image

根据映翰通所披露的招股书,以及2019年上半年报可以发现。映翰通2017年和2018年营收增速分别为58.52%和20.59%,然而2019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4.68%,营收增速大幅下降,对于这一点,招股书并没给出解释,其上市之后的表现不免惹人担忧。

主营业务销售渠道难以复用,客户集中度较高

根据招股书披露,映翰通是工业物联网通信产品以及物联网领域“云+端”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主营产品包括工业无线路由器、无线数据终端、边缘计算网关、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等工业物联网通信产品,以及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智能售货控制系统等物联网创新解决方案。

2018年,映翰通营业收入的主要构成如下:

image

不难看出,其业务占比最高的是工业物联网通信产品,其次是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产品、智能售货控制系统产品以及其他。解决方案产品之间行业跨度较大,分别面向不同的行业,目标客户一般不重叠,将导致销售渠道难以复用,市场协同性较低。

另外,映翰通还面临客户集中度高的问题。报告期内,智能配电网检测系统产品最终客户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占该产品总销售额比重分别为94.64%、90.68%、83.47%、77.96%。智能售货控制系统产品销售给大连富士冰山自动售货机有限公司的销售额分别占该产品总销售额的19.35%、55.94%、 54.59%、51.11%。

由此可见,倘若映翰通主要客户的经营效益发生波动,或由于其他原因影响其与公司的合作,将对它的盈利能力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另外,智能配电网检测系统产品过于集中头部客户,这将导致未来增速有限,亟需新业务场景拓宽盈利点。

“世界性难题“改为”行业性难题“,核心技术存在夸大成分

在核心技术方面,映翰通在招股书中提到,目前拥有 42 项专利,其中有 12 项中国发明专利,1 项美国发明专利, 拥有 91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核心技术成果已大量应用于公司产品中。

并且还提到,其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解决了困扰电力系统多年的“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和定位”这一世界性难题。然而,面对上交所提出关于“世界性难题”这一表述是否合理时,到第四轮问询时,映翰通表示,不同国家的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尽相同,映翰通也无法证明其技术为全球独创。而其所称的全球范围内推广,目前也仅只在沙特开始应用,其他国家均处于刚刚试点阶段。

最终映翰通将其核心技术所解决的“世界性难题”更正为“行业难题”。不过,这一举动不免让人认为其在招股书中有夸大其词的成分。

研发费用存疑:2018年下半年研发费用超过全年三分之二

事实上,除了核心技术惹人质疑,其研发费用也受到了上交所的关注。根据公开信息,映翰通2018 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 853.63 万元,2018 年全年研发费用为 2831.53 万元。可以发现,映翰通2018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了全年的不到三分之一。上交所问询要求说明 2018 年下半年研发费用大幅上升的原因,是否存在突击研发的情况,是否存在将成本及费用核算进入研发费用的情况。

image

对此,映翰通在第三轮问询中回复称,下半年研发费用大幅上升的原因主要有职工薪酬、委托开发费用、材料费三方面的原因。

职工薪酬方面,公司在第四季度给研发部分发放了年终奖金,因此下半年的职工薪酬高于上半年度。委托开发费用方面,公司在第四季度计提了应付派诺威盛的费用。材料费方面,由于2018年,公司新增了边缘计算网关、车载网关、智能冰柜等产品的硬件研发项目。因此,在2018年下半年度对新产品、新型号进行了一系列测试来验证产品的可生产性,导致下半年材料费支出较大。

不过有意思的是,招股书中披露映翰通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工业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事实却是在2018年,新型智能售货机及软件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当年投入金额为1459.06万元,是映翰通同期研发费用支出占比最大的项目,截至2018年年底已累计投资2648.37万元,而项目整体预算是2500万元。由此可见,映翰通在财务数据披露上存在前后矛盾。

四轮问询终过会,物联网行业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

从整个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来看,映翰通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

一方面5G的出现,推动着物联网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中逐步深入。但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各行业不满足于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简单的远程监控,而是提出了更高的智能化需求。这一趋势将倒逼企业提升技术升级迭代的速度。

对于映翰通而言,如果不能根据市场变化持续创新、开展新技术的研发,将导致其提供的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的竞争力减弱。招股书中也提到,映翰通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各项产品的升级迭代,以及研发中心的建设。

技术的迭代更新需要资金的支撑,而上市是融资的最好手段之一。招股书中的“夸大”以及“前后矛盾”,无一不体现了这家成立近20年的企业对于科创板上市的迫切。经历了营收、业务、核心技术等多方面质疑,在四轮问询过后,映翰通目前已成功过会。但这并不是终点,映翰通距离正式上市还有一段距离,但愿之后的路映翰通能走得顺利一点。

2.96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