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连线创始人|葆元医药创始团队:争取3年内推出首款产品 B轮融资即将开启
连线创始人|葆元医药创始团队:争取3年内推出首款产品 B轮融资即将开启
2020.10.23 20:15 科创板日报记者 朱洁琰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朱洁琰)讯,今年8月,葆元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下称“葆元医药”)宣布,公司完成超2000万美元A+轮融资。《科创板日报》记者独家获悉,葆元医药即将开启B轮融资,预计将在今年春节前完成,融资额或在5000万美元左右。

葆元医药成立于2018年11月,由首席执行官王钧源博士、首席医学官颜冰博士和首席商务官郑利华博士联合创立,是一家聚焦临床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其早期主要商业模式为以授权引进(License-in)能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的全球权益,进行产品技术合作、全球临床开发注册及商业化。

在创立葆元医药之前,王钧源曾在中国及美国就职于默克、百时美施贵宝、辉瑞、默沙东等国际制药巨头,并担任重要管理职务。颜冰则是医生出身,后转型做临床研究,曾担任辉瑞医药全球临床开发副总裁,主管中国临床研究部以及亚太区疫苗研发部。郑利华拥有法律和生物医学博士学位,在华尔街国际律所工作近8年,后续于2015年至2018主导创立专长于风险投融资和知识产权交易的纽约律所。

谈及创业初衷,王钧源表示,其于2014年从美国回到中国时发现,受限于诸多因素,当时跨国药企并没有很大的动力将一些优质的创新药带入中国。“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能将一些中国临床急需的好药快速推入市场。”

用颜冰的话说是“天时地利人和”让三人聚到一起,“我们原本就相识,大家一碰撞觉得我们是可以一起做一些事情的,彼此之间也能有互补。”最后因为AB-106这个产品,三人在2018年正式创立葆元医药。

从跨国药企高管到创业者,如何带领葆元医药发展?授权引进(License-in)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商业模式?公司何时会有产品上市?后续有何计划?为向投资者提供进一步信息,《科创板日报》记者对葆元医药创始团队进行了连线专访。

image

图|葆元医药创始团队

问商业模式:License-in如同炼金 没有加工能力也不行

葆元医药是典型的以License-in起步的企业,公司目前的在研管线拥有3款临床候选药物,均为从外部引进。

License-in是一种产品开发模式,即引进方通过向授权方支付一定的费用(通常为支付首付款,并约定里程碑费用及未来销售提成),从而引入药品专利和技术,进行后期研发和商业化。

目前,市场对License-in模式评价不一。有支持者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实现快速研发。但也有行业人士质疑此类药企的自主研发能力。

对此,王钧源表示,当在谈论一个资产好不好时,不应该是静态的。“这就好比金矿里的金子,就算知道里面有黄金,但真要把它逐步提炼出来到99.9%的金条,没有加工能力也是不行的。”一款药物从研发推动到获批上市,临床开发中间的每一步都有风险,王钧源认为葆元医药的团队成员过去已经有过成功的经历,具备识别风险、降低风险的能力。

郑利华还补充道,后期公司也会建立自己的药物发现能力,“公司后期发展将会有自主研发和License-in双轨驱动。”

问产品:现阶段偏好肿瘤 将来也考虑扩大组合

在产品方面,葆元医药于9月8日宣布通过其子公司安赫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第一三共株式会社(下称“第一三共”)签订了引进两个临床阶段肿瘤领域候选创新药物的许可协议。这是葆元医药从第一三共引进ROS1/NTRK双靶点选择性抑制剂Taletrectinib(AB-106)后,双方再次达成合作授权。此次交易合作之后,葆元医药扩展肿瘤领域在研管线到3个创新分子。

葆元医药新引进的两款创新药物分别为DS-1001和DS-1205,葆元医药代码分别为AB-218和AB-329。据王钧源透露,AB-218是一种能够穿透血脑屏障靶向IDH-1突变体的强效高选择性新型抑制剂。葆元医药将在除日本以外的全球市场开发AB-218的脑胶质瘤适应症,和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和胆管癌的其他潜在适应症。

AB-329则是一款新的强效高选择性AXL抑制剂。葆元医药将在全球开发AB-329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第三代EGFR抑制剂联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以及其他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等适应症。

王钧源表示,公司现有的三个资产都是肿瘤的小分子产品,目前对于肿瘤的偏好性更强一些。“但我们的团队成员在很多治疗领域都有成功的经验,所以从本身的开发能力上来说,遇到好的资产哪个领域都可以开发,契合我们团队和管线的产品的话,我们也会考虑引进。”

颜冰亦表示,公司其实也评估过一些其他类型的产品,包括皮肤科、眼科、疫苗类等,只是各方面评估下来目前觉得不合适。

谈发展:未来3年争取推出首款产品 也争取IPO机会

谈及未来3年的发展,王钧源表示首先目标是产品要上市。“AB-106作为核心资产会最快上市,我们预期是2023-2024年可以上市,再下一个产品可能是到2025年左右,这样基本上就形成了一个产品梯队。”

关于AB-106上市后的市场预期,王钧源认为,保守估计全球顶峰销售额会在3亿美元左右,如果临床数据比预期更好可能还会高于这个数字。

在资本方面,郑利华表示,公司马上就要启动B轮融资,希望是在2021年春节之前能够完成,融资金额5000万美元起步。王钧源还补充道,接受采访当天其正在苏州参加第五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他将在会上做一个路演,“从这个角度讲B轮融资今天就算正式启动了。”

此外,王钧源表示,公司在今后也要寻求上市。“也许一年半我们就可以到IPO阶段,三年左右是最长的了。现在我们的目标是争取两年左右,也就是到2022年底左右可以IPO上市。”

2.75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