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外滩金融峰会透露重要信号(二)|监管层坚定对外开放,稳定前提下着眼助力国内经济
外滩金融峰会透露重要信号(二)|监管层坚定对外开放,稳定前提下着眼助力国内经济
2020.10.26 18:31 财联社记者 张晓翀

财联社(北京,记者 张晓翀)讯,近日多位金融监管层领导和业界知名人士在外滩金融峰会上纷纷发表对未来全球金融发展方向的观点和看法。分析人士表示,在国内金融对外开放加速和金融稳定的既定方针下,扩大金融开放更应着眼于助力国内实体经济。

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外滩金融峰会上指出,国内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更多依托国内市场,也重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央行行长易纲明确,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开放理念和模式的转变。人民币国际化要坚持市场主导,监管当局主要是减少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限制,顺其自然。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将推动国内资本市场从局部管道式开放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变,这也有利于国内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将不断提高证券基金期货行业开放水平,加强开放条件下监管能力建设。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蒋效辰对财联社表示,国内对外开放需要的是高水平开放,和与此对应的高水平监管。开放目的仍是回归到服务国内实体经济上,如通过引进外资以拓宽国内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同时丰富国内居民的资产配置效率,并带动和促进国内消费水平提升。

但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外资大规模流入流出可能改变国内资本市场的结构,如目前国内股市和债市中,外资投资者的参与比例已在不断提升。因此需要通过宏观审慎政策过滤掉外资对国内的冲击。

在此次峰会上,多位金融监管层领导也同时表达了对金融稳定问题的关注。

王岐山强调,当前全球金融经济环境变化剧烈,要坚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用经济发展的增量消解风险,用规范的方式应对风险,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基础上有序处置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易纲指出,应在加快开放的同时防范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建好各类“防火墙”,提高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使监管能力与开放水平相适应。

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在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放松监管必须审慎有度。明年全球经济可能加快复苏,金融领域容易出现自我循环、放大杠杆、积累泡沫的情况,需要适时调整金融监管政策。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外部环境对国内经济冲击很严重,但国内对疫情控制有力,经济提前恢复,跨境资金实现净流入。不过目前跨境资金净流入也可能对国内产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且集中流出时亦会对国内资本市场造成一定扰动,因此对跨境资金的变化需密切注意。

中国银行研究员博士后汪惠青也对财联社表示,当前国内金融风险整体可控,但国际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海外金融市场震荡不仅加剧资本波动,也影响投资者信心,进而对国内市场造成负面冲击。

因此国内在推进资本市场开放需要特别重视输入性金融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增强政策的可预期性和稳定性。如建立与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微观合规”两位一体管理框架。

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金融调控机制,发挥金融科技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建立健全数据通报、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的跨境监管合作和执法机制等。

对于监管方面,工商银行副行长张文武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建立完备、公平、统一的监管标准和规则,防止形成垄断寡头,有效避免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

2.11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