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微创器械赛道现频繁整合 高瓴、启明已持续加码 背后多重成长逻辑叠加
微创器械赛道现频繁整合 高瓴、启明已持续加码 背后多重成长逻辑叠加
2021.06.18 11:09 科创板日报记者 朱洁琰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朱洁琰)讯,《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新兴医疗科技公司健适医疗近日完成对国内缝线公司南通华尔康的收购;同时,健适公布了与韩国公司Sejong Medical的合作,之后将在国内独家代理Sejong的穿刺器产品。

据了解,健适此前已经整合了微创外科器械公司瑞奇外科,后者的产品组合覆盖开放吻合器、腔镜吻合器和能量产品(超声刀)三大系列。随着缝线和穿刺器的引入,健适进一步加码外科手术器械业务。

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使得腔镜吻合器、超声刀和穿刺器等产品的未来增长看好。然而,根据虔信咨询的数据, 腔镜吻合器70%以上的市场份额,超声刀80%以上的市场份额仍由强生、美敦力等进口品牌占据。

那么,在这个长期由外资主导的市场,未来几年行业格局能否发生变革?从医疗领域里顶级风投的动作来看,或许答案已经有了。

2019年,GIC和药明康德支持健适医疗战略收购瑞奇外科。2020年,高瓴陆续投资了康基医疗、逸思医疗和厚凯医疗等多家微创外科手术器械企业;启明则投资了专注于吻合器的英途康和主攻超声刀的圣哲医疗。2021年,中信医疗基金领投了专注能量产品的益超医疗。

现有市场中,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较低、进口垄断都是限制国内企业扩张的因素。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微创外科手术市场有着很大的增长潜力。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每百万人口接受微创外科手术的数量仅为4248台,到2019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8514台。而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患者支付能力的提升,预计到2024年,中国每百万人口接受微创外科手术的数量可增至18242台。

此外,腔镜吻合器市场规模60亿元左右,国产市场份额仅30%。超声刀当前市场规模20亿元,国产市场份额仅15%,由于临床存在大量超产品适应症用途的重复使用,实际市场规模至少应放大4-5倍以上。

根据业内资深人士的说法,国产的腔镜吻合器、超声刀拿证厂家不少,但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真正能接近MNC(跨国公司)的很少。只有真正把产品质量做的能接近MNC产品质量、真正被临床所接受和使用的,才能在顶级三甲医院能有一定市场份额。

关于这一点,健适方面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从2019年到2020年,公司一直在对瑞奇外科进行全面整合,并通过优化战略、赋能研发等方式,开发新一代高性能产品。现在,瑞奇外科已经成为国内500多个大型医院的主要供应商。”

健适医疗还表示,此次在自己的产品版图中引入穿刺器和缝线,是为了提供更完善的外科手术产品。“另外,尽管穿刺器的市场规模只占外科手术器械的4%,但随着微创外科手术数量的增加,我们相信穿刺器的市场规模将加速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国内一次性套管穿刺器的市场规模约为17亿元,到2024年,其市场规模预计将近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4%。

而在缝线领域,国内同样有约80%的市场份额被进口品牌占据,而且进口品牌的价格普遍高于国内产品。被健适收购后,华尔康表示,公司将加大力度扩充缝线的产品种类。

健适医疗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王欣表示,“微创外科手术仍然需要更多创新的、高性价比的器械。”

2.93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