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直击2021WAIC|众多企业推出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 人工智能面临巨大商机
直击2021WAIC|众多企业推出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 人工智能面临巨大商机
2021.07.12 21:19 财联社记者 邱豪

财联社(上海,记者 邱豪)讯,双碳目标之下,能源相关企业面临着怎样的挑战?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相关专家和企业代表在近日举办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趋势论坛上一致表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等新技术飞速发展,已在电力、交通、工业等领域得到应用,未来必然在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依赖,领先布局的企业将获得市场先机。

据悉,包括中国石化(600028.SH)、宝武钢铁、大唐集团等在内的众多企业,都已经制定了双碳目标,这为相关提供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方案、设备和咨询服务的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熊宜介绍,“据一些机构预测,未来4年,这将是一个价值300亿美元的大赛道。”

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行业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认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即在于将发展转型从依赖资源转向依赖技术,依靠技术的发展转型,其成本才会越来越低。

在当下中国碳排放量的比重上,排名靠前的行业多为传统用能大户,依次为发电42%,工业30%,建筑15%,交通12%。其中,电力是碳排放占比最高、同时也是被要求最早实现控排的行业,据国家发改委,2245家电力企业将成为全国碳市场初期交易主体。

而人工智能技术已在上述领域发挥重要减排作用。国家电投集团战略规划部主任何勇健认为,能源碳中和是全国实现碳中和的基石,加速电气化进程、提升绿电利用比例则是达到该目标的一条清晰路径。

在传统电力行业,何勇健介绍,在微电网和分布式领域,人工智能使得高频率的分布式发电交易成为可能,用户侧的调节灵活性极大释放;在大电网调度控制领域,智能调度控制可作为决策的辅助工具;而在输变电领域,设备的无人巡检、设备状态的辅助决策以及电网灾害预警预报等,都是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场景。

优艾智合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张朝辉介绍,机器人已经成为智慧电厂的基础设施之一。在传统煤电厂,从输煤廊道到主厂房、高压配电间等,机器人都可以实现危险作业的安全替代,并提升常规工作效率;在锂电制造工厂,由于前中后端工序环节较多,物料转换多,缺失物料信息往往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而AI技术则可以很好地打通数据闭环,实现信息流的传递。

在最难实现碳中和、减排成本最大的工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发挥效用的方式之一是借助数字技术和算法,厘清并理解生产线与供电系统的数据和参数,提前规划生产高峰期的用电量,最大化调节用电侧和需求侧负荷。

在交通领域,有序充电和双向充电技术的发展,将有效提高电动车的电能分配和用电效率。此外,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亦可帮助相关企业对未来将大量存在的充电桩或充电站进行智能运维和管理。

而对于风电和光伏发电而言,光伏发电装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太阳能强度更高的地区因较为偏远、人烟稀少,装机建成之后往往面临运维难题;一些建设在山区的风电场,也会因环境恶劣面临检修难题。而小尺寸巡检机器人,则可以完成现场复杂繁多的巡检任务,提升相关运维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并降低场内运维人员的劳动强度。

需求催生巨大商机

碳达峰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全球范围内,有不少企业已对减碳目标有所规划,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将给人工智能带来巨大商机。

国际方面,施耐德电气提出,2025年之前实现自身运营的碳中和,2040年实现供应链碳中和;ABB电气则表示,在2030年之前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并达到减少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及产品80%可回收率的目标。

国内方面,中国石化提出,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公司将以净零排放为终极目标,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确保在国家碳达峰目标前实现二氧化碳达峰,力争比国家目标提前10年,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宝武钢铁也提出,力争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image

(部分国内企业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

而根据今年6月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发布的《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在110家接受调研的企业中,60%的企业表示预计每年减排投入将达到千万或亿级以上,8成以上的企业希望得到政策和企业低碳目标方面的咨询,而对于碳追踪工具、数字化管理软件等技术的需求占比也非常高。

此外,多位专家在上述大会上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折发展,企业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但同时也更加迫切需要跨界人才。

施耐德电气数字能源服务业务总经理杨平称,制造型企业高端人才一直较为缺乏,尤其是当碳中和的概念诞生后,对企业的组织和产品架构都带来很大影响。目前的一个现实困境是,市场上并没有一类现成的碳中和人才,同时具备能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多重背景,并且了解生产工艺,能够将碳路径的实现与企业的经营决策相结合。

1.76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