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不碰周期股“掉净值”,做空螺纹钢“险爆仓”,股价预期跑在了现实前面,市场正上一堂“能耗双控课”
不碰周期股“掉净值”,做空螺纹钢“险爆仓”,股价预期跑在了现实前面,市场正上一堂“能耗双控课”
2021.09.27 17:54 财联社记者 陈俊岭

财联社(北京,记者 陈俊岭)讯,“无问周期,只看成长!”即便是多年坚守成长股逻辑的基金经理,也无法回避由“能耗双控”引发的周期股行情,以及由此带给市场的“虹吸效应”。

9月27日午后,北京一家百亿私募合伙人在一场直播中坦言,由于没有参与周期股,产品净值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于这些“短期的扰动”,他们正在努力反思与提高。

两周前,这位私募合伙人在接受财联社专访时表示,这一轮疯涨的周期股,主要是由扭曲的供给端引发,需求端反而在萎缩,因此不具备很强的持续性,他对周期股保持“冷眼旁观”。

不过,存量资金博弈环境下,“周期股”的暴涨分流了大量资金的关注,与此同时,部分成长股也受到了“双减政策”的扰动,此长彼消之下,他们不得不重新重视“自上而下”研究方法。

一堂“能耗双控”课

对于基金经理而言,不管你是否情愿,也不管你的持仓是否与周期股有关,“能耗双控”这堂课都无法回避,因为今时今日的国内外环境,其复杂程度早已超越以往任何时期。

你对拉闸限电如何理解?你如何看待周期股行情?如何看待白酒股上涨?在上述私募合伙人的直播平台,来自各地的机构和投资人纷纷在屏幕上,弹幕自己关心的市场话题。

不碰煤炭有色、不碰金融地产、也慎投港股互联网,这家私募一再重申“不碰易受政策影响的行业”,并将仓位重点投向少数拥有“长逻辑”的赛道上,但还是免不了要看“政策眼色”。

中秋小长假期间,财联社记者通过一家私募老总获悉,一位通过大宗商品期货赢得数亿身家的投资人,由于重金做空螺纹钢,一度濒临“爆仓”的边缘,期间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他之前一直在做波段,低位时做多,高位时放空,今年这一波螺纹钢行情,他很早就设了空单,一直死扛到现在。”上述私募老总称,这位投资人赌性很大,曾对朋友说“这把赌赢了,就收手!”

尽管这位做空螺纹钢的案例一时难以证实或证伪,但面对这一波瞠目结舌的大宗商品行情,很多基金经理都开始关注和重视起来,因为在资本市场,很多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9月初,“景气赛道”遭遇黑色一周,上海一家百亿私募语出惊人:估值高就卖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转眼到了月底,这家私募话锋一转,变成如果“阶段性回调”,他们会毫不犹豫加仓。

面对市场“打脸”,这家笃信“自下而上”的私募也开始增加对“能耗双控”的领悟——限电限产,其实并不是最近才有的新事情,今年初就有部分地区开始在做这件事情,是“碳减排计划”的一部分。

“最近显得严重,是遇到了比较严重的缺电问题,而为什么缺电呢?主要还是因为火电缺煤、水电来水不足等综合因素导致。”上述百亿私募称,今年缺电的不只是中国,欧洲比我们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股价预期”跑在了现实前面?

“市场轮动较快,但也难见系统性风险,以均衡配置的思路应对波动,以政策导向明确的细分行业为配置抓手。”在朱雀基金最新一期的“朱雀观市”中,将“能耗双控”政策放在显眼位置。

在朱雀基金看来,经济增速下行的“现实”与政策托底的“预期”相互角力,“政策底”后面还需等待“经济底”,“结构性政策”对应着“结构性的权益行情”。

在上周发改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后,“拉闸限电”开始向各地扩散,各地供电局紧急下发限电通知,部分上市公司也公告其生产受到限产影响。

提到“能耗双控”,朱雀基金认为,随着限电影响到居民生活和生产平稳,在各地限电限产进行到极致的时点,政策语境开始转向反思“运动式减碳”,各方紧急推动实际保供措施和价格预期管理。

“虽然短期内供需格局较难扭转,但股价所反映的远期预期跑在了现实前面;供应较需求弹性大,对预期的影响节奏也很快,且商品远月合约普遍大幅贴水,也反映了市场对未来谨慎的心态。”朱雀基金称。

“能耗双控”大势不变,“严格控制”和“把控节奏”预期的交错,将带来上下游不同商品价格的再平衡。朱雀基金认为,未来双碳投资方向不变,绿色电网建设、光伏、风电、氢能、储能都是长期增长点。

这次“能耗双控”有何不同?

对“能耗双控”这堂课,重视的并不止上述私募合伙人和公募基金经理,即便是一家新晋“百亿私募”的研究员,也将自己研究的课题,锁定时下最热的“能耗双控”。

9月27日,上海利位投资研究员苗鑫民在《从能耗双控,到大国博弈》一文中指出,9月中旬发改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后,各省限电限产文件频出,能耗双控力度空前强大。

为何是当下?这次能耗双控不一样?苗鑫民认为,海外供给替代下,电力供需失衡是根本原因。限电是能耗双控的一个主要手段,但这次力度空前的原因似乎并不能仅由用电缺口来解释。

一个比较明显的论据是,2012年、2013年也经常性缺电(由于用电基数小,缺口占比实际要比2020年至2021年更大),但百度指数数据显示,虽然当时限电频次比较高,但和近两年差距仍然较大。

有何后果?是各类商品价格暴涨,尤其是煤炭价格历史新高。换言之,经济弱复苏格局下,出口强劲推升用电缺口,动力煤数量可控下价格主动飙升,各地同步限电限产,全产业链价格进一步抬升。

“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国内赚了钱,海外涨了价。进一步拓展至中美博弈,美国无限的QE,第二产业缺失,以及不断飙升产品价格,通胀刺破风险在加剧。”苗鑫民称。

最后,苗鑫民对“能耗双控”的后续做了一些展望。一方面,疫情加剧和商品价格高企是美国的命门,博弈短期会趋于缓和,但要理性看待这种对抗是长期的,阶段性会有所反复。

另一方面,经此一役,美联储利率可能会温和提升,人民币有贬值压力,出口可能仍旧不差;国内价格逐步控制,因为筹码的重要性,大跌可能并不现实,期待价格拐点而去做空商品,可能并不占优。

落到A股上,苗鑫民认为,周期权重占比较高的中证500,强劲势头可能会有所削弱,博弈趋缓背景下,外资喜爱的上证50可能会有所占优;债市上,短期利率有提升的压力;中长期看好利率中枢下行。

2.04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