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安旭生物一季度收入暴涨三倍 40亿投资活动现金蹊跷流出
安旭生物一季度收入暴涨三倍 40亿投资活动现金蹊跷流出
2022.06.12 14:59 科创板日报记者 胡家铭

《科创板日报》6月11日讯(北京 记者 胡家铭) 安旭生物(SH:688075)近日发布公告称,收到上交所关于参与投资产业基金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此前,公司最新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公司单季度收入达54.75亿元,相比2021全年的15.89亿元,超出三倍以上。

《科创板日报》记者还注意到,公司一季度收入暴涨的同时,公司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则高达40亿。

一边是一季度收入暴涨,一边是高额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甚至因为有关投资活动引来了监管函,安旭生物一季度财务数据到底成色如何?

新冠抗原产品销售带来净利润狂飙3147.87%

官网数据显示,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公司位于杭州,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体外诊断试剂、POCT仪器及生物原材料为一体的生物医药公司。同时,也是国内少数几家在国际市场能够与跨国体外诊断巨头竞争的中国企业之一。2021年底,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挂牌上市。

4月27日晚间,安旭生物(688075.SH)发布的2022年的第一季度财报则显示,报告期内安旭生物实现营收54.74亿元,同比增长2763.42%;归母净利润26.82亿元,同比增长3147.87%,这一数据十分亮眼。

在一季度财报中,公司解释称,当期业绩大幅度增长是由于其新冠产品市场销售规模增大。具体到产品上,安旭生物新冠产品其实是一款新冠病毒抗原自测试剂,于2021年2月获得加拿大IO认证,11月获得欧盟CE认证。此外,据安旭生物在今年2月15日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的新冠产品主要在加拿大、澳洲、欧盟等区域销售,平均销售价格1-2美元。

反映到当季度财报,则是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当期流入达48.67亿,净额为36.32亿,而在2021年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公司甚至处于季节性失血状态。同时,在收入质量方面,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利率指标本季度为135.43,超过 2021年中报的127.61,为史上最高水平。这意味着公司大部分营收都及时转化为现金和利润,并未成为应收账款,该情况自2021年第一季度之后即不再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3月17日公布的加拿大新冠快检试剂盒的采购名单中,加拿大公司BTNX拿到3.17亿人份的订单,安旭生物拿到783.76万人份。但BTNX正是安旭生物的主要ODM客户,即安旭生物采用ODM模式为BTNX做代工。换言之,加拿大政府的本期6亿多支试剂盒采购数量,超过一半由安旭生物直接或间接生产。

然而,这并不能很好解释安旭生物一季报中的巨额研发支出与销售费用去向。

40亿投资活动现金蹊跷流出

从相关部门的认证资质看,安旭生物的“科创含量”并不低。创立14年以来,公司先后被认定为“杭州市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当然,时下最受青睐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头衔也没有错过。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荣誉并不意味着公司在研发成果上位于前列。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公司共申请专利93项,但真正有“科技含量”的发明授权与公布仅25项,占整体四分之一强,实用新型专利23项,与前者几乎相当。

而余下接近一半为外观设计,为45项。从专利类型分布可以看出,安旭生物的科技含量实际上并不算特别高,但考虑到公司身处目前大热的新冠概念,且检测本身所需科技含量相比其他硬科技公司也较为有限,因此并不算意料之外。

但在上市前的2021年,公司整体研发投入规模处于较低水平,如2019年的研发费用为0.16亿元,2020年为0.58亿元,2021年则为0.7亿元,而同样的数字在一季度研发费用中则为5.55亿,相比年报规模膨胀近8倍,如果同比去年一季报,则是增长了8146.26%。

显然,这并不能说明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在3个月内膨胀了80倍的数量。其在一季报中解释称,系加大研发项目投入及扩展新项目所致,而一句话并不能解决所有疑惑。在同期披露的2021年报中,《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就研发人员而言,相比2020年的97人,增至143人,占总人数比例则从19.64%增至23.71%。但即便如此,相比某些科创板公司动辄超过一半的研发人员数量,仍然较少。

与此同时,公司财报显示,公司在研项目共5个,总投资规模1.7亿,于2021年投入7037万,累计投入1.2亿,如果按研发人员规模扩充50计算,那么相应研发规模应接近3亿,远不及财报披露的5.5亿之多。同时,就研发项目资本化情况来看,公司并没有将目前研发项目资本化,而是全部选择费用化,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使披露利润显得比实际情况少。因此,不排除安旭生物在本次一季报中,将研发费用中本应资本化的部分费用化,从而达到调节利润之目的。

财报数据显示,公司销售人员数量为58人,相比而言,生产和技术人员则占据绝对主流。但一季报数据显示,公司本期销售费用高达5.09亿元,如果相比收入规模,10%不到的销售费用率虽然不算高昂,但放在不足60人的销售团队上显然不够合理,而公司在一季报中并未对此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从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2021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于使用状况鉴证报告》可以看出,相比8.72亿的募集资金账户应有余额,公司实际募集账户余额为8.77亿,显示为盈余。很明显,安旭生物并没有对募集资金过度使用。

与之相对,在公司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公告中可以发现,公司在这个产业投资基金中,自有资金出资额不超过5亿,首期出资金额为2亿,相比50多亿的当期收入而言,投资规模不算大手大脚。

但现金流量表则显示,公司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则高达40亿,其中用于构建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花费不超过3亿,这意味着剩下37亿都用于了权益投资或者债务投资项目。但一个2亿投入的产业资金并不能代表剩下35亿投资都是如此,而在财报中,安旭生物并未对此作出过多解释,因而这也招致了上交所的监管函警告。

就上述相关问题,《科创板日报》记者向安旭生物相关负责人发送邮件问询,但截至发稿并未获得明确答复。

2.44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