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摘“星”之后 投资人欢呼雀跃 但怎么投成了新难题
摘“星”之后 投资人欢呼雀跃 但怎么投成了新难题
2022.07.06 19:36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

《科创板日报》7月6日讯(记者 陈美)随着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的取消,VC/PE欢呼雀跃,终于可以出差看项目了。

就在此前不久,一则受疫情所困、“VC活成了FA”的话题报道,在投资圈媒体传播甚广。多位投资人对此消息缄口不言,不做评论。另数位投资人则认为,消息“太标题党了”,有些夸大其词。

“早期项目投资人本来就有投后管理的职责,要帮助被投企业联系后续融资,双方的利益其实是高度一致的。今年外部环境是比较紧张,不过就硬把VC机构说成‘活成了FA’的模样,不合实际情况。”一位北京的投资人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被迫“零”业绩的这半年

今年上半年几乎什么都没干,只是线上看项目,成为国内大多数投资人的真实工作境况,沪上投资人很多都是“零”业绩。

一位硬科技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上半年确实没怎么出去看项目,大多都是线上看。无论怎么看,最终都需要实地跑一跑。”

作为一名硬科技领域的资深投资人,在3月疫情爆发时,该投资人曾在朋友圈中感叹:“上海的夜晚从来没有如此安静。”

4月,该投资人又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大家心知肚明。“认识的不少深圳企业家比较悲观,表示想躺平不干了的不在少数。”一个月之后,当看到上海迪士尼绽放的烟花,该投资人又写下:“发生了这么多事,上海依然是我梦想中的城市,与世界接轨的地方,持续看好中国硬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

这些发文,都是这位沪上投资人在不同时间段时的真实心境。“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大多数投资人都没能走出去。”采访中,另一位北京投资人说,今年的情况是,北京的投资人大多投北京的项目;上海的投资人投上海的项目。“但到了4、5月,上海的投资人连本地项目都投不了了。”

二季度以来,随着上海疫情的发展,抢菜、线上看项目、电话会议成了华东地区投资人的常态。反映在投资金额上,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4月仅374.16亿元,较3月的627.33亿元,同比下滑40%。5月的投资金额则进一步下滑至224.06亿元,整体呈现出收缩的投资态势。

对这一点,创道投资咨询总经理步日欣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走不出去,今年很多投资人除了本地项目,外地项目根本没办法深入介入。“不过,被动中大家都在积极储备项目。如果项目储备的比较充分,投决会也过的快一些。毕竟,一个VC不可能一年都不投项目,下半年应该会有一波小高潮。”

在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的取消后,记者看到,上述硬科技投资人在朋友圈中直接喊话:下半年,干就是了!

投资人出手谨慎,“把下一轮的钱找好再投”

尽管预想中一级市场会迎来一波投资小高潮,市场环境却在发生变化。二级市场破发,美元基金退潮,VC机构往往更珍视手中筹码,是否出手也不是一概而论。

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后,投资案例数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从3月的822例,降至5月的322例,降幅超50%。

与此同时,为了更快融到资,也有被投企业主动降低了估值。如人工智能赛道的某头部自动驾驶项目,今年年初完成D轮融资时,企业估值已达到85亿美元,较上轮融资估值提升大约65%。但在这轮融资敲定前半年,该项目曾试图以120亿美元的估值赴美以SPAC方式上市。这意味着该自动驾驶项目较之前的120亿美元估值,下降了35亿美元。

再如,有410家门店的TIMS中国,今年3月完成1.945亿美元融资时,TIMS中国和Silver Crest修改了合并条款:将TIMS中国的合并前估值,从16.88亿美元调整至14亿美元……

一方面是企业估值的再调整,一方面是VC机构出手的减少,使得一级市场谨慎情绪加浓。

采访中,一位做早期的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企业估值下降,市场环境偏冷,最根本的原因是,对项目的投资需求在减少。“现在做早期投资,需要多想一想,把下一轮的钱提前找好了再投。因为科技研发类公司投一轮的钱远远不够。如果后面没人投,这一轮可能就不做了。”

此前,VC圈曾流传着“项目已经找好了,经纬的A轮、红杉的B轮、BAT的C轮”的段子,如今来看不是没有道理。特别是过去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和现在的硬科技企业,只有在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下才能走出来。

由于目前的经济形势放缓,一些本该产生利润的后期项目,出现了业绩不达标,这让原本预期已有自我造血功能的企业,还需要继续融资补血。这对投资人来说,是一大考验。

一位关注早期硬科技的投资人认为,目前行业里最缺的不是资金、技术和项目,也不是人才和管理团队,缺的是终端消费市场。“无论什么产品,最终都要放到终端市场。如果消费不好,供应链、制造业都会受到影响,最终波及到上游的科技技术企业,以及原材料供应商。”

“但现在下游市场很多行业竞争充分,处于饱和状况。企业发展就会比较慢,再加上上半年二级市场波动,投资机构都想等一等,看看后面还有没有好价格。”

SPF与L基金,投资人的新投资方式

一级市场上投资人在张望,行业里也出现了一些新做法。

北京一名投资人告诉记者,“现在行业里一些机构喜欢做SPF基金”。该基金又称特殊项目基金,大概的做法是,某个机构拿到项目比较大的投资份额后,由于自有资金消化不了,需要募资完成该笔投资。“SPF基金就应运而生,一般借道私募基金,发个投资门槛为100万的理财产品,让外面的投资人涌入。”

一位VC机构的创始合伙人表示,做SPF基金的,一般是自己完成不了募资,进而转道去做SPF基金。“他们把投资决策权交给投资者,让投资者判断。”

创道投资咨询总经理步日欣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这种SPF基金在行业里出现,不是一个好现象。“这种投资项目往往名气很大,属于网红或者独角兽项目,对应的估值也很高。SPF基金主要是卖项目,但项目一旦失败,投资人需要承受本金打水漂的风险。”

除此之外,步日欣还对记者表示,SPF基金在募资过程中,会收取管理费、退出费。“也就是说,SPF基金打的是网红项目旗帜,同时赚管理费。”

但另有了解基金退出状况的投资人对记者表示,也有一些项目的投资基金在退出时大放异彩。“比如,兰馨亚洲投资深信服,君联资本投资康龙化成,华杉瑞联投资药明康德……除君联资本以外,一些机构都不是平时很熟悉的机构,也不是主流机构,但在项目制基金中,退出却做的很好,投资回报率也十分优秀。“

除了SPF基金在投资圈出现,L基金也横空出世。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这是投资行业最新出现的一种投资方法。“由于投资环境紧张,一些VC机构开始从早期机构里买项目。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对LP来说,他们也比较愿意,现有环境下,谁都不愿意做太长时间的投资,DPI更是被LP问及的关键指标。”

在这位投资人看来,以前投资人要构建投资组合,要花很多时间,自己调研做投资组合。但现在机构直接从早期投资人手中捞项目,买二手项目。“这一方面,被投企业有早期VC的信用背书;另一方面,企业也发展了一段时间,是好是坏总能看出一些端倪。更重要的是,时间上也不用等很久,手里拿个2-3年就能上市。”

对L基金的出现,沪上一位投资人表示,这是目前行业中的一个打法,目的是优中选优,缩短投资周期,实现中等时间上的快速变现。

1.34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