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最高1000万补助!成都市重点研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出台
最高1000万补助!成都市重点研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出台
2023.01.05 18:07 科创四川

近日,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以战略需求为导向,聚力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施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促进科技成果在蓉加快转化,成都市科技局出台《成都市重点研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科创板日报》获悉,1月5日,成都市科技局召开新闻通气会,成都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旭现场发布了《管理办法》并进行了解读。

优化整合研发项目体系 首设基础研究项目和校企协同创新项目

聚焦全链条研发活动,优化整合研发项目体系。陈旭介绍说,按照“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等全链条研发活动的思路,对重点研发项目体系进行重新设计,打破当前研发项目分散在各类管理制度中的现状,通过“增设类别、调整定位、优化整合、保留提升、并入完善”5种方式,形成8类研发项目的基本架构——基础研究项目、技术创新研发项目、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成果转化示范项目、科技人才支撑项目、科技创新合作项目、校企协同创新项目、国家级科技项目配套资助等。

重点研发项目的支持的重点领域,《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将聚焦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生命与医学、交叉融合领域;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以及未来产业领域;碳中和、生态保护、应急安全、智慧蓉城、医疗健康、文化和科技融合等社会发展领域,以及其他需重点支持的科技创新领域。

具体来看,根据《管理办法》,本次特别增设了基础研究项目和校企协同创新项目。其中,“基础研究项目”是我市首次在基础研究领域设立的研发项目。陈旭表示:“这是结合实际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创新需求做出的调整,特别是从全国范围看,基础研究项目多以在国家级以及省级层面设立为主,此次我市设置基础研究项目,这也是成都落实《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的具体举措。”

与此同时,聚焦产业建圈强链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要求,《管理办法》也对原有项目进行了调整,设立了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并针对原有研发项目较为分散的问题,优化形成了科技人才支撑项目、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特别是科技创新合作项目,进一步支持在蓉创新主体联合市域外创新主体,以项目化方式开展技术研发等科技合作,分为国际/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和区域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实现了合作交流领域的全覆盖。”陈旭强调道。

此外,进一步优化了技术创新研发项目的定位,让它成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以及供给前沿技术突破的重要抓手。

优化重点功能定位并明确支持标准 在蓉转化的科技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助

聚焦任务导向,优化项目功能定位。陈旭介绍说,《管理办法》是紧扣国家和省市产业、技术政策和重点方向,针对研发活动各环节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按照“定位独立清晰、类别协同衔接”,合理界定8类项目的功能定位和支持标准。

据了解,项目的支持方式,《管理办法》中也进行了明确,根据项目类别的不同,采用前资助或后补助的支持方式,项目经费纳入市级财政科技项目专项资金预算。

8类项目的功能定位和支持标准是怎样?具体来看:

基础研究项目:支持科研人员围绕基础性科学问题、重大科技需求开展基础研究,着力推动原始创新和源头供给,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该项目给予自主选题项目最高10万元、需求引导项目最高20万元经费支持,项目执行期不超过2年。

技术创新研发项目:支持面向重点产业、未来产业和城市治理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研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支撑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提升关键行业技术储备和带动未来产业超前布局。该项目给予重点项目最高200万元经费支持,项目执行期不超过2年;给予一般项目最高20万元经费支持,项目执行期原则上不超过1年。

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支持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或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培育根植性强、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该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支持经费根据项目的基础条件、实施方案、绩效目标、应用前景等因素综合确定,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

成果转化示范项目:支持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具备稳链补链延链功能、催生新产业(行业)或对城市治理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科技成果在蓉转化应用和推广示范,打造具有产业(行业)或区域带动意义的应用场景,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该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经费支持,项目执行期不超过2年。除此之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立项项目成果或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在蓉落地转化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

科技人才支撑项目:支持科技领军人才、高校院所科技人员、青年创客等科技人才,围绕产业建圈强链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创新研发,或以创(领)办科技型企业的方式促进创新成果在蓉落地转化。其中,创新项目给予100万元经费支持,项目执行期不超过2年;创业项目按创(领)办企业实缴注册资本金10%给予最高50万元经费支持;创客项目按国家级奖项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经费支持。

科技创新合作项目:支持在蓉创新主体联合市域外创新主体,以项目化方式开展技术研发等科技合作,促进创新资源要素流动,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对联合研发投入超过50万元(含)的国际/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项目,按实际研发投入20%比例给予最高100万元经费支持;区域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经费支持,项目执行期不超过2年。

校企协同创新项目:支持我市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出创新需求、先期投入经费,联合知名高校院所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产品开发等,强化校企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在蓉转化和产业化。该项目按实际研发投入15%比例给予最高100万元经费支持。

国家级科技项目配套:支持在蓉创新主体积极争取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配套资助按国家实际到位经费(扣除外拨部分)15%比例给予最高200万元配套资助,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外合作项目)按10%比例给予最高20万元配套资助。国家科技奖励项目配套资助按国家奖励经费1:1比例配套资助。

项目如何申报?申报时长50天

据了解,《管理办法》已于2023年1月3日生效实施,目前,市科技局正在编制指南,预计将于近期通过市科技局门户网站、“成都科技”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科技项目申报系统、 “天府蓉易享”政策找企业平台等多官方渠道对外公开发布。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为确保科研人员有足够准备时间,待指南发布之后,申报时长为50天。”

项目申报全程网办

据了解,为减轻科研人员负担,项目申报实行“全程网办”,届时,科研人员可选择成都市科技项目申报系统或“天府蓉易享”政策找企业平台任一平台作为申报入口,全程网上申报;在此基础上,为助力科研人员进一步高效便捷完成项目申报,市科技局推出项目申报全流程“主动提醒”服务,以系统自动校验、短信及邮件提醒等方式,为科研人员和项目申报单位提供从指南获取、申报填写、审核意见反馈、立项信息提示等全流程主动提醒服务功能。

“一次都不跑”

据了解,申报阶段不报送纸质材料,项目立项后再递交申报书并签订任务合同书。同时,市科技局正通过推广使用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增设线上项目调整备案功能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科技项目申报系统,以电子档案替代纸质材料,推动实现项目申报、合同签署、事项调整等项目管理全过程中,让科研人员“一次都不跑”。

一图读懂

image

2.05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