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万有引力创始人Roger:打破XR芯片市场空白,VR/AR普及化需要明确应用场景|连线创始人
万有引力创始人Roger:打破XR芯片市场空白,VR/AR普及化需要明确应用场景|连线创始人
2023.02.20 14:25 科创板日报记者 田箫

《科创板日报》2月20日讯(记者 田箫)无论当前距离完全的元宇宙世界尚有多远的距离,无可否认的是,包含VR(虚拟现实)、 AR(增强现实)、 MR(混合现实)等多种技术的XR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行业爆发期。

从市场表现来看,VR/AR的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呢?2021年VR及AR头显设备出货量共约1123万台(IDC口径),占比智能手机出货量不到1%。但是长期看,定位为下一代终端,VR/AR出货量有望达到智能手机级别。通过类比智能手机出货节奏,申万宏源预计,VR/AR硬件将于2025年首次突破1亿。

从资本热度来看,据德勤中国不完全统计,2018-2020年全球XR融资并购规模年复合增速达31%,由2018年行业低点的142亿元快速增长至2020年244亿元,融资并购数量也由2018年的109起增长至2020年的166起。2021年上半年,全球融资并购额达229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已经增长108%。

无论硬件端还是软件端,围绕XR产业链的一个个初创公司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在最为关键的底层芯片领域,仍面临着空白。

产业链蓄势待发,行业翘首以盼XR芯片

一直以来,以高通为代表的手机芯片巨头成为了新兴XR芯片领域的“带头大哥”。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VR头显市场出货量较去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了241.6%,Meta凭借其Quest 2头显占据了VR头显市场90%的份额,而Quest 2搭载的正是高通的骁龙XR2芯片。

回到国内市场,在芯片产业突飞猛进的市场环境中,作为元宇宙未来基石的XR专用芯片仍未实现零的突破。

2021年9月,一家名为万有引力的芯片厂商于宁波成立,多位曾在苹果、华为、Meta、亚马逊等公司担任技术与产品研发重要职位的“海归”,组建起了一个技术团队,希望攻下国产XR智能芯片和相关软硬件技术的难关。

万有引力创始人Roger介绍到,XR智能芯片入局者寥寥,不仅因为其技术壁垒极高,还需要开发者对XR产品的方向有明确的判断。

从技术上看,传统芯片供应商往往以改装通用芯片的方式来适应新的VR等设备,然而,目前行业的主流芯片已无法支持视网膜级别的清晰度,XR专用芯片呼之欲出。

但XR芯片在研发上并不轻松。Roger称,“XR专用芯片需要连接所有的XR相关组件,包括屏幕、传感器、相机,以及未来可能的新的组件。这些组件是怎么运作的,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是什么样的,需要开发者精准的判断。技术发展路径判断不好的话,就很难定义好这个芯片。”

从产品发展方向上看,Roger为VR与AR产品画出了两条清晰路径。“我们团队认为,目前VR设备产业链成熟度较高,无论显示光学还是软件系统等方向性相对明确,现有的组件已经能够一定程度支撑良好的用户体验。当组件准备好,接着芯片出现以后,就能做出用户体验更好的高端产品。AR方面的话,我们判断组件尚未成熟,包括光波导、光机、micro led等组件还没有达到量产的水平,因此,目前应该在AR组件上进行更多投入,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以后再去做这块芯片。”

据介绍,成立以来,万有引力已与多家XR整机厂商、芯片厂商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在XR芯片研发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预计将于2024年完成第一代芯片的量产。该款芯片基于VR产品量身定制,并具有MR功能,将是业内首款专门针对XR应用,高端硬件应用定制化、高集成度的芯片平台,且在显示、感知、图像等多方面具备硬件加速处理的针对性设计。

“XR芯片的研发投入很大,因此试错成本较高,当大家不确定要做什么的时候,市场便不敢进行尝试”, Roger称,“我们对VR产品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方向较为明确,对第一代产品的确认度也比较高,因此,我们才敢去定义设计这块芯片。”

虚实结合打开应用场景

技术、产品、市场都已蓄势待发,站在元宇宙真正成形的前夜,我们何时才能真正走进未来世界?Roger认为,关键在于打开XR产品的应用场景。

元宇宙并非是纯虚拟的,只有虚实结合的体验才能让更多人接受。你可以生活在一个真实场景里面,再把虚拟的信息叠加上去,这种技术能帮助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Roger表示,“纯虚拟对于游戏来说是一种沉浸式体验,但想让大多数人能够接受XR设备,不能只有游戏这一个用户场景。如果手机和电脑能够做的事情,可以用XR设备以更好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拓宽XR产品应用场景的宽度,大众的接触度提高了,XR生态建立起来,产品的量会自然起来。”

Roger介绍到,以往大众普遍认为只有AR产品能做到虚实结合,但目前已经出现了视频穿透的技术新路径,能够于VR头盔上实现虚实结合体验。简单而言,该技术将在封闭的VR头盔前面安装摄像头,摄像头能将外部场景拍摄下来,再映射至头盔内部,然后用GPU将虚拟的3D图像叠加到真实场景中。

要实现该技术并非易事,Roger分析了其中三大难点,一是相机拍摄的图像视觉效果需要与不戴头盔一模一样,使人戴上头盔也能像没戴头盔一样看到真实场景;二是将虚拟物体放进真实画面的时候,需要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三是用户需要能够与十米内的物体进行交互。要实现这一技术,对数据处理能力、算法、光学效果等技术都是极大挑战,因此,必须有专用的XR芯片承载,才能达到极致的用户体验。

谈及XR产品的普及率拐点,Roger显得并不焦虑。“具体是2024年还是2025年能全面普及XR产品,我们公司并没有那么在意,我们更在意的是终局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判断XR产品的未来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VR可能实现接近电脑的3亿级年出货量, AR可能将代替手机,实现10亿级的出货量。不管起量拐点究竟在哪,其终局一定非常好,所以我们愿意去投入做这件事情。

联动产业,共同助推XR芯片起步

事实上,不止是年轻的万有引力在发力,对XR市场虎视眈眈的传统互联网企业,也意识到了芯片的重要性。2022年3月,vivo被曝正在招聘XR芯片技术岗,正式布局XR芯片;此前,华为海思也在近年内推出了XR芯片产品。

面对越来越多的入场者,Roger表示极其欢迎。“我觉得整个XR芯片产业还比较初期,没有到达激烈竞争的状态,越多的玩家进来,对产业越好。如果有其他企业能够大力投入XR领域,我们也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可能是我们未来的潜在客户。同时,一些有造芯打算的大型科技企业对于如何做XR芯片,可能还不是很清晰,在更垂直的细分赛道中,还需要有人去带动。”

Roger透露,万有引力目前已与一些大厂有所接触,其对万有引力的产品均表示出了购买意愿。“芯片初创公司最大的问题就是做完芯片没有客户,所以我们很早就开始跟各个潜在客户开始接触。”他表示,万有引力最初先是与歌尔股份达成了业务合作,随后再在融资上有了进一步合作。

回国创业,对Roger与整个XR产业而言,都是一次从0到1的挑战。“中国基本上还没有XR芯片,我们应该是第一家做这个事情的。但在XR这个万亿级市场中,如果只基于国外芯片来做产品,会比较危险,所以我们非常愿意来推动这个事业。”Roger表示,万有引力的成立集中了“天时地利人和”,产业走向成熟、政策鼓励丰富、技术团队优秀,更重要的,则是未来的市场机遇无限。“未来中国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目前国内XR技术和产品的供给事实上低于国内需求。这个空档带给我们很好的机会,我们希望能通过这块芯片把高端产品带起来。”

2024年第一款芯片量产在即,Roger提到了其在XR市场中的进一步布局。“芯片是一个平台,但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掌握XR相关的软硬件核心技术。在芯片之外,我们也会关注XR领域一些核心的‘卡脖子’组件,只要是对芯片平台有推动性帮助的领域,所以都会去看。”

明确的产品规划、丰富的技术能力,让Roger对刚刚起步的XR芯片产业信心十足。他表示,“英伟达做GPU的时候是没有GPU的,我们做XR专用芯片的时候,也还没有XR专用芯片。我们非常欣赏英伟达在技术领域的推动性与先进性,我们期盼未来有机会自己也能成为XR芯片领域技术先锋的一员。”

1.64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