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11月21日讯(记者 张洋洋)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美团正与德国外卖平台Delivery Hero接触,探讨收购后者旗下外卖品牌Foodpanda在东南亚的业务。
《科创板日报》记者就此事向美团和方面求证,对方并未回应。Delivery Hero和Foodpanda也未就此事做出回应。
Delivery Hero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德国,目前业务遍及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美洲以及中东等70多个国家。2016年,Delivery Hero收购了竞争对手Foodpanda。
Foodpanda 2012年成立于新加坡,目前业务涵盖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柬埔寨、缅甸和老挝等东南亚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根据墨腾今年年初出版的《东南亚外卖平台报告2023》,Foodpanda是东南亚仅次于Grab的第二大外卖平台(按 GMV 算),在2022年在六个主要东南亚国家实现了31亿美金的GMV。
自疫情回复正常后,Delivery Hero在东南亚地区的业务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此外,2022年,Foodpanda在新加坡的业务出现了4270万新元的亏损,为削减成本,该公司于2022年9月、2023年2月和9月进行了三轮大裁员。
今年9月,Delivery Hero证实正在洽谈出售Foodpanda在东南亚业务,这家公司当时称谈判还在早期阶段,没有透露具体买家是谁。不过,市场当时传出的接手方是Grab。
再看美团方面,外卖业务对其而言,是核心也是王牌。今年二季度,美团的即时配送订单量(外卖)达54亿单,同比增长31.6%。
得益于消费复苏和餐饮外卖业务的增长,今年二季度,美团营收679.65亿元,同比增长33.4%;经营利润47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后净利76.6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72.2%。增速在一众互联网企业中遥遥领先,远超华尔街预期。
在今年二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美团CEO王兴持续坚定看好外市场,他称“人总要吃饭”,所以外卖仍然是非常好的机会。
美团也一直有着将自身业务推向海外的野心。具体到外卖业务方面,当下境内市场格局已定,向外寻求扩张成为不二选择。
今年5月,美团就已经在中国香港推出了新的外卖品牌KeeTa。根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从美团工作人员了解到的信息,从10月份下旬开始,KeeTa外送业务已经全部覆盖了香港十八个区。而此前,美团还投资过印度的外卖平台Swiggy和巴西的外卖平台iFood。
从东南亚地区的外卖市场情况来看,根据光源资本新加坡团队薛敏等人的研究报告,在东南亚本地生活赛道中,餐饮市场的活跃度极高,且疫情之后,用户逐渐培养起数字化餐饮消费和线上支付习惯,该读区外卖市场在2030年之前的CAGR(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14.1%。
但另一方面,有从事出海投资服务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东南亚地区餐饮供给侧并不成熟,比如大量中小餐饮店面卫生状况堪忧,且产品研发能力差。
再加上资金等限制,当前东南亚,尤其是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餐饮行业连锁化率和线上化率均较低,相对于中国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鲜有玩家能够将这一地区碎片化的外卖市场全面调动起来。
美团和Delivery Hero此番交易最后是否达成目前也尚未可知,并不排除可能会出现其他竞购者。对于本次事件,《科创板日报》将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