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5月9日讯(记者 黄心怡)《科创板日报》获悉,阿里昨日已经完成了内部论坛权限的打通。此前,在“1+6+N”架构拆分之后,菜鸟、钉钉、夸克等各业务的内网论坛一度被隔离,不能互相访问。
5月10日是第二十一个“阿里日”。 为了纪念抗击“非典”,阿里巴巴将每一年510设为阿里日。《科创板日报》从员工处了解到,阿里内部盛传,或将宣布结束“1+6+N”组织架构,重回大集团模式。此外,还可能会宣布阿里合伙人的调整,一些老合伙人退下,由新一代的合伙人接替。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集团CEO吴泳铭今日在内网发帖,呼吁阿里人要回归出行,重新走在创业路上。吴泳铭在帖文中表示,全球技术浪潮带来的全新时代正在开启。阿里巴巴必须放下过去的成绩,回到创业初心,以创业者的心态,开启一段全新征程。
吴泳铭强调了AI对于阿里发展的重要性。他表示,AI科技革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深远复杂的改变,风险与机遇并存。阿里积累的技术、人才和资源,是面向新时代的优势,但AI跨代际的创新也会瞬间将以往的优势变为劣势甚至桎梏。“我们必须抱着从零开始的心态,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从中创造机遇,否则我们面临的只会是风险。”
过去两年来,阿里集团确立了围绕“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主线,并对业务方向进行了重新聚焦和优先级的重组。吴泳铭透露,接下来集团将以饱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于几大核心战役。这几个关键战役将由多个业务方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和长项。我们会选择长期和全局的价值而非短期局部价值,以全局价值最优来制定集团各业务的协同策略。
吴泳铭称,不能沉迷于过去的成功,要丢掉路径依赖,打破组织惯性,超越内部视角。“阿里历史上颠覆性的创新,恰恰都是打破常规,选择了艰难且少有人走的路。同时,AI技术革命,也让阿里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有机会产生更大协同效应,具备创造全新用户体验和价值的机会。如何运用AI技术重塑组织运作方式和提升效率也尤为重要。我们会在工具支持、组织保障、考核机制上全力保障,让改变不仅落于口头。”
2023年3月,阿里集团宣布启动“1+6+N”的组织结构调整。其中,“1”代表阿里集团,“6”分别是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N”为阿里健康、盒马、夸克等其他重要业务。时任阿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称其为阿里成立以来最大组织变革。未来,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都将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
随后同年6月,阿里宣布张勇将卸任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职务,原职位分别交由蔡崇信和吴泳铭接任。同年11月,吴泳铭首次参加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重画阿里巴巴战略大图,宣布暂缓盒马鲜生IPO,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翌年3月,阿里集团公告撤回了菜鸟的赴港上市申请。
随着阿里云,盒马以及菜鸟上市计划陆续被叫停,当初 “1+6+N”组织架构下各大业务集团走向独立上市的畅想,已经按下暂停键。而通过协同效应加强核心业务,似乎成为阿里集团新的发展路径。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阿里巴巴必须进行深度战略变革,方能在新时代重获竞争优势。
"从战略层面来看,业务分拆是颇具前瞻性的布局,"张毅分析道,"这种方式在理论上能够实现团队目标、业务发展和绩效考核的紧密联合。但过去这几年,并没有取得意想中的成功,反而削弱了集团的整体协同效应。目前来看,阿里正在寻求整合来实现资源的集中。但从长远来看,对于那些具备独立发展潜力的业务单元,保持其市场化运作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