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5月15日讯(记者 黄修眉) 2024年度科创板电池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于今日(5月15日)下午举行,杭可科技、厦钨新能、ST帕瓦、孚能科技、ST逸飞、信宇人、亿华通共7家公司参会。
《科创板日报》记者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线上参会,围绕投资者关心的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情况及竞争态势,钠电池、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与研发进展等问题进行提问。
电池细分领域发展趋势不同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随着新能源行业终端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深入,以不同材料为基础的锂电池、钠电池、氢能电池,以不同工艺为基础的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等细分领域均有相关新进展。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电池有着不同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作为新能源锂电池化成分容成套生产设备系统集成商,杭可科技在2024年报中表示,过去一年,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增速放缓,锂电池装备制造行业市场竞争加剧、电池厂商验收周期延长。
对于锂电池细分领域市场需求,杭可科技董事、总经理俞平广回复《科创板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一季度,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复苏以及储能市场的快速崛起,2025年以来全球锂电池需求呈现出增长态势。”
氢能与氢燃料电池研发与产业化系统集成商亿华通董事长、总经理张国强表示,“目前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市场由于商业化初期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综合成本较高,行业的发展对政策依赖度较高。”
“同时从应用场景看,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已由前期单一的公交领域商业化示范应用向公交、环卫、城市物流配送、冷链运输、 渣土运输、大宗货物等多场景示范应用转变。”张国强称,“随着燃料电池汽车在冬奥会上规模化应用的亮相,以及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释放的影响,燃料电池汽车将迎来新的发展动能。”
软包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商孚能科技总经理董立刚表示,行业层面看,钠电池放量的关键取决于产业链降本程度与技术方案的成熟度,从长远看,钠离子电池因其在循环寿命、低温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固有优势,在特定领域包括商用车等应用场景有望取得商业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有投资者询问ST帕瓦是否认为钠电与锂电存在竞争关系。ST帕瓦董事长、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张宝对此表示,公司认为钠电与锂电有竞争关系,但主要还是互补式发展模式,各自有不同的重要应用领域与场景。
张宝表示,2024年以来,随着储能、小动力、工程机械等终端应用的落地、起量,钠电的成本在持续下降。“据公司向下游客户了解,目前层状氧化物路线的单位瓦时成本已逐渐逼近磷酸铁锂,同时在材料端、工艺上均还有进一步降本的空间,并已在部分应用领域具有成本优势。预计今年钠电的电芯成本能够与磷酸铁锂的电芯成本部分重叠,明年基本持平,未来成本优势有望逐渐凸显。”
张宝进一步称,根据行业信息,锂电行业头部企业已陆续推出多款钠离子电池,最新款钠电池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接近磷酸铁锂水平,快充15分钟可充80%。同时,预计钠电未来有希望替代接近50%磷酸铁锂市场份额,可见未来钠离子电池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新能源材料生产商厦钨新能董事长杨金洪表示,从新材料的终端需求来看,目前不同行业拥有不同的需求特征。其中,3C消费市场处于平稳发展期,可穿戴设备、AR/VR等新兴消费电子发展迅速,为正极材料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空间;动力市场方面,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也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杨金洪表示,储能市场方面,伴随风电、光伏新能源的发展风口到来,储能正成为“标配”,并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柱;氢能领域中,贮氢合金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龙头企业有望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
多家电池企业透露最新业务进展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商ST帕瓦董事长、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张宝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公司完成多元湿法掺杂前驱体的小试和中试。其中固态用高电压富锂锰基前驱体,目前已公斤级送样主流客户验证;公司重点推进的氧化物全固态电解质研发,也已成功完成多款材料的小试,将送往电池终端厂家进行产品验证。
“此外,公司钠电前驱体产品应用终端主要在储能、小动力、工程机械等领域,其中2024年钠电需求以储能领域为主导。公司目前拥有钠电前驱体产能7500吨,且现有三元前驱体产能可快速切线转产,以应对快速爆发的钠电产业增量需求。”张宝补充道。
软包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商孚能科技总经理董立刚表示,固态电池是动力电池领域的终极解决方案,软包是固态电池的最佳封装形式。“在半固态电池方面,公司2025年将推动能量密度达到330Wh/kg的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量产,并加速基于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复合体系的多种技术路线的全固态电池的研发。”
董立刚亦介绍了孚能科技的客户拓展进展:该公司SPS大软包产品已获得广汽、吉利、江铃等多家客户项目定点,目前赣州新能源广州两处SPS产能部分产线已投产,产能利用率稳步爬升。人形机器人方面,孚能科技正在与国内知名的5-6家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对接项目需求,其中包括多家头部车系人形机器人客户,预计有多个项目今年实现送样。
厦钨新能董事长杨金洪表示,正极补锂材料方面,公司已完成高稳定性补锂材料的开发,并实现批量供货。公司在不断完善高性价比工艺制备硫化锂基础上,准备逐步向国内外客户进行推广,并根据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同步推进硫化锂产能建设。
精密激光加工智能装备研发商ST逸飞董事长、总经理吴轩表示,公司近期全新推出了智能激光系统、新一代密封钉高速装配站、新一代高速氦检机等新产品及新技术。
锂电池生产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制造商信宇人财务总监陈虎表示,公司干法电极样机已成功试制,正在进行调试及技术验证。在固态电解质材料方面,加快固态电池实验室筹建,推进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研发,力求早日实现产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