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豪华基石投资团助阵 曾毓群收获一个1.4万亿港元市值IPO
豪华基石投资团助阵 曾毓群收获一个1.4万亿港元市值IPO
2025.05.20 17:08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

《科创板日报》5月20日讯(记者 陈美)57岁福建首富,曾毓群又IPO敲钟了。

今日,宁德时代(03750.HK)正式登陆港交所。盘面上,宁德时代高开高走,截至收盘时股价报收307.4港元,市值达1.4万亿港元。

根据披露,此次宁德时代港股募资356.57亿港元,所得资金的90%将用于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以进一步提升本地化供应能力,巩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龙头地位。

百联挚高创始合伙人兼CEO高洪庆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欧洲对电池本地化率要求趋严时,港股募集的外汇资金可直接用于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建设。另外,也正如曾毓群所言,港股上市能使其“更广泛融入全球资本市场”。

主权基金+产业资本背书,一众头部机构成基石投资人

曾毓群的创业故事,市场并不陌生。1968年,曾毓群出生于福建宁德一个农民家庭;1989年从上海交大毕业后南下广东,入职新科磁电厂十年升至工程总监。1999年,他辞职与伙伴创立ATL,凭苹果订单拿下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05年ATL被TDK收购后,曾毓群主导动力电池研发。2011年,正式创立宁德时代,聚焦三元锂电池,一年之后用宝马订单打开市场大门,逐渐成长位一家全球动力电池头部公司。

此次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市场颇为关注。在基石投资者认购时,宁德时代吸引了国外内多家头部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认购比例达到57.13%。

中国石化作为能源巨头,是宁德时代港股IPO重要基石投资者之一,认购5亿美元股份;科威特投资局(KIA)作为主权财富基金,同样大笔出手认购了5亿美元股份。此外,高瓴资本也将2亿美元的股份收入囊中。

对于这笔投资,《科创板日报》记者从知情人士方面获悉,除了VC/PE和并购投资之外,高瓴的二级市场投资团队是独立运营,且基石投资一直是其投资策略。“而从VC/PE到并购、基石投资,高瓴的投资策略也是全周期、全阶段。”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不仅是高瓴,一级市场中有规模的投资机构都会做“基石投资人”。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除高瓴资本,多家知名机构下场:包括PE机构博裕资本、景林资本、高毅资本,保险资金中国太保泰康人寿,银行理财子公司中邮理财,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瑞银资管、韩国未来资产和加拿大皇家银行等。

高洪庆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港股上市是宁德时代全球化战略的“资本润滑剂”。通过香港这一国际金融枢纽,宁德时代不仅募得356.57亿港元的真金白银,更获得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权基金、产业资本、长线机构等的背书,这种“国家队+国际资本”的组合拳,让其在匈牙利工厂等海外项目谈判中拥有更强议价权。

“宁王”出海获更高市值,固态电池仍在等待“业绩爆点”

这该笔募资之前,宁德时代已经开始出海。

2024年年报显示,宁德时代实现海外营收1103.3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30.48%。与此同时,宁德时代积极布局海外产能。

截至目前,宁德时代已落地或推进了多个海外项目,包括德国图林根工厂,该工厂已投入运营;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建设的西班牙合资工厂,规划产能50GW;以及正在推进的印尼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

随着出海战略的初见成效,资本市场上,港股也给予了宁德时代更高的估值。《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上市首日,宁德时代港股市值已超越A股,达到1.4万亿港元,股价升破300港元大关。

尽管品牌出海是宁德时代寻找增量的战略之一,但过去一年其主营业务亦有诸多“变化”。

财报显示,2024年宁德时代营收3620.13亿元,同比下降9.7%;归母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主营业务下滑的背后,是动力电池价格的大幅下行。

一位动力电池产业链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从2023年6月开始,电池价格开启大幅下降通道,2024年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较2023年下跌65%,直接带动了电池售价下行。

“这其中,宁德时代也采取主动降价策略,以维持市场份额。比如,2024年宁德时代向车企推广价格更低的电芯产品,其中173Ah的VDA规格磷酸铁锂电芯,标配2.2C倍率快充,电芯价格不超过0.4元/Wh。”

反映在财报上,2024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销量为381GWh,同比增长18.85%,但该板块营收为2530.41亿元,同比下降11.29%,占总营收比例从2023年的71.15%下降至69.9%。

为了填补动力电池的业务波动,宁德时代一直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储能业务、换电模式和固态电池,均是宁德时代发力的方向。

在换电业务上,宁德时代聚焦重卡新能源市场,发布75#标准化换电块及全场景底盘换电解决方案,预计未来三年重卡新能源渗透率将突破50%。

固态电池方面,5月15日的投资者活动中,宁德时代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蒋理透露,公司的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27年将实现小批量生产。此前,宁德时代曾宣布将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从2027年提前至2026年。

但高洪庆认为,2027年小批量上车更像是“技术临界点”而非“业绩爆点”。尽管其能量密度可达500 Wh/kg,但硫化物电解质量产良率不足、成本是现有电池3倍等问题,仍待解决。

高洪庆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当前一级市场投资人对固态电池的关注,更在意其能否在2025年前完成中试线验证。“若届时,能实现20Ah样品的稳定生产,才可能真正点燃资本热情。”

是宁王也是投资王,最新出手15亿美元绿色基金

以实业起家的宁德时代,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投资王”。

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作为LP,宁德时代出手了11支基金,其中1家退出。记者注意到,北京高瓴裕润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博裕四期(厦门)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合伙人信息中,均有宁德时代的身影。而此次“宁王”港股IPO的基石投资人中,也出现了高瓴资本和博裕资本。

image

在对外投资中,宁德时代直接出手了210个投资标的,涉及电子信息、生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最近一笔出手是参与地上铁的F轮融资,这是一家新能源物流车数智化运营服务商。在出手地上铁的同时,宁德时代还一口气豪掷25亿元,押注蔚来能源;以及出现在了富临升华4亿元的战略融资中。

宁德时代豪掷25亿元投资蔚来能源,是“宁王”在换电领域的另一重要之举。

“近年来,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激烈,2024年宁德时代虽然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上仍居首位,但同比增速仅18.5%,反观竞争对手比亚迪,装机量同比猛增37.9%,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宁德时代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使得换电业务成为其重要突破口。”上述动力电池产业链人士表示。

另外,在上述多笔投资中,《科创板日报》记者也发现,地上铁、富临升华都与宁德时代有业务往来和合作

地上铁而言,宁德时代投资后,不仅为其提供动力电池产品和服务,双方也在城市配送车辆电动化、创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展开合作;富临升华方面,早在去年8月宁德时代就与富临精工控股子公司江西升华新材料签订《业务合作协议》。

彼时,宁德时代同意向江西升华支付一定金额的预付款支持江西基地建设,江西升华承诺江西基地按期完成建设并达成符合要求的年产7.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

之后,双方又在2025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磷酸铁锂材料产品研发、产能投建、国际化拓展、供应链及资本等方面开展长期可持续的深度合作……

宁德时代还最新出手新一期15亿目标规模的绿色基金。根据公告,宁德时代以境外自有资金,认缴出资额不高于2.25亿美元,该基金存续期10年,主要围绕碳中和领域上下游开展相关投资。

该基金的基金管理人,是宁德时代参股的“Lochpine Capital”。工商信息显示,Lochpine Capital于2023年8月9日在香港注册设立。

高洪庆认为,这支绿色基金的诞生,更是宁德时代海外落产的“生态粘合剂”。通过Lochpine Capital专业化运作,基金可精准投资欧洲电池回收、绿氢制备等产业链上游,降低匈牙利工厂原材料成本。

“更关键的是,大族激光等产业资本的参与,能形成‘设备采购+技术输出’的协同效应。例如大族激光为匈牙利工厂定制化生产电芯卷绕设备,既缩短建设周期,又通过基金股权绑定锁定长期订单。这种‘资本+产业’的双重杠杆,让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既能‘砸钱扩产’,又能‘四两拨千斤’整合资源。”大族激光日前公告,拟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5000万美元到上述绿色基金中。

从2018年带领宁德时代上市A股,如今曾毓群用7年时间,再造一个IPO。未来宁德时代在港股市场的走势,亦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5516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