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年初至今股价涨超40% 人形机器人能否“带飞” 豪森智能?|洞见科创板
年初至今股价涨超40% 人形机器人能否“带飞” 豪森智能?|洞见科创板
2025.07.13 22:13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修眉

《科创板日报》7月13日讯(记者 黄修眉) 7月8日至10日,此前宣布与智元机器人、乐聚机器人等企业合作,拓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的豪森智能股价飙升30.72%,截至7月11日收盘为22.68元/股,总市值38.1亿元。

豪森智能是一家提供智能生产线和智能设备集成供应商,主要从事智能生产线的规划、研发、设计、装配、调试集成、销售、服务和交钥匙工程等。目前该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汽车行业,覆盖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

从历史股价来看,豪森智能2020年11月9日登陆科创板,发行价20.20元/股。但登陆科创板后,该公司股价走出下行趋势,直到2024年9月底开始反弹。从年初至7月11日收盘,豪森智能的股价已反弹上涨逾44.55%。

不过,与股价走势相悖的,是豪森智能2024年度以来的经营业绩。在下游新能源汽车与制造行业竞争白热化,企业亟需转型拓展新场景的背景下,豪森智能连续两个报告期亏损。而该公司又是否能凭借与人形机器人企业联手走出业绩阴霾?

image

(图:豪森智能近期股价走势)

2024年度业绩由盈转亏

豪森智能作为一家提供智能生产线和智能设备集成供应商,下游客户囊括燃油车客户与新能源等行业。但随着近年来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包括豪森智能在内的智能产生线行业都面临着业绩下行的挑战。

从豪森智能历年业绩来看,自2017年以来,该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在2023年、2022年创下近年最高值,所对应金额分别为20.06亿元、9021万元。

在经历营收逐年上涨后,豪森智能在2024年度由盈转亏。而在2025年一季度,其营收5.059亿元,同比增长15.03%;但其归母净利润仍亏损3156万元,亏损扩大502.97%。

豪森智能2024年度营收分产品看,包括混合动力总成智能装配线、动力锂电池智能生产线、氢燃料电池智能生产线、驱动电机智能生产线营收同比分别下降20.60%、8.37%、46.88%、16.89%,氢燃料电池智能生产线的下降比例最大。

上述各业务线总的新能源领域收入同比下降14.53%,亦是其2024年度营收下滑的主要因素。

从业绩可持续性来看,豪森智能的营收、净利润、毛利率等关键指标同比增幅波动均较大。最近三年(即:2022年度至2024年度)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8.86%、27.94%、20.64%,毛利率水平持续下降。

image

(图:豪森智能的营收、净利润、毛利率等指标历年情况)

不过,相较于豪森智能在在6月19日披露的《2024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下称“《问询函回复》”)中提到的5家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的综合毛利率,豪森智能2022年度至2024年度的毛利率其实是高于同行可比均值的。

image

对于上述波动性,豪森智能在《问询函回复》表示,公司各年新签订单及项目验收完成的季度分布具有波动性,无明显规律特征。“公司产品系定制化非标智能生产线和智能装备项目,执行周期较长。不同项目在实施难度、技术方案、客户要求等诸多方面原因存在差异,因此在手订单转化为收入的时点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对上述关键指标的波动性有着息息相关的影响。”

股东结构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十大流通股东中,尚融创新(宁波)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减持9.375万股,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减持近236.7万股。

此外,该公司7月7日公告披露,股东尚融创新(宁波)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尚融聚源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拟在7月30日至10月29日间,共计划减持不超过300万股。

拓展人形机器人等业务领域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由于近年来豪森智能下游行业的白热化竞争,拓宽新业务应用场景,拓展新业务产品线成为了该公司当务之急。

豪森智能于2024年11月宣布与智元机器人合作。其在官方公众号文章中,以及今年7月的投资者调研等多个渠道提到,公司正与智元机器人、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乐聚机器人等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合作,共同与以汽车行业为主的客户进行多个场景的机器人应用技术方案交流。

豪森智能基于对拧紧、涂胶、测漏、搬运、分拣、焊接等不同工艺的理解、整线系统规划经验以及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设备目前的运控、交互及智能水平,正在开发各工艺专用人形机器人,如拧紧人形机器人、涂胶人形机器人、测漏人形机器人等,并探索其与现有产线设备端间的协作,以此来变革工业场景中的智能化水平。

豪森智能表示,以具身智能设备为核心的孤岛式工作站,将取代传统的流水线式大规模作业生产方式,引领工业制造的范式变革。而该公司下游的车企客户包括奔驰、福特、上汽通用、大众、宝马、沃尔沃、东风日产、理想、小鹏、小米、比亚迪、吉利汽车、零跑等国内外知名厂商。

豪森智能在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装配领域有20余年的开发实施经验,积累了大量工艺生产数据和工艺应用场景,可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充分的数据及业务的预训练,推动算法迭代、场景泛化,帮助其在工业场景迅速落地。

“目前我们已经梳理了40多个机器人可以应用的场景,正在逐步进行开发。”豪森智能在7月的投资者调研中表示,“首先是为其提供适配现在能力的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生产工具,先用起来,积累操作和工艺数据,建立数据-产品的正向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豪森智能自2024年以来拓展的新业务领域,不止于人形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等具身智能设备,还包括电控智能装配线、电池测试设备等,并拓展原有汽车驱动电机生产制备技术的应用范围,从汽车核心零部件装备向具身智能、低空经济、工业电机等领域拓展。

从目前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实际应用场景来看,人形机器人正加速“跑进”工厂。

其中,优必选Walker S系列工业机器人已成功获取车企超500台的意向订单,并且在比亚迪、蔚来等工厂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实训工作。

2025年1月,乐聚向北汽越野车交付了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此事件标志着乐聚机器人正式进入批量交付阶段。同时,乐聚还计划在全年将产品覆盖至更多工业场景。

或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豪森智能在《问询函回复》中的内容,其所在智能生产线行业整体业绩情况不算乐观。

其提到的5家同行可比上市公司中,仅三丰智能2024年度营收同比增长11.68%,先惠技术、巨一科技、先导智能、天永智能同期的同比增幅分别为0.64%、-4.54%、-28.71%、-21.10%,平均值为-19.32%。

image

豪森智能近期在回答投资者关于“汽车终端销售降价严重,行业竞争是否有对公司造成影响”一问时,亦回复到,汽车行业目前内卷已经常态化了,这两年确实竞争加剧影响比较严重。应对内卷,只有靠创新破圈。

豪森智能在2024年报中提到,其感受到整车厂正在由外采电控模块向自建电控产线进行转变。公司紧抓行业趋势,适时推出了电控智能生产线的新产品,已获得头部客户订单。

对于产业发展趋势,豪森智能认为,由于新能源汽车整体更新换代速度更快,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备行业朝着“柔性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转型。

需要注意的是,豪森智能在《问询函回复》明确提示到,截至2024年末,公司500万元以上在手订单金额40.23亿元。首发募投项目和再融资募投项目均完成建设后,可新增产能31.27亿元产能。

“假设公司当前正在执行的在手订单均在原有厂房中进行生产,以2024年新签订单全部由新建项目进行生产测算,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为49.28%,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豪森智能表示。

3085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