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场国际赛事与一座城市的科技力量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5年世运会将于8月在成都拉开帷幕,成都高新区,这片以科技创新为底色的热土,将上演一场科技与赛事的深度融合。从世运村服务到场馆运营,从赛事保障到文化传播,来自成都高新区的一批科技企业将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体育等前沿技术,全方位为这场盛会注入“智慧基因”。
从导览到巡检 “科技因子”渗透赛场内外大小事
在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具身科技”)的研发中心,技术人员正对即将入驻世运村的“灵瞳”四足机器狗进行最后的场景适应性调试。几天后,这些“智能向导”就将正式亮相世运村和世运广场,为来自全球的运动员提供服务。而这并非“灵瞳”的首秀,在之前的成都大运会、糖酒会等大型活动上,它已成功承担过人流引导、安全巡检等任务,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其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得到了充分验证。
7月,具身科技的四足机器人项目入选成都市2025年科技赋能世运场景成果转化示范项目。这次世运会,将是“灵瞳”在更复杂、更国际化舞台上的又一次实力展示。
成都高新区企业对世运会的赋能,并非抽象的技术堆砌,而是深入赛事的每一个具体场景,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体验感。来自光耀恒拓(成都)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光耀恒拓”)的数字体育交互系统“耀动魔方”即将在世运村完成部署,这套以AIoT为核心的智能设备,整合了视觉识别、惯性传感等技术,能让运动员在休息时体验虚拟壁球、网球等8项运动——挥拍角度、击球速度等数据实时反馈,既满足训练需求,又增添互动乐趣。
具身科技的看家法宝们也将亮相世运村和世运广场。“灵瞳”四足机器狗化身为“智能向导”,引导运动员前往各个功能区。同时,由三只“灵瞳”组成的“机器狗编队”,将在相关场所进行机械舞表演,助力世运会氛围营造,其“同门”“天行者1号”人形机器人则在广场展示稳定行走、肢体互动等功能,用43个自由度的灵活动作,展现成都造的科技实力。
在成都高新体育中心综合馆,一台特殊的“安全员”正默默工作——来自具身科技的搭载激光雷达与AI算法的“灵瞳”巡检机器“大狗”,专门监控场馆搭建与赛事期间的安全隐患。若发现高空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临时棚房温度异常等情况,会立即声光报警并同步至后台,填补人工巡检的“真空期”。
与之配合的还有智能扫地机器人,每天可清扫22000平方米,效率相当于 2.5名人工的工作量,即便在高温天气也能持续作业,保障场馆外围环境整洁。而在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壁球项目场馆,一套线上安全检验系统正实时追踪场地检测数据,通过“人工上报-系统追踪-整改反馈”的闭环,确保赛事设施合规。
成都龙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龙渊网络”)则用技术赋能赛事内容创作。继为2021年成都大运会创作AI主题曲后,其团队正在为本次世运会打造全新主题曲,从作词、作曲到演唱全流程AI参与,用数字技术传递体育激情。此外,其旗下游戏《物华弥新》将与世运会积极展开联动,吸引更多观众参与线下购票,还将以其大热文物IP角色与世运会各赛事相结合,为世运会各场馆赛事引流造势。
不做房东、只当“场景合伙人”的菁蓉汇 让硬科技找到真需求
这些赋能世运会的科技企业,多数从成都高新区菁蓉汇走出。作为西部首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菁蓉汇以“创新生态”为核心,为企业从初创到成熟提供全周期支持。
低成本起步的“第一桶金”是许多企业的共同记忆。菁蓉汇的房租仅为周边市场价的一半,40-60元/平方米的价格让初创企业轻装上阵。对于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留学生,更提供5年免费工位,实现“拎包入驻”。光耀恒拓创始人回忆:“成都高新区对于初创公司非常友好,入驻园区也是出于产业上下游联动的考虑。”
精准化服务则解决了企业成长烦恼。每个楼栋配备的“企业服务专员”,不仅处理物业事务,更能对接政策资源——从高企申报、专精特新认定到融资路演,专员会根据企业发展阶段推送适配信息。
生态化培育让企业少走弯路。菁蓉汇引入12家专业孵化载体,为暂不符合直接入驻条件的企业提供过渡空间;定期举办的“创投天府周周见”等活动,促成具身科技等企业与电子科大等高校达成技术合作;中韩国际创新创业园的布局,更让企业有机会对接国际资源。
菁蓉汇的孵化逻辑,是将“硬科技”与“真需求”直接连接,让企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快速成长,形成“企业只要专注发展,其余的事园区来跑”的“保姆级”全流程服务体系。目前,菁蓉汇已毕业企业622家,估值过亿企业达到32家。
一张张清单激活场景创新活力 政策“组合拳”助力企业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双向跃升
为何成都的科技企业能如此迅速地成长并参与到全球竞争之中?答案不仅在于世运会这样的高光舞台,更在于遍布城市肌理的开放场景。从具身科技的机器狗在天府广场协助警察进行日常巡逻,到光耀恒拓的“耀动魔方”即将在成都公共场景落地,成都正将大街小巷都变为科技创新的试验场和应用场。这种“场景驱动”模式,已成为成都培育硬科技企业、助其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密码。
7月10日,在“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赋能世运场景供需对接活动上,6个科技赋能世运场景成果转化示范项目正式发布,成都高新区凭借强大的科技底蕴独占4席。这些项目涵盖机器人技术、智能交通、环保科技等多个前沿领域,将以满满的“成都智慧”为世运会注入科技活力。
“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通过场景赋能让技术“有处可用”是成都高新区的核心打法。具身科技合作发展总监程卿苗表示,作为成果转化项目入选企业之一,公司产品与世运会需求场景相契合,为帮助公司找到与产品相契合的应用需求、明确落地定位,成都高新区通过对接和协调,为公司寻找世运会场景落地方向。“借助世运会等国际平台,成都高新区协助公司进行产品场景探索和性能验证,同时助力世运会展示成都科技面貌,促成良好的宣传效应。”据了解,具身科技的机器狗服务于世运会,也得益于成都高新区前期推荐其在糖酒会、天府广场等场景测试,积累了人流引导、安全巡检的实战经验。
光耀恒拓创始人熊银平介绍,智能陪练“搭子”耀动魔方进驻世运村,得益于成都市有关部门、成都高新区的联合推荐,在本次世运会中,公司产品入选了科技赋能世运场景支持项目。成都高新区平台公司为产品验证提供了优质场地,并在优惠政策上给予倾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我们的首个耀动魔方实体体验场景将在成都锦城湖公园启动,市民可以在现场体验全民健身,我们以国内首创的AI体育产品出发,计划在成都的体育公园、学校、社区、大型商场等场所推进落地。”熊银平说。
早在今年3月,成都高新区聚焦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无人驾驶四大前沿领域,重磅发布首批20个科技创新应用场景清单,为科技企业提供技术与产品的“试验场”与“首秀台”。4月,成都高新区又发布政府投资项目“科技篇”政策,创新政府投资项目科技应用场景“全周期管理”机制,以场景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城市建设。
针对人工智能及机器人赛道,7月10日,成都高新区印发《〈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推出1亿元算力券、1亿元模型扶持资金、1亿元场景专项资金。在此前发布的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专项14条举措就已经明确——结合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导向,通过标杆场景、标杆产品、标杆企业、标杆模型“四大标杆工程”建设,加快形成“场景牵引—技术迭代—产业集聚”的示范效应,预计3年内培育20个国家级应用场景、10个优秀专用模型,推动产业规模突破千亿。
成都高新区的实践表明,科技企业的成长不仅依赖技术突破,更需场景的“活水”滋养。从菁蓉汇的“小生态”到全域“大生态”,从单一场景验证到产业链协同,成都高新区通过“场景赋能”构建了“技术-场景-市场”的良性循环。这种以场景为纽带的创新打法,不仅助力世运会的科技升级,更正在为成都建设“数字体育超级平台”积蓄动能。
不同于传统的招商引资,成都的开放场景不仅面向本地企业,更向全球优质科技企业敞开大门。这种开放姿态,一方面吸引了国内外顶尖技术团队带着方案落地成都,另一方面也倒逼本地企业直面全球竞争,在实战中锤炼技术、提升实力,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未来,当更多企业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场景答案”,成都的故事,或许将成为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新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