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科学家精神 | 辽宁冷芯半导体:从光通信扩展至智能驾驶与生物医疗
资讯科学家精神 | 辽宁冷芯半导体:从光通信扩展至智能驾驶与生物医疗
2025.08.28 17:06

一枚大小不到硬币十分之一的芯片,通电瞬间上下表面温差超100℃——在辽宁冷芯半导体生产车间,一项为光通信芯片“装空调”的技术,悄然改变着高端温控芯片海外垄断格局。

从实验室到产业端

2021年9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创始团队将十余年攻关的高性能热电材料及半导体控温芯片技术作价入股,在沈阳成果转化政策助推下,用3个月便完成从选址到投产。

作为辽宁种子独角兽企业,冷芯科技的车间始终跳动着国产替代的脉搏。董事长助理吴佩伦对冷芯半导体的核心产品与技术,市场空间,做了阐述。

吴佩伦介绍,公司成立于2020年,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高新区区政府、沈阳高新发展集团以及核心技术团队共同出资创立。

image

2023年,公司完成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沈阳市科技创投、盛京基金及产业基金,以及武汉光谷金融控股集团旗下的烽火创投。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热电材料及微型半导体热电制冷芯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辽宁省瞪羚企业。

公司现拥有三层共计7600平方米的办公与研发场地,其中包括1000多平方米的百级洁净实验室和先进研发产线。

目前,公司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稳定供货企业,并成功进入光迅科技、海信、长飞光纤等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从国家杰青到科技创新人才

冷芯半导体核心团队由多位高层次科技人员组成,包括中科院院士成会明(中国碳材料和纳米材料专家)、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孙东明以及清华大学校友邰凯平。

孙东明在吉林大学博士毕业后,曾赴日本中部工业大学做科研助理,2012年回国。 他不仅是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还是13届、14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邰凯平作为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留学,2014年回国。 他现在是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人才,辽宁省政协13届委员。

2022年,公司产品应用于中国科学院“一箭多星”火箭任务,为60个科学探测卫星提供支持,获得良好反馈。科技部及辽宁省领导多次到公司考察,对公司技术和发展高度重视。

公司产品主要分为工业级与高定制化级别,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激光通信(如光模块温控)、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热管理)、光电产品(如激光陀螺仪、焦平面探测器),以及生物医疗(如PCR仪等需要精准温控的设备)。

我们产品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首要应用是激光通信,我们为光迅、海信、长飞等光通信企业提供核心温控解决方案。

其次在自动驾驶领域,主要用于车规级激光雷达的热管理。

第三是军工与高端装备领域,具体应用于光电探测系统、激光陀螺仪、红外探测器等精密设备,目前已在多个定型型号中得到应用。

第四是生物医药领域,主要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仪等需要精确温控的设备。可以说,任何需要快速、精准温度控制的场景,都是我们产品的用武之地。“全链条自主可控是我们的生命线。”吴佩伦表示。

此前,高端Micro-TEC芯片市场90%被美日企业垄断,国内厂商大多止步于消费级产品。 冷芯科技的突破在于将芯片尺寸压缩至毫米级,精度达微米量级,温度控制精度优于0.1℃。

目前冷芯半导体还是华为二级供应商。华为公司的副总裁曾多次来访考察。孙东明老师于2023年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大会的“代表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接受了采访。借此机会,他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介绍和推广了我们公司的技术与产品,获得了国家级层面的曝光和关注。

从光通信到智能驾驶

新投产的飞秒激光微纳加工系统正高速运转。 盛京金控、辽宁基金、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国家队”和地方资本相继注资,烽火创投等产业资本助推了冷芯半导体产融协同。

资本助力下,冷芯科技的战场从光通信扩展至智能驾驶与生物医疗。 在激光雷达领域,其芯片保障“汽车之眼”在-40℃至85℃极端环境精准感知;在PCR核酸检测仪中,则为生物样本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

image

目前冷芯已与某头部客户签署800G光模块联合开发协议,并与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院理化所、中科院微小卫星研究所、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所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使产品性能和技术迭代能力走在行业前沿。

5096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