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8月28日讯(记者 余诗琪)地处浙、皖、赣、闽四省交界的衢州不声不响间放出“大招”。
8月26日,衢州国资与普洛斯中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衢州市国资委全资控股企业衢州工业控股集团(以下简称“衢州工控”) 将向普洛斯算力中心投资25亿元,成为该业务战略股东。
半个月前,衢州工控旗下的上市公司衢州发展(600208.SH)抛出一份上百亿的收购草案,将以总估值不超过120亿元的对价,收购先导电科95.4559%股份,将这家新材料领域的“独角兽”纳入麾下。
这样的重量级交易在衢州国资上半年的成绩单上还有两笔,通过并购成功入主上市公司东峰集团(601515SH)和光伏“独角兽”一道新能。以最新估值计算,衢州国资以上交易的总规模超过了200亿元。
和普洛斯联手
衢州国资此次25亿战投普洛斯,是这座江浙古城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规模最大的一笔投资。
算力中心是衢州和普洛斯的合作重点,未来普洛斯将算力中心控股平台落户在衢州智造新城,并与衢州合作算力中心共建、打造国际航空物流枢纽、运营综保区及产业园等。
衢州则希望以此辐射和服务本地及省内产业生态,打造“四省边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先导区”。
普洛斯作为全球知名的产投公司,2018年开始入局算力中心业务,截至目前已在全国布局20个数据中心,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中西部四大核心区域,可提供1400MW(兆瓦)IT负载,已经成为头部的独立数据中心运营商之一。
据其官方数据,截至2024年底,普洛斯数据中心已投入运营的数据中心总计达14个,全年收入同比增长54%。
这次和衢州合作是普洛斯首次向外部投资人开放战略投资,地方国资与市场化算力运营商站到了一起。
《科创板日报》记者从了解算力中心业务的相关负责人处获悉,当下算力中心作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趋势,尤其是一些不具备建设、运营能力地区强行“上马”,造成资源浪费。“所以现在在新建算力中心的审批上,有几个新的要求需要满足,即‘投资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电力绿色化’。”
“如果没有明确的市场订单需求,完全是地方国资主导的算力中心,可能很难通过审批。”他表示。
衢州国资通过战投普洛斯,切入算力基础设施,可以说是相当有效的策略。同时,也是这座古城补上产业链短板的关键举措。
今年以来,浙江省内一直在强调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出台《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加速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文件提出明确目标,到2027年全省规模以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并进一步增长至2030年的超1.2万亿元。
在浙江省内,人工智能产业已经出现集聚化的趋势,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年产值突破5700亿元,其中杭州企业利润总额占比超七成,并初步形成以杭州为核心,向宁波、嘉兴、绍兴等环杭州湾地区集聚发展的态势。
地处四省交界的衢州和环杭州湾地区交集并不多,在人工智能产业上生态基础相对薄弱。对此,衢州市委曾指出要把“五链”融合的打法,即打造产业链、完善创新链、建强人才链、厚植资金链、提升服务链,运用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去,并专门带队前往上海,与半导体、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开展招商对接。
几个月后,和普洛斯的合作就成功落地了。
并购凶猛
战投普洛斯,衢州瞄准的是未来,在已经形成规模的主导产业上,它更是动作频频。
8月13日,衢州发展(SH:600208)披露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先导电科)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预计以权益总估值不超过120亿元的对价,收购先导电科95.4559%股份。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衢州发展在衢州国资入主后进行的首笔重大并购。以标的公司先导电科100%股权预估值不超过120亿元计算,衢州发展此次收购资金预计达114.55亿元。
先导电科是一家新材料领域的“独角兽”公司。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先导电科总计完成5轮融资,披露披露融资规模超57亿元,投资机构包括中金资本、比亚迪、摩根士丹利等。其中,2022年B轮融资后,先导电科的估值一度超过140亿元。
在去年10月,光智科技(300489.SZ)曾发布公告,计划收购先导电科100%股权,但本次交易于今年6月终止。紧接着,衢州发展就披露了自己的收购计划。
事实上,衢州与先导电科渊源颇深。先导电科的控股股东——先导稀材在衢州市有着深入的产业布局。此前,先导稀材已在衢州市投资三个百亿级项目。其中,先导稀材旗下浙江先导智感科技有限公司“智能传感器产业化项目”总投资约95亿元,占地面积340亩,预计年产值143亿元。
且新材料产业早已是衢州的重点产业。今年4月发布的《衢州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2025年版)》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衢州市特色“6+X”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六大标志性产业链产值超2200亿元,其中新材料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
和先导电科一样,被并购的另一家“独角兽”一道新能也与衢州有着诸多关联。一道新能源前身是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总部位于衢州。
从18年至今连续完成了九轮融资,其中不乏有招商局创投、普华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还有着央企三峡集团资本的加持,由三峡资本管理的北京睿汇曾是一道新能第一大股东。
一道新能的发展也格外迅速,迅速跻身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前十,2024年上半年更是跃升至全球第八。
不过随着光伏行业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整体进入下行周期,一道新能的发展也面临挑战,原计划冲击A股创业板上市,但最终在24年8月撤回了申请。
今年4月,第一大股东北京睿汇对外转让了一道新能的股份,衢州国资就是此时入手的。根据公开信息,衢州工控下属子公司与北京睿汇签署协议,衢州工控收购一道新能17.46%的股份,后拟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取得刘勇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一道新能的表决权。
交易后,衢州工控将持有一道新能不少于34.05%的表决权,单独控制一道新能。这意味着,上述交易完成后,一道新能就将成为衢州国资委下属子公司。
衢州国资凭此收获了一家头部光伏厂商。2024年,一道新能已建成30GW高效电池和30GW高效组件产能,其中N型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二,是Tier1一级供应商。
且值得注意的是,衢州国资的并购是沿着产业脉络展开的。在收购一道新能前,衢州国资刚完成一笔并购——下属的衢州智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衢州智威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耗资19.52亿元受让了东峰集团合计29.90%股权。
后者是一家从事新能源材料业务的上市公司,业务包括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隔膜产品,客户据披露涵盖比亚迪、宁德时代、海辰储能、鹏辉能源等电池厂商。
此外,衢州还在今年4月成立了规模20亿元的衢州信安广合产业并购股权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标志着衢州市产业发展并购基金正式进入实质化运作。
此次组建的并购母基金由衢州金控下的信安资本担任基金管理人,主要围绕衢州市六大标志性产业链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投资布局,赋能上市公司、主导产业链及相关产业重点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