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8月29日讯(记者 郭辉) 中微半导公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财报显示,中微半导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4亿元,同比增长17.56%;归母净利润8646.96万元,同比增长100.99%;扣非净利润7576.09万元,同比增长19.92%。
关于业绩变化原因,中微半导在公告中表示,随着消费电子物联网化、工业自动化和汽车三化的驱动以及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领域发展,叠加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芯片行业景气度回暖,公司产品的市场空间显著增大;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迅速推出的新产品及产品迭代,丰富了产品系列,满足更多应用场景需求,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与此同时,中微半导不断加强应用支持和服务能力,上半年该公司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应用场景,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领域的营收有效增加。上半年大客户策略作用显现,行业标杆客户的数量及营收增加,产品市占率提高,产品出货量显著增加。
单季度来看,中微半导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97亿元,环比增长44.05%;归母净利润5204.93万元,环比增长51.22%;扣非净利润4318.08万元。
报告期内,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1亿元,较上年度增长19.67%。中微半导对此表示,系公司持续加强库存管理,销售额增长的同时,采购成本支出较去年同期略有减少,库存水位持续下降,存货周转率有效提升,加强资金风险管理,资金回笼加速。
拆分业务来看,今年上半年,收入占比第一的产品为消费电子芯片,收入2.05亿元,占比40.58%;第二为小家电控制芯片,收入1.55亿元,占比30.66%。公司产品出货量同比持续增加,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端应用领域营收占比增加,向高端化、多元化发展。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合计5297.06万元,同比减少11.06%,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51%。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为211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49.07%,同比减少0.65个百分点,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18.58万元。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9项,获得发明专利批准5项;累计申请发明专利74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41项。
中微半导是国内领先的智能控制方案解决商,该公司掌握包括8位和32位MCU、高精度模拟、功率驱动、功率器件、无线射频和底层核心算法等设计能力,产品在55纳米至180纳米CMOS、90纳米至350纳米BCD、双极、SGT MOS和IGBT等工艺上投产,并逐步向40纳米、22纳米等更高制程迈进,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家电、工业控制、医疗健康、汽车电子、机器人、端侧AI等领域。
今年上半年,中微半导加大大资源高算力MCU、高性能高可靠车规级MCU以及端侧AI MCU的研发,第二代M4内核产品、端侧AI MCU产品已经流片,即将面市;同时,该公司加大在大家电、机器人、无人机、运动相机、服务器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推广,积极开拓与各行业标杆客户的合作。
在汽车电子领域,中微半导第二代车规级产品已正式推出,该新品已成功导入多家主流客户供应链,同时新一代大资源、高算力、高性能的M4、RISC-V车规产品已经研发投片,面市后将满足汽车域控制应用需求。目前中微半导在汽车领域已与赛力斯、吉利、长安、一汽红旗等汽车制造商和大明电子、四方光电、天有为等Tier1 厂商达成深度合作。
募投项目进度方面,大家电和工业控制MCU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1.42亿元,投入进度73.30%,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6年3月;物联网SoC及模拟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1.09亿元,进度82.01%,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6年3月;车规级芯片研发项目累计投入1.21亿元,进度42.89%,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6年3月。
截至8月29日收盘,中微半导股价报32.90元/股,总市值131.7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