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辽宁多部门协同攻坚,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资讯辽宁多部门协同攻坚,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2025.08.31 13:07

2025年8月29日,辽宁省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交通运输厅、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集中亮出改革"成绩单",从制度创新、数字赋能、降本增效、监管协同等多维度发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迈向纵深。

image

一、深化改革破解"堵点",审批效能持续提升

省发改委以问题为导向,打通审批"中梗阻"。一方面,建立省级协调机制统筹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细化37项年度任务,目前已完成10项,15项取得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编制《辽宁省投资项目审批管理事项清单》,统一全省办理时限、申请材料和实施层级,解决重复审查、材料要求不一致等问题,为企业提供清晰投资"蓝本"。同时,推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常见问题解答,梳理30个高频问题,压减管理成本和时间成本,"让企业少跑审批、多跑市场"。

省财政厅聚焦政府采购全流程数字化,升级电子化平台,供应商可免费下载标书、在线投标、电子评审,年均节约成本约1亿元。电子质疑投诉系统实现"指尖维权",大数据技术智能识别围标串标行为,监管效能显著提升。此外,联合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全省财政系统"同频共振"的监管合力。

二、物流降本增效"组合拳",畅通经济循环

省交通运输厅打出"结构性+系统性+政策性"降本组合拳。

通道网络升级:铁路专用线达511条(全国第六),高速公路在建里程超1000公里,京哈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年内通车;

多式联运突破:海铁联运量128万标箱(全国第二),"一单制"业务链条成本降20%;滚装运输、"长春-大连"汽车零部件班列助力产业出海;

产业深度融合:生鲜专线实现"当日达",支撑农业产值增31%;新增19家国际道路运输企业,TIR运输货值4700万元;

政策红利释放: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港口降费10%,全年为企业减负超20亿元;

新质生产力培育:网络货运平台整合运力4.4万辆,低空经济平台上线,高速充电车位占比居全国第五。

三、监管与服务并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省市场监管局创新制度供给,打通市场准入"最后一公里":

主体升级"无障碍":个体工商户可直接变更登记为企业,保留原有字号、信用代码,保护无形资产;

跨域办事"零阻力":营业执照全省跨市"通办通打",迁移"一件事"系统让企业"一次申请、一网办结";

信用监管"一张网":共建"信用东北"协同机制,联合抽查占比64.42%;优化信用修复服务,帮助3.4万户企业重塑信用;

公平竞争"硬约束":将审查经费纳入省级预算,组建专家库,开展"净源2025"专项行动,清理隐性壁垒,审查政策文件936件,提出修改建议410条。

四、数字赋能与政策协同,提升企业获得感

各部门强化技术赋能与政策联动:

办电服务全国前列:小微企业"三零"服务扩至200千瓦,拓展"政务+供电"场景,全省实现"房产+用电"联合过户;

资金奖补精准滴灌:安排5000万元支持多式联运试点,打造品牌线路;

诉求响应高效畅通:12328热线办结率100%,满意度超99%;

招标投标环境优化: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电子保函费率降至5%。

下一步:持续攻坚"深水区",打造一流环境

辽宁将围绕企业关切,进一步打破隐性壁垒,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拓展"一网通办"场景;推动物流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和信用监管协同,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形成更多"辽宁经验"。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辽宁以改革破题、以服务赋能,正加速构建"近悦远来"的生态圈,为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持久动力。

1.14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