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9月3日讯(记者 李佳怡)又一杭州六小龙企业—强脑科技获融资。
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氏技术”)近日发布公告称,其控股香港佳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佳纳”)拟以自有资金3000万美元(约合2.13亿人民币),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从而获得强脑科技少数股东权益。
与需要通过开颅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皮层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不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仅需通过在头皮表面采集信号,安全性更高、适用范围更广。
韩璧丞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曾表示,选择从非侵入式技术起步,便是为了更早更快实现技术规模化落地。
2018年,强脑科技将总部迁至杭州,与游戏科学、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及群核科技等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共同被称为“杭州六小龙”。
目前,强脑科技已推出智能仿生肢体、脑机智能安睡仪等多款产品,这意味着脑机接口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阶段。
据道氏技术发布的公告显示,强脑科技目前尚处于Pre-B轮阶段。
此前,市场有传闻称强脑科技正以超13亿美元的估值洽谈约1亿美元的IPO前融资,或为后续在香港或内地IPO铺路,且已开始准备上市文件。
对此,强脑科技暂无回应《科创板日报》记者的采访。
道氏技术则是一家专注于新材料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业务涵盖固态电池材料、碳材料和陶瓷材料等领域。
其中,道氏技术主营生产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材料,具备优异的导电性、机械强度、柔韧性等特点,适用于电子皮肤等先进产品的制造。这类材料与强脑科技在仿生肢体等设备研发中的需求高度契合,同时也能够为道氏技术推进“AI+新材料”战略提供重要的应用落地场景。
道氏技术所发的公告也披露,入股强脑科技旨在借助强脑科技在医疗康复、教育消费和人机交互领域应用脑机接口技术的经验,进一步增强“AI+新材料”生态赋能与商业化落地能力,同时推进公司碳材料产品在电子皮肤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应用的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道氏技术于8月13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该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呈现明显收缩。数据显示,其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减少41.39%,降至88.68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原因在于直接研发材料投入及人员费用减少。
一位脑机接口从业人士《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行业在技术成熟度、商业化落地进度、市场发展格局等方面均存在不确定性影响,强脑科技经营目标的实现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此,此次投资可看作是道氏技术对未来新兴产业的押注,但也存在一定风险。”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强脑科技此前还完成了多轮融资,2016年3月获得天使轮融资,投资人为翰潭投资和金华商人孔小仙,同年6月获得550万美元Pre-A轮融资,2019年完成A轮融资,2020年完成B轮融资,跻身独角兽行列。2023年7月,浙江东方领投强脑科技,投资金额达2亿美元。2025年6月强脑科技又募集6.5亿美元,成立八年来已经累计融资超过10亿美元,当前估值或达5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