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9月4日讯 又一国产机器人厂商斩获大额订单。
昨晚,优必选宣布,获得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该合同以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具备自主热插拔换电系统)为主,将在今年内启动该合同交付。
据优必选统计,剔除天工行者,目前公司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近4亿元合同。天工行者是今年3月优必选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推出的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截至今年7月,优必选天工行者在手订单已达百台,预计今年将交付超过300台。
在近日召开的财报电话会上,优必选方面预计今年将交付500台以上的工业人形机器人,全年产能将达到1000台。
随着人形机器人迈入规模化商用时代,越来越多的厂商披露其订单情况:
8月20日,天太机器人发布消息,与山东未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未来数据科技、港仔机器人集团等战略合作伙伴,共同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0000台订单。
8月11日,智元机器人表示与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数千万元标的的项目合作,近百台远征A2-W将落地富临精工工厂。今年7月,其与宇树科技共同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5年至2027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标包1.24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今年以来智元机器人中标9个项目,宇树科技中标68个项目,优必选中标16个项目。中标数量接近或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开源证券6月研报曾指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正式开启,订单浪潮正在倒逼产业扩大产能,交付能力成为企业争夺订单的关键,供应链成为制约产能的核心瓶颈。
华泰证券则认为,产业初期交付订单数并非关键指标,核心仍在于能否初步形成正确模型范式和数据飞轮。中国制造业企业大规模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有望带来硬件成本非线性下降,硬件的卡点或不是核心难题,更重要的在于AI赋能下的机器人大模型创新,即通过实现智能泛化进一步打开市场需求,最终落地空间较大的ToC市场。
基于此趋势,上述机构指出,当前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一方面开始落地VLA大模型,另一方面已经在一些对精度和作业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工业厂家做探索,进行真实数据的采集和模型的训练。
方正证券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订单从教育科研延伸到工业制造、商业运营、政企服务,体现有更多应用场景在试验机器人部署的可能性。从投资层面来看,国金证券建议关注新技术迭代及零部件门票行情,预计供应链将重新启动,下半年各环节定点将陆续落地,包括:触觉传感器、谐波减速器、摆线针轮、高功率密度电机、peek以及粉末冶金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