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AI+生物”企业途深智合近两年连融4轮 什么来头?
“AI+生物”企业途深智合近两年连融4轮 什么来头?
2025.09.05 19:32 科创板日报记者 李佳怡

《科创板日报》9月5日讯(记者 李佳怡)无锡途深智合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途深智合”),近日宣布完成千万元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据悉,途深智合此轮融资由上海天使会联合投资,老股东诚美资本持续跟投。途深智合称,将融资资金进一步投入AI蛋白质平台的研发,持续加速产品创新等。

近两年连融4轮

途深智合成立于2023年12月,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蛋白质设计领域的生物科技公司。该公司以AI超智能技术推动科学研发,主要应用于高价值蛋白及相关产品的设计与产业化。

途深智合为典型的学院派创业企业,其创始人王宇光目前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并同时兼任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及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分校的兼职副教授。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官方网站信息,王宇光研究方向涵盖人工智能、应用数学与统计学,以及人工智能在合成生物学和蛋白质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其在国际顶级期刊和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途深智合的核心团队汇聚了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成员多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清华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在人工智能的科研与产业化方面具备丰富经验。

目前,途深智合已建立起聚焦生物医药领域的科学智能体平台,能够实现抗体设计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包括ProteinNova蛋白设计AI科学家和蛋白表达测试两大智能体平台。同时,其基于国产芯片超智能技术,自主研发多款蛋白设计闭源模型,并对多种垂直开源SOTA模型进行了深度优化。

在产业化应用方面,途深智合已取得多项实质性进展。例如,在兔单克隆抗体亲和力改造方面,其成果已优于欧洲头部医药公司的商用抗体;在酶改造方面,氧化还原酶活性AI首轮设计即提高380%,核酸酶的活性提高800%。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途深智合在成立仅三个月时就获得了由诚美资本与光子芯谷共同投资的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截至目前,途深智合已完成四轮融资。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预测,以2025年9月为基准时间,后续2年的融资预测概率为30.25%。

《科创板日报》记者关注到,诚美资本旗下厦门诚美数智赋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已连续参与途深智合三轮融资。

诚美资本合伙人潘阳发此前表示,机构长期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对各行各业的赋能,途深智合团队成员兼具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复合背景,技术扎实且对行业发展有前瞻认识,其开发的AI蛋白质通用设计平台推出后,已得到国内外头部生物医药企业的认可。

AI+蛋白质赛道全球发展迅速 中国侧重产业化落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全球蛋白质设计市场近年来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高效、精准的蛋白质设计已成为新药开发、工业酶催化及生物材料制备中的竞争高地。

据市场数据统计,当前布局AI蛋白质领域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与美国。其中,中国目前拥有约30家AI蛋白质相关企业,海外则有25家主要公司。

从技术方向来看,这些企业可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专注于AI蛋白质结构预测与设计,另一类聚焦于AI蛋白质组学。从成立背景来看,无论海内外,绝大多数企业的核心技术均溯源至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实验室。

从技术路线上看,中国与海外企业在AI蛋白质赛道也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

海外企业主要注重基础大模型的突破,为AI+蛋白领域提供“科研大脑”。如英国DeepMind公司开发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Fold”,专注于通过氨基酸序列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被誉为解决生物学界50年未解的“蛋白质折叠问题”的标志性工具。

中国企业则致力于打造AI+蛋白领域的“产业躯干”,强调技术的实用性与产业化效率。例如,分子之心等公司推出了产业级的AI蛋白质设计平台“MoleculeOS”,大幅降低使用门槛,可实现特定功能蛋白质的“一键设计”。目前来看,途深智合起步较晚。

总的来说,AI蛋白质设计技术在新药研发、精准医疗及合成生物学等多个重要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该领域仍面临数据质量、模型可解释性、湿实验验证成本高等挑战。能否在产业化闭环中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应用,也将是企业从技术研发走向商业落地的关键。

926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