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9月11日讯(记者 黄心怡)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圆桌讨论上对于当前机器人的发展进行了解读。他认为,现在的语言模型在文字和图像领域做得很出色,但在让AI真正干活的领域,还处于荒漠中长了几根小草的状态,真正大规模爆发性增长的前夜还未到来。
回顾创业经历,他透露,自己从小就对科技有极大的兴趣,2009年大一时做了第一款双足的人形机器人。他表示,2011年就非常喜欢AI,却由于当时相关学科比较冷门,没有花太多时间关注AI技术的发展,而是选择了机器人赛道。
“最近几年AI领域的发展非常快,很幸运给了我再一次机会来把握这个AI时代,推动AI真正落地能干活。”
对于此前提到“人形机器人更大挑战在于不缺乏数据,而是机器人大模型的水平不足”,王兴兴回应称,数据和模型其实都是机器人的难点,只是过去大家更多的关注数据。
在数据方面,王兴兴表示,核心问题是很难判断优质数据的标准。“哪些动作、哪些场景,如何采集才能获得对机器人有价值的数据,需要一套好的标准来提高数据利用率。”
在王兴兴看来,数据无论采集、噪声、数据质量的问题都非常大。“机器人的优质数据如何采集,哪些数据类型需要采集、需要多大规模,都处于模糊的阶段。我的希望是能够真正提高对数据的利用率,比如让模型对数据的理解能力更强,在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有很好的效果。”
王兴兴还提到如今多模态的融合不太理想,尽管单纯的语言或多模态模型表现优异,但在机器人领域,用语言或图像、视频生成内容来控制机器人仍存在重大挑战。
“机器人的运动怎样与视频、语言模型进行对齐,都是非常具有难点。我的观点是,眼下硬件是足够用的,最大的问题还是AI模型本身的能力不太够。没办法让硬件真正用起来,比如AI难以很好地控制灵巧手。”
不过,王兴兴对于未来仍表示了看好。他提到2016年刚创业的时候,并未曾想科技会发展到这个地步。“我们对于AI模型的认知可以再激进点,将其作为全能型的工具。把新的东西重新学,把过去的事情能忘了全忘了,太依赖过去的经验,会影响未来的决策。“
王兴兴也提到了人才和管理对科技企业发展的挑战。“目前非常缺少顶尖人才,另一大难点是管理,人多了反而效率更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