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2万科技人才逐鹿外滩,AI创新如何重塑产业未来?
机器人翻越崎岖高地,操作电箱闸刀,安插火药雷管,甚至还在废墟中成功救出“婴儿”……上海外滩,上演了一场机器人职业表演赛。
这场表演,来自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科技智能创新赛(简称“外滩大会AI科创赛”),今年大赛步入第二届,整体参赛规模已达去年2倍,00后选手占比超一半,成为绝对主力。
赛事设立“人工智能硬件科创赛”、“AFAC金融智能创新大赛”和“2025全球AI攻防挑战赛”三大核心赛道,吸引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支战队、近2万名科技爱好者与AI创业者同台竞技,充分彰显了赛事年轻化、国际化的特色与人工智能领域新生代的崛起。
9月10日,三大赛道冠亚季军悉数诞生,在创新AI硬件、金融智能、AI安全攻防领域涌现出一批兼具技术前瞻性与市场潜力的优秀成果。
前沿赛道的设立,不仅精准覆盖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技术方向和产业痛点,更构建了“技术—场景—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落地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全方位支撑。
三大赛道齐发力:硬科技、金融智能、AI安全频现突破
首次增设的“人工智能硬件科创赛”,聚焦AI智能硬件领域,推动技术走向生活应用。AI数字医疗、AI老年人生活助理、AI编程拼图、AI陪伴玩具等一批创新项目脱颖而出,展现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
95后创业者叶博辰带来的“派呦编程拼图”致力于打破编程壁垒。用户可像拼乐高一样通过模块化设计轻松创建智能设备,实现个性化智慧生活。他从大学课堂作业起步,最终创业落地,是大赛青年创新的典型代表。
“AFAC金融智能创新大赛”依托真实业务场景与海量数据,设立百万奖金池,推动机器学习、智能风控、区块链等技术的产业化落地。赛事直击反欺诈、反洗钱、信用评估等金融核心痛点,推动一批跨学科、跨领域的实用型解决方案走向市场。
“2025·全球AI攻防挑战赛”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蚂蚁集团、云安全联盟CSA大中华区联合主办,聚焦数字身份AI大模型智能交互认证安全。赛事设置图、视、音多模态场景赛道,以攻防闭环模式推动安全技术迭代演进。赛事获奖者中国传媒大学90后青年教师程皓楠研发的“白杨智鉴”可解释音视频鉴伪平台,为应对深度伪造技术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创新与资本深度融合:打造AI产业生态圈
本届大赛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选手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汇聚麻省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海内外顶尖高校学子,华为、腾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等知名企业也积极参与,实现青春力量与全球创新的深度融合。
大赛提供总额162万元的奖金池,并打造Creator舞台、投资人见面会和科技集市等多元化展示平台。硬件赛道冠军项目数丹医疗获得直通“创投Meetup”机会,与一线投资机构开展深度对接。“大赛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曝光和资源对接机会,真切感受到技术被认可、创新被支持的力量。”团队成员滕军虎感慨道。
赛事评委、将门创投创始合伙人杜枫表示:“选手项目真正体现出AI硬件从概念走向生活的多元路径。我们看到了成熟可落地、软硬深度融合的工程能力,这清晰指向‘AI+实体’的主流趋势。”
创新与资本的深度融合,为AI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这种“科技+资本”的模式不仅加速了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更构建了良性循环的AI产业生态,为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构筑AI创新高地,助力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
AI时代最需要的是具备创新能力和跨领域整合能力的人才。外滩大会AI科创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挖掘出一批具有市场潜力和创新价值的优质项目,也为推动人工智能前沿探索、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
大赛通过“以赛促创、以赛促产、以赛促融”的创新模式,构建了集技术创新、产业应用、资本对接、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蚂蚁集团推出“燧石人才计划”,通过直通offer实现“秒入职”,为优秀选手提供快速成长通道。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郑广宏表示:“外滩大会科创赛三大赛道覆盖AI硬件创新、金融智能与AI安全攻防,多维度展现了人工智能从技术到应用、从概念到产业的完整生态。我们将积极推动资源对接,促进优胜项目落地,培养具备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共同推动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本届大赛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成果,更展现了上海作为全球科创中心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