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7大创新项目亮相 孵化10家创业公司 创智学院打造产教融合“上海样本”
7大创新项目亮相 孵化10家创业公司 创智学院打造产教融合“上海样本”
2025.09.12 23:28 科创板日报记者 张洋洋

《科创板日报》9月12日讯(记者 张洋洋)在人工智能成为城市产业升级“关键变量”的当下,上海创智学院这家依托上海产业、资本和科研资源成立的“产业学院”,逐步跑通了产学研用协同的探索路径,形成了多层次的AI人才培养和产业落地体系。

▍一年跑出“加速度”:项目、人才、生态全面开花

上海创智学院自2024年9月成立以来,主动求变应变,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坚定为国培养最顶尖人工智能人才的初心使命和目标定位,积极探索以锚定国家战略、引领科技前沿、创造普惠价值为特点的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培养模式。

一年时间,学院已完成首批课程体系搭建,吸引超过500名AI工程师、创业者参与培训,在首届创智未来大会上,重磅发布7个重点创新成果,既有面向下一代大模型开源AI基础设施,自主可控的强化学习框架siiRL 2.0与低比特训练技术 Metis;也有面向当下火热的机器人行业,具身智能路线收敛平台ORoboSoul;还有揭秘AI大脑思考逻辑,全球首个规模化全流程机理可解释框架等。这些项目展示出学院推动“技术-产品-产业”的全链条能力。

以能动”认知智能项目为例,该项目旨在解决当前大模型普遍存在的局限性,致力于实现大模型从“思考”到“创新”的决定性跃迁,赋予AI“能动性”,使其能够自主发现新知识、创造新技术,从而攀登高价值智能的高峰。

项目成功研发了“AI x AI超智能”科研体系。该体系通过创新的AI自主科研框架和人机异步交互界面,首次实现了支持AI进行长达数天深度思考与协作的科研模式。在实际测试中,AI仅用两天时间便自主发现了超过100种全新的网络架构,而传统人类专家发现一个新模型平均需要2000小时。

人才是另一项关键成果。创智学院已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共同开设AI前沿课程,联合头部科技公司合作共建,课程内容覆盖模型训练、算力优化、应用落地,帮助学员实现从研究到产业的角色转变。

学院数据显示,在人才培育方面,学院共举办5次招生营,报名3300余人,录取800余人,覆盖45个专业,为学科交叉融合与颠覆性创新营造了良好氛围。

▍产业趋势契合:AI渗透率提升,上海加速布局

学院的发展恰逢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迈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无论是国资背景的龙头企业,还是初创团队,都希望借助学院的平台,找到更契合自身业务的AI应用路径。

这种需求直接反映在项目转化速度上。创智学院正努力探索前沿研究和产业价值密切链接的模式,搭建一流产业阵地,助力顶尖人才培养。

学院数据显示,目前已签约50余家头部及独角兽企业,获得企业捐赠或资助累计已达5亿元人民币。依托创智未来中心打造从培育到创业的全方位支持与加速体系,已孵化10家师生创业企业,吸引了各类资本近5亿元人民币的注入。

在国家相关部委和上海市的支持下,创智学院现已建设高标准算力与数据基础设施、数据中台和工程中台,打造“基础资源一核心能力一应用落地”的开源开放智算生态,让大模型跑在中国芯,让AGI基石全球共享。目前学院已建有万P级算力与10PB级数据中台,高效支撑了师生科研任务有效推进。

业内观察人士指出,随着大模型、具身智能、AI+科学研究等方向持续取得突破,AI产业的边界仍在不断外延。创智学院的探索提供了一种“上海样本”:通过制度设计将科研成果、企业需求、投资资源高效匹配,形成可持续的创新循环,这对于正处于AI应用窗口期的中国城市而言,具有示范意义。

2180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