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9月16日讯(记者 李煜) 第四届长春航空展尚未正式开始,其相关预演出现eVTOL事故,这也为行业敲响安全“警钟”。
今日(9月16日),有互联网消息称,在长春航展现场,两架小鹏汇天eVTOL(电动垂直起降器)相撞后坠机。
对此,小鹏汇天方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回应称:“今天下午,广东汇天通航在长春航展预演结束后,参与双机编队演练的两架飞行器因飞行间距不足发生接触,其中一架飞行器正常降落,另一架飞行器在着陆时发生机身受损起火。现场人员安全,相关部门已有序完成现场处置工作。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悉,今日(9月16日),长春航空展预演在吉林长春举行。9月19日至9月23日,第四届长春航空展将在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正式举办。
据其官网介绍,小鹏汇天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汽车公司,是小鹏汽车的生态企业。
该公司由小鹏汇天创始人、总裁赵德力于2013年创办;2020年,其由何小鹏和小鹏汽车共同投资、控股,小鹏汇天正式成立。而后,其获得IDG资本、五源资本、红杉中国、星航资本等投资。
具体融资进程方面,最新消息显示,今年7月,小鹏汇天官宣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该轮融资将用于确保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研发、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的顺利实现。整体来看,从其现已披露的融资金额来看,小鹏汇天累计融资超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37亿元)。
除股权融资外,小鹏汇天在银企授信与银团贷款方面亦有相关进展。其中,今年4月,小鹏汇天获得来自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五家银行联合提供的12.6亿元银团贷款,用于支持其飞行汽车智造基地的建设。
业务进展方面,最新消息显示,当地时间9月10日,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器(X3-F)在阿联酋获颁特许飞行证,正式开启该企业在阿联酋多地的有人驾驶飞行测试。这也是中国飞行汽车企业在海外获得的首张有人驾驶航空器特许飞行证。
根据协议,小鹏汇天将依托阿联酋的前沿政策与地理优势,推进陆地航母及汇天后续开发的航空产品项目在当地的政府交通出行、飞行体验、旅游观光、应急救援等场景的应用探索,双方共同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应用案例。
今年9月8日,据小鹏汽车官方消息,其“陆地航母”飞行汽车将于今年10月在迪拜完成全球首飞 ,这款产品目前在中国市场已收获近5000份订单,并计划于2026下半年正式交付。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8月底,在《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视频播客中,何小鹏还提及小鹏汇天的相关业务进展。彼时,何小鹏提到,小鹏飞行产品在研发过程中没有人牺牲过,只是创始人赵德力摔下过三次并住过院。
同时,何小鹏在上述视频播客中表示,今年四季度,他会亲自开飞全新的飞行汽车产品。明年会售卖第一批飞行汽车,每台售价100万左右。
更早前,今年8月,小鹏汇天发布“陆地航母”渠道生态招商方案,拟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合作伙伴。根据其方案,此次招商计划重点招募对象分为三类,负责内容包括:展销、交付、飞行、培训及服务;提供飞行培训与资质认证,以及飞行场地运营。
今年7月,据小鹏汇天方面消息,其“陆地航母”量产进程正全面提速。小鹏汇天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封顶,正进行设备调试,并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竣工,“陆地航母”也将在2026年量产交付。
适航取证方面,今年5月,小鹏汇天宣布,该公司“陆地航母”飞行体(代号:X3-F)生产许可证(PC)申请正式获得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受理,标志着飞行汽车产品量产体系开始接受局方审查。
从适航认证体系流程来看,分为TC证(型号合格证),即:验证该型号飞行器是安全的;PC证(生产许可证),即:确保企业生产的eVTOL质量的一致性符合要求;AC证(适航证),即:单机适航许可,允许运营交付;OC证(运营许可证),即:允许商业化载人/物流运营。在这其中,OC证的落地,意味着低空经济进入场景验证期,步入商业化阶段。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人驾驶载客的OC证与无人驾驶的载人OC证,亦存在一定区别。
当前,eVTOL行业整体处于商业化探索与快速技术发展的阶段。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正逐步实现从概念验证到商业化运营的转变。
但需要注意的是,“eVTOL是安全为先的产业。”有eVTOL领域投资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eVTOL本质是航空技术的电动化迭代。安全为先,适航审定取证为门槛;同时考验企业在构型选择与成本控制、场景落地与国际化、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