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聚焦科创板新材料公司:OLED材料、碳基材料等景气度较高 这些国际化布局现新进展|直击业绩会
聚焦科创板新材料公司:OLED材料、碳基材料等景气度较高 这些国际化布局现新进展|直击业绩会
2025.09.19 11:42 科创板日报记者 吴旭光

《科创板日报》9月19日讯(记者 吴旭光) 9月18日,2025年半年度科创板新材料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线上举行,天宜新材、世华科技、斯瑞新材、清溢光电等22家科创板新材料公司参会,围绕行业景气度、技术研发、市场布局等核心议题与投资者深入交流。

《科创板日报》记者及部分投资通过与参会企业高管交流了解到,现阶段新材料行业各个细分领域景气度不一,有所分化;多家企业在新品研发与国际化布局上取得新进展。

细分领域景气度分化

此次业绩说明会上,“行业景气度与应对举措”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核心话题。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从企业反馈来看,OLED材料、碳基材料、电子特气等细分领域受益于下游需求扩容,景气度持续高位;而光伏新材料受行业周期影响,短期面临压力,企业纷纷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研发投入等方式应对挑战。

在高景气领域,OLED材料行业表现突出。莱特光电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亚龙表示,随着OLED技术在智能手机、车载显示等终端领域渗透率提升,叠加全球8.6代AMOLED产线建设周期开启,预计2025年中国大陆OLED有机材料市场规模将达74亿元,同比增长30%。

王亚龙表示,为把握机遇,莱特光电一方面聚焦Red Prime、Green Host等核心产品迭代,推动Red Host材料规模化量产,另一方面布局蓝色磷光、叠层器件连接层CGL材料等前沿技术,同时通过工艺优化降本增效,2025年上半年公司OLED终端材料收入同比增长 31.63%,带动整体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18.84%、36.74%。

电子特气领域同样需求旺盛。

业绩会上,中船特气董事长宫志刚介绍,公司所处的电子特种气体、含氟新材料业务受集成电路、电池行业牵引,产品需求量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含氟新材料营收1.44亿元,同比增长49.19%,新签订单金额同比上涨110.9%。为巩固优势,“公司推进中央企业电子特种气体材料创新联合体项目;丰富产品至90余种;截至上半年,公司实现淮安子公司收购、呼和浩特子公司投产。”宫志刚表示。

相较之下,光伏新材料领域受行业周期影响短期承压。

天宜新材财务总监侯玉勃坦言,光伏行业周期性影响仍在持续,公司四川江油产业园开工率较低,叠加资金短缺,面临多起贷款诉讼与账户冻结等。

不过,据该公司董事长吴佩芳介绍,现阶段天宜新材正通过出售资产、加大应收账款回收、与金融机构商谈和解等方式缓解压力,同时将目光转向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领域,其控股子公司天仁道和已获得某型大尺寸无人机尾翼、机翼产品批量订单,2025年1-8月新增1亿元业务订单。

对于行业未来趋势,凯立新材董事长曾永康表示,催化材料本土替代仍是主要方向,“双碳”、新能源、环保等政策将催生更多需求;清溢光电董事长唐英敏则认为,随着AI、自动驾驶等领域发展,掩膜版行业将迎来技术升级机遇,公司正通过推进130nm-28nm制程掩膜版研发与佛山生产基地建设,抢占高端市场。

新兴领域布局提速

面对新材料行业技术迭代加速的趋势,参会企业纷纷披露新品研发进展与新兴领域布局,从碳陶制动材料到钙钛矿光伏组件,从半导体掩膜版到火箭发动机材料,多领域突破,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

在半导体与显示材料领域,清溢光电的掩膜版技术迭代成果明显。

业绩会上,针对投资者“掩膜版规格与量产能力”的提问,清溢光电总经理姜巍表示,目前该公司已实现180nm工艺节点半导体掩膜版量产、150nm工艺节点小规模量产,正推进 130nm-65nm PSM/OPC工艺研发与28nm工艺规划;平板显示领域,8.6代高精度TFT掩膜版、中高端半透膜掩膜版(HTM)已量产,超高规半透膜掩膜版(HTM)进入小规模量产阶段。

新能源材料领域,多家企业在钙钛矿、固态电池相关材料上取得进展。

聚石化学方面介绍,该公司在2025年SNEC光伏展首次亮相自主研发的柔性钙钛矿光伏(F-PCSs)组件,该组件面积达2.42㎡、厚度仅1.7mm,适用于电站、BIPV等场景,为光伏材料开辟新方向。

莱特光电则围绕钙钛矿基材、缺陷调控添加剂开展研发。业绩会上,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亚龙表示,目前公司钙钛矿基材、缺陷调控添加剂和传输等材料,在材料设计、合成工艺、性能优化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2款添加剂产品在客户端测试结果较好。

面对投资者提问,中船特气回应称虽暂无固态电池业务规划,但其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产品可应用于聚合物、硫化物/氧化物固态电池及半固态电池,随着固态电池推广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航空航天与交通材料领域,斯瑞新材与金博股份的突破较为亮眼。

业绩会上,据斯瑞新材总经理张航介绍,该公司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已助力蓝箭航天朱雀三号完成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与动力系统试车,与蓝箭航天、九州云箭等头部商业航天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同时其定增募投的“年产3万套医疗影像装备零组件项目”将实现500套直线加速器零组件产能,医科达正对相关产品进行小批量验证。

金博股份则聚焦碳基材料多领域应用,2025年上半年锂电与交通领域收入同比增长 305.35%,占总营收超70%,公司研发的焦基多孔碳产品已迭代升级,可用于固态电池硅基负极,碳纤维增强树脂产品还可满足机器人、无人机轻量化需求。

此外,八亿时空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布局,也引发投资者连续追问。

针对投资者“光刻胶树脂进展”的提问,该公司董事长赵雷表示,PSPI业务已完成首客户量产产线验证,预期2025年下半年形成订单;无氟面板PSPI光刻胶小试完成并送样测试,先进封装用PSPI也在加速推进。同时,该公司浙江上虞基地将承载半导体材料规模化生产,计划未来五年具备年产200-300吨高端光刻胶树脂能力。

多家企业加速“出海”破局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为对冲单一市场风险,“国际化”成为参会企业的重要战略方向,业绩会上,多家新材料企业通过建设海外基地、开拓新兴市场、对接国际客户等措施,推动海外收入占比提升。

斯瑞新材的海外布局成果显著。业绩会上,该公司财务总监任磊介绍,为应对贸易环境变化,公司以泰国制造基地为支点,2025年上半年已启动对美国区域客户的供应,同时重点开拓欧洲、RCEP成员国及中东市场,目标实现国际业务三年倍增。

“目前,斯瑞新材高性能靶材背板、CT/DR球管零组件等产品的国际市场开拓稳步推进,其铜合金材料已进入西门子医疗、联影医疗等国际客户供应链,成为部分客户战略合作供应商。”斯瑞新材方面表示。

中船特气与悦安新材则通过客户结构优化与市场拓展,提升海外收入占比。

中船特气董事长宫志刚介绍,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境外营收占比从2024年的24.68%提升至近27%,5种产品全球覆盖率增加,9种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

悦安新材董事长李上奎表示,尽管受关税影响,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外销售收入约占总营收的25%,与2024年基本持平,销售均价略有下滑,销售量同比略有增长。按照公司规划,未来将加快新兴市场开拓。

聚石化学董事长陈钢表示,受关税影响,公司海外在手订单环比和同比都有小幅下降,尽管面临挑战,公司仍在积极开拓东南亚和非洲市场。

南亚新材与唯赛勃则在海外产能与业务拓展上迈出新步伐。南亚新材董事会秘书张柳表示,公司泰国基地投产后,将重点提升海外市场份额,目标改善当前8%的海外收入占比。

唯赛勃董事长谢建新未披露海外布局具体情况,仅表示“公司海内外市场环比相对稳定,没有大幅波动。”但提及公司正探索膜产品新应用领域,同时新成立汽车零部件子公司,计划2026年量产。

在拓展境外市场方面,中船特气则通过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担任境外办事处负责人等措施,强化国际市场竞争力,境外营业收入占比由2024年的24.68%提升至近27%。

对于国际化过程中的挑战,斯瑞新材总经理张航表示,该公司加速国际化布局,2025年上半年,公司泰国子公司已启动供应美国区域客户。未来公司将重点开拓欧洲、RCEP成员国及中东等市场区域,加速全球市场渗透。

2153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