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9月20日讯(记者 王楚凡) 9月19日,理想汽车与电池制造商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双方出资比例为50:50。该合资公司已于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备案,将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及销售业务。
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与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案
这一合作是理想汽车推进“自研自制”供应链战略的重要一步。此前,理想已在电驱动、碳化硅芯片等领域通过合资模式布局,如:与汇想、斯科半导体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
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公示表
与此同时,同日(9月19日),宁德时代公布其与理想汽车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完成授牌仪式。双方将在电池安全、超充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携手拓展国内外业务,共同推动电池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宁德时代将为理想汽车全系产品提供高性能、高安全、高品质的动力电池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三元锂电池、M3P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为理想汽车打造高端智能电动体验注入核心动能。
截至目前,理想汽车官网披露,累计交付量已突破140万辆,其中约100万辆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约40万辆使用欣旺达电池。即将发布的理想i6也将混用两家电池供应商产品。
理想汽车与欣旺达动力此前已有合作。去年7月10日,欣旺达动力与理想汽车在欣旺达动力南京基地共庆双方共创的十万台电池包下线,欣旺达表示,“这一里程碑标志着两家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产品市场化再上一个台阶。”
除宁德时代和欣旺达外,理想汽车的电池供应商还包括蜂巢能源。
7月31日,理想汽车在最新一期答网友问中表示,理想i8发布会上展示的经过严苛测试的电池,是采用自研代工模式由欣旺达为理想生产的90.1度的5C三元锂电池。
纵观行业,理想汽车与欣旺达共建合资公司的举措并非首创,而是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一种日趋成熟的战略合作模式的延续与深化。这种“车企+电池厂”的合资模式,早已被众多主流企业所采用,成为保障供应链安全、降低成本与争夺技术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2022年,欣旺达动力便与东风集团合资成立湖北东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为其配套电池产能。而行业龙头宁德时代更是将这一模式发挥到极致,于2017-2023年间相继与上汽集团(时代上汽/上汽时代)、吉利汽车(时代吉利)、广汽集团(时代广汽)、一汽集团(时代一汽)及长安汽车(时代长安)等多家头部车企成立合资公司,几乎实现了对主流客户群的深度绑定。
此外,2022年比亚迪与一汽成立一汽弗迪,以及大众集团战略投资国轩高科并成为其大股东等案例,也都体现出产业链上下游通过股权与合作关系重构,来实现技术协同、产能保障与市场扩张的共同目标。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表示,车企与电池供应商合资建厂已成为行业应对供应链挑战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具备合资合作关系的车企可增强其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通过合资建厂,车企不仅能够优先获得电池产能分配,保障生产与交付的稳定性,还能借此切入电池研发与制造的核心环节,分享这一高利润领域的收益,”张翔分析道,“电池成本可占整车40%–60%,合作深化对车企利润结构和话语权提升尤为重要。”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合作亦存在一定门槛。“合资模式要求车企具备充足的资金实力与研发资源投入,并需承担技术路线选择、产品质量管控等相应风险。因此现阶段以特斯拉、上汽、理想等大型车企为主导,而中小规模企业则更倾向于采用直接采购方式以保持灵活性与轻资产运营。”张翔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成熟,合资建厂或将持续成为头部企业整合产业链、强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