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扩募至150亿元 国资加码未来产业高地布局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扩募至150亿元 国资加码未来产业高地布局
2025.09.28 17:38 科创板日报记者 张洋洋

《科创板日报》9月28日讯(记者 张洋洋)上海持续加码未来产业投资。

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化对早期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支持,持续深化“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导向和要求,今日,上海国投公司旗下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宣布完成扩募,规模由100亿元增至150亿元,并已实缴到位80亿元。

《科创板日报》记者从知情人士方面了解到,此次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扩募也是响应国务院“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的政策部署,通过上海市专项债券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政府投资基金的路径落实相关安排。

image

图/2025年上海市政府专项债券(十九~二十三期)信息披露文件

对于一家设立不足两年的基金而言,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扩募,既反映了资本市场与产业界对上海科技投资环境的信心,也体现了国资在引导社会资本聚焦“硬科技”的决心。这一动作,也意味着上海在推动前沿科技产业化和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上再次加码。

▍“专项债+基金”联动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方面表示,目前,基金已经在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Al for Science、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布局了一批优秀项目。

下一步,基金将持续聚焦颠覆式创新、前沿平台性技术等未来领域早期布局,联动上海未来启点社区构建创新资源协同网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效应,与更多优秀的子基金及项目开展“投资+生态”的全方位合作,助力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为上海未来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国务院在专项债券投向中提出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在业内看来,“专项债+基金”的组合,使得财政资金能够通过市场化运作放大效应。

一方面,专项债提供了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基金化平台能通过股权投资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形成数倍放大的投入强度,这也是地方政府在探索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的一次典型尝试。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的资金不仅用于直投项目,还将通过子基金体系进行更广泛的覆盖。

就在两天前,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刚刚宣布拟参与投资6只子基金,这是该基金今年以来的第三批子基金投资决策。加上前两期12只基金,至此,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已布局18只子基金。

▍抢占未来产业高地的“战略资本”

对上海而言,本次扩募不仅仅是单一基金的扩容,更是整个科技投资体系的完善。从直投到子基金,从科研项目到产业社区,上海正通过国资的引导力和平台优势,形成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组合拳。

过去几年上海在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上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从特斯拉产业链集聚,到大模型与算力产业链加速成型,再到脑科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的突破,背后都离不开国资的战略投资和引导。

作为上海市属大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上海国投公司近年来加快了在未来科技产业方向的布局,争当抢占未来产业高地的“战略资本”。

《科创板日报》记者从上海国投公司方面了解到,在未来产业领域,上海国投公司重点关注可控核聚变、科学智能,下一代具“生”智能、脑机接口、量子计算、光刻机光源等细分赛道,制定差异化生态投资策略,联动高校及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产业链链主、重点企业,通过“技术孵化—资本赋能—生态协同”,培育更多创新企业。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已深度参与推动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落地上海,围绕聚变装置及产业链上下游系统性布局,投资引入聚变装置、磁体、带材、应用、衍生技术等核聚变生态项目。

重点关注光通信、光计算、光互连、EUV光源、激光雷达、生物传感等领域应用,支持浦东打造硅光未来产业聚集区。脑机接口领域,合作设立博联脑科学投资基金,积极培育孵化大院大所在研成果转化项目,积极助力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建设。

此外,上海国投公司以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为抓手,积极组建上海未来启点社区,加快构建人才挖掘与评估、人才培养、孵化赋能、社区运营四大核心功能模块,深度联动子基金投资人、产业链龙头企业、行业生态合作伙伴,以创业实战为核心,引入AI技术手段(AI for Talent),探索颠覆式创新人才挖掘、评价、培养、赋能的新路径和新范式。

1267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