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10月1日讯(记者 徐赐豪)外卖大战的余温尚未散尽,本地生活市场的核心战场已悄然转向增量更显著、利润更高的到店业务。一场围绕消费决策榜单的争夺战在国庆前夕全面打响。
9月10日,高德地图率先推出 “扫街榜”,依托出行数据,结合芝麻信用认证构建“用脚投票” 的推荐体系,上线单日即吸引近4000万用户。
仅隔了11天,百度地图悄然联合美团、携程推出“AI去·榜中榜。除了百度地图基于用户出行数据推出的“用脚投票”榜单外,大众点评与携程口碑榜赫然在列。
内容平台亦加速入局。抖音生活服务在国庆前发布“心动榜”,覆盖餐厅与酒店两大业态,以用户点赞、收藏等互动数据为核心构建评选体系。小红书则在上海、杭州、广州推出 “小红卡”,其 “精选门店” 功能将社区沉淀的笔记、评论转化为点评依据,打造差异化评价入口。
有业内人士分析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称,从地图工具到内容平台,各方密集布局的背后,是对“消费决策入口”的争夺。导航数据与社区内容成为核心竞争力,而国庆消费窗口的节点选择,更凸显这场到店业务博弈的紧迫性。
百度地图“AI去榜”:与高德正面交锋,携手美团、携程破局
不同于阿里9月10日那场盛大的发布会,百度未有任何形式的发声,直接在百度地图APP上线“AI去·榜中榜”。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百度地图App在9月21日推出了21.7.0版本更新,其更新日志中即提到,“AI去榜中榜,用脚评出来的榜单”。
打开页面,三个榜单清晰可见:AI去榜中榜、大众点评榜(百度·点评合作)、携程口碑榜(百度·携程合作),形成横跨地图、本地服务、OTA 的联盟。
与高德扫街榜的算法逻辑相似,百度地图“AI去榜中榜”也采用了“用脚投票”的方式做榜单,涵盖的领域包括美食、景点、酒店、购物与休闲娱乐,这也与高地扫街榜高度重合。
以杭州为例,“全民爱去榜”上的菜馆,是根据驾车到访人数、步行前往人数生成。不过与高德不同的是,百度地图AI去榜中榜清晰显示了开车前往、步行前往菜馆的人数
为弥补缺乏信用体系的短板,百度地图还增设深度搜索功能,通过AI生成商家介绍、核心亮点解析及场景化攻略等内容。
不过,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崔丽丽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相比信用体系,AI生成内容的实际价值或微乎其微。
“借导航数据保障客观性的思路对标高德,却因无支付宝式信用体系支撑,效果仅能达到六成,AI 内容聊胜于无。”崔丽丽分析表示。
此外,商业闭环的构建上两者有很大的不同。高德用户下单可直接跳转至饿了么、飞猪等阿里系平台,形成“推荐 - 消费 - 反馈”的生态内闭环,为阿里本地生活战略输血。
而百度地图则采用“混搭分流”模式:美食下单多跳转美团,酒店预订链接携程,同时保留部分自营商户。
针对双方合作模式及数据打通细节,《科创板日报》记者向美团和携程求证,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在崔丽丽看来,这场暗战的背后,是地图工具向生活服务入口的转型竞速。高德靠生态闭环筑墙,百度以开放联盟破局,双方都试图借 AI+LBS(基于位置的服务) 能力抢占国庆消费高峰。
“这不仅是短期流量争夺,当导航数据成为消费决策的核心依据,地图平台的战场早已超越路线规划,直指商业生态的话语权。”崔丽丽向记者说道。
抖音、小红书用“手指投票”试水榜单赛道
不止高德、百度这些地图工具在争夺到店业务的入口,内容平台也在借助自己的优势发力榜单赛道。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抖音生活服务在国庆前先后发布了“心动榜”餐厅、“心动榜”酒店两大榜单。
据抖音生活服务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不同于传统评选单一侧重口味评分或硬件设施,抖音生活服务推出的心动榜是扎根于抖音内容生态,将用户刷视频时点赞、转发、收藏,以及到店后的评价、复购等行为,揉成一套与抖音内容特色强相关的“心动指数”。
据介绍,该指数特别加重了“点赞、分享、收藏”在评选体系中的权重。用户是否喜欢、是否愿意表达、是否愿意推荐,皆为商家上榜的关键依据。
“因此榜单并非平台单方面推荐,而是基于数亿用户真实偏好的集中体现,更是平台对于消费者用手指投票消费习惯的精准捕捉。”上述抖音生活服务相关人士向记者说道。
此外,小红书也在试水一种差异化的点评。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解到,在小红书第三届马路生活节应用端上线了小红卡,卡内设置了“精选门店”功能。精选门店实际上是小红书版的点评,该评价的依据主要来自社区。精选门店功能目前有了一定的雏形,与大众点评的页面很相似,只是在评论来源和POI(门店页)内容上与大众点评不同。
具体策略是,用户在社区互动中生产了大量真实度较高的笔记、评论等沉淀内容,小红书通过技术手段,将去中心化的互动内容,以“精选门店”这种中心化产品形态呈现。
小红书负责交易侧本地生活产品研发及运营工作的莱昂在接受《科创板日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红卡精选门店是“把用户留在笔记,留在评论里面的口碑和内容,聚合成门店页”。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崔丽丽向记者表示,小红书等内容平台与高德、百度地图等工具平台对的点评赛道布局本质相通 —— 均为解决“去哪消费、是否靠谱”的决策焦虑。百度的到访人数公示、高德的芝麻信用背书、抖音的短视频实拍、小红书的笔记点评,分别从数据、信用、内容维度降低决策门槛。
她进一步分析称,从本质上看,这场点评混战是平台基因与战略目标的集中体现,地图派用 “数据 + 生态”构建工具入口的壁垒,内容派以“内容 + 社区”打造兴趣消费的场景,最终都指向“信任体系与转化效率的平衡”这一核心命题。随着 AI 技术与LBS能力的深度融合,点评功能将成为所有本地生活玩家到店业务的“必答题”,而竞争的终局,将是能最精准匹配用户需求与商户价值的平台胜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