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10月9日讯(记者 李明明)今日,零重力飞机工业(以下简称零重力)正式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近3亿元。本轮融资由中信建投、洛阳文旅、海南祥聚、诸暨经开创融、富处资本、安徽广投等机构注资。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零重力已完成6轮融资,集结了蓝驰创投、合肥创新投、启赋资本以及联想创投等多家资方。
谈及当下是否已有明确的IPO时间表或资本市场规划,零重力相关负责人独家对《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我们认为IPO是企业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目前公司已步入规模化交付与适航取证攻坚阶段,公司的技术价值、营收模式与成长性将更为清晰。对于IPO我们内部已有初步路线图,目前更倾向于用进展‘说话’,在适当时机启动IPO计划 。”
(零重力电动固定翼飞机RX1E-A)
核心产品已迈入交付元年
零重力成立于2021年3月,总部位于合肥高新区,在南京、深圳、嘉兴等地分别设有研发、运营、生产、试飞等分支机构。公司以新能源航空器整机研制为核心,布局电动固定翼飞机(eC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多型号产品,覆盖低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多元化应用场景。从飞行培训、文旅观光,逐步向低空交通推进。
据了解,目前各代产品的进展与定位方面,公司成熟一代的电动固定翼飞机锐翔RX1E-A、RX1E-S已迈入交付元年,目前订单情况方面,上述负责人介绍,上述两款飞机已收获超百架确定订单及千余架意向订单。
电动固定翼飞机RX1E-S(水上版)
其中,6月10日,零重力与江苏金租达成战略合作,正式签署150架采购订单意向协议;9月24日,皖江金租承诺其将在未来五年内向零重力飞机工业采购150架锐翔RX1E-A、RX1E-S及ZG-ONE鹊飞系列电动飞行器。
据零重力相关负责人预测,未来十年电动固定翼飞机锐翔系列总销量预计将达到1.78万架,保守估计,这至少将为零重力带来100亿元营收。 根据零重力的规划,未来十年,全国有望产生超过2000个绿色航空飞行营地,进一步培育产业人才、验证管理规则、吸引公众参与。
适航一代方面,多旋翼eVTOL ZG-ONE鹊飞适航取证加速,有望在2026年取得TC(型号合格证);研发一代,旗舰机型倾转旋翼2.5吨级eVTOL ZG-T6,年内将完成总装下线,即将进入试飞验证阶段。
相较于技术突破,量产交付阶段的难题更多指向供应链。《科创板日报》记者多方采访发现,国内低空供应链的症结并非“做不出产品”,而是“需求未打开、量产跟不上”:此前通用航空需求规模小,零部件年度订单量仅十余套,这种零散需求既无法打动军工企业入局,也让中小厂商无力承担研发成本,主机厂因此被迫选择进口零部件以保障生产。
面对这一困境,零重力给出的解法是“以场景撬动规模”。上述负责人介绍,公司此前推出的锐翔电动固定翼,早年年销量仅5-10台,即便其核心部件(电机、电控、电池)已实现100%国产化;而随着文旅场景近年快速发展,该机型年销量已突破100架。在他看来,“低空+文旅”是当前阶段低空经济最易落地商业闭环、最快触达C端用户的关键切口——它绝非简单的“飞起来看风景”,而是以航空器为全新载体,对传统文旅业态进行价值重构,推动行业从“被动观光”向“主动体验”深度转型升级。
多旋翼eVTOL ZG-ONE鹊飞
商业落地主打“低空+文旅”
据悉,本轮融资资金将精准投向三大核心领域:一是攻坚ZG-ONE鹊飞的TC审定与ZG-T6倾转旋翼机试飞,抢占技术制高点;二是推进锐翔RX1E-A、RX1E-S电动固定翼飞机量产交付,构建营收基本盘;三是落地全国性绿色航空飞行营地,完善低空基础设施网络。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本次融资体现了多元化投资阵容的集结。谈及这些资本将如何助力零重力的下一阶段发展,零重力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选择资本方时,更看重其带来的“战略协同价值”,此轮融资的资本结构清晰地体现了公司的战略意图。
其中,中信建投将助力公司优化股权结构,规划清晰的资本化路径,并利用其广泛的网络为我们链接更多战略资源,加速资本化进程;产业场景资本(如洛阳文旅、祥源文旅)方面,公司看重其庞大的实体产业资源与丰富的应用场景,使产品得以在真实环境中应用迭代,并快速产生运营收入,极大地加速了商业化落地的进程,形成“技术验证-商业收入-市场反馈-技术升级”的正向循环。
总体而言,本轮融资引入的多元资本阵容,将共同支撑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生产中心与飞行营地,加速实现从一家技术研发公司向“高端制造+运营服务”一体化平台的转型。
其进一步提及,“我们也在密切关注资本市场动态,包括科创板近期将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纳入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适用范围这一重大政策利好。”
中信建投相关负责人表示,零重力“成熟一代、适航一代、预研一代”的产品战略,与低空经济发展节奏高度契合。“这不仅是公司注资的核心逻辑,更意味着其具备清晰的资本化路径。”
洛阳文旅方面则表示:“零重力的技术实力与我们‘从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型’的战略方向一致,此次合作将打造全国‘低空+文旅’融合标杆。”
零重力相关负责人认为,“低空+文旅”是低空经济在当前阶段最易实现商业闭环、最快触达用户的突破口。
“它不仅仅是‘飞起来看风景’,而是通过航空器这一新载体,对传统文旅业态进行价值重塑,实现从‘被动观光’到‘主动体验’的转型升级,将景区的体验从二维地面拓展成三维。双方在‘低空+文旅’应用场景的资源互补,将为零重力飞机工业打开文旅场景的商业化入口,公司将依托洛阳文旅集团旗下的龙门石窟等顶级文旅IP,设计‘低空瞰洛阳’、‘空中丝路’等主题航线。”
除了文旅,零重力还看好哪些应用场景?零重力相关负责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文旅是起点,绝非终点,在低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零重力布局不同类型的产品。
他介绍,公司的场景拓展逻辑是“由易到难,由B到C,由郊区到城市”,“先通过文旅、应急等场景打磨产品、验证商业模式、积累运行数据,最终迈向大规模的城市空中交通这一终极战场。城市空中交通(UAM)是倾转旋翼机ZG-T6的核心使命。其300公里的航程和250公里/小时的巡航速度,非常适合城市群内部的城际通勤、机场快线、商务出行等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