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专访|揭秘“低调”创投机构背后的“最活跃”,达晨财智窦勇:科创板、AI、半导体,以及我们的“独家秘笈”
专访|揭秘“低调”创投机构背后的“最活跃”,达晨财智窦勇:科创板、AI、半导体,以及我们的“独家秘笈”
2020.07.20 19:12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夏怡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陈夏怡)讯,“低调”是我们对达晨的第一印象。

作为中国本土第一批按照市场化运作设立的创投机构,达晨财智已走过20载。但不同于其他头部机构的是,它并不常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即使他所投的项目数在行业内数一数二。

“按照工商变更来看,我们应该是上半年最活跃的投资机构,投资数额将近20个亿。”达晨财智合伙人窦勇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

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已上市的118家企业中,多达88家企业具有PE/VC背景,渗透率高达到74.58%。其中,达晨财智完成挂牌加过会12家,预披露20家,并以实现9家IPO退出的成绩,成为2020年上半年IPO之王。

即便在编写对外宣传册的过程中,达晨只会将有实际合作的机构和公司案例写入素材,并不掺半点水分。

“我们非常务实”,窦勇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在窦勇看来投资是一门用时间换空间的生意,获得最大化的收益才是投资机构的品牌和底气。达晨不追热点,不炒估值,始终秉持“少说话,多办事”的原则。

在科创板迎来开市一周年之际,针对目前的行业现状、热门赛道、机构策略以及科创板的建议与期待等问题,《科创板日报》记者与达晨财智合伙人窦勇进行了一次深度交流。

》》下半年会保持较快的投资节奏

《科创板日报》:达晨在华东的总部最近刚刚成立,公司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要成立这样一个总部,后续的投资策略又是怎样的?

窦勇:达晨目前快成立20年了,我们在全国共投资了98家上市企业,将近300亿的规模。我们虽然在长三角投了大概有五六十亿,但上市企业的数量相比经济体量来看还是存在不足的。

达晨今年上半年已经投了十七八家企业,下半年会保持在这样一个节奏,今年预计华东这边会布局20亿到25亿左右。我们上半年到现在为止一共投了21个亿,大概有60-70%左右是在长三角区域。

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未来一定在长三角,因为它的经济总量是京津冀加珠三角的总和。因此无论是商业环境还是企业数量乃至国家定位,我们作为投资机构,都需要重视这一块市场。

我们在6月16日正式成立华东区总部,主要立足长三角的优势产业,现阶段投资阶段会偏中后期,主要专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消费、军工这几个板块。

我们组合内马上要申报的这些大数据企业,类似***企业,将会给科创板带来一些亮色,因为目前科创板没有这种类型的企业。

《科创板日报》:目前创投行业有哪些趋势值得关注?

窦勇:我关注到一个现象,去年创投行业一半的资金都是由国有基金募资的,纯粹市场化的基金募资份额很小。我们认为在未来,整个创投行业的淘汰会加剧,品牌效应叠加,强者愈发强大,但小的机构生存空间会变得很狭窄。

》》关于AI和半导体的一些思考

《科创板日报》:现在市场上有一些观点不看好寒武纪,不知道你怎么看这家公司?

窦勇:作为投资方来说,你不能去进行一个武断的判断,说这家公司到底好还是不好,因为你毕竟是站在一个第三方的角度,不了解公司的实际运营。

就寒武纪这家公司本身所做的业务而言,是具备价值和意义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但如果从投资的角度看,早期、中后期投资人乃至二级市场投资人对这个标的会有不同的解读。

因为投资的目的是要赚取收益,我认为这个项目的早期投资人肯定是成功的,但是到了后期由于估值达到一定高度,上升空间有限,压力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大。寒武纪未来能不能变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并不认为他它是个不好的标的,可能短期来看,它的财务状况不是那么乐观,但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如果它真正能想出好的解决方案,保不齐就是一匹黑马。

《科创板日报》:寒武纪的核心业务是做智能终端的AI芯片IP授权,但目前很多手机厂商采取直接采购国外成熟芯片或者解决方案的形式,通过购买IP来自研芯片的需求较少,是不是表明这项业务市场份额有限

窦勇:整个市场的培育还需要时间,而在等到那一天来临之前,需要投入的资金等方面资源是巨大的。寒武纪在现在这个阶段上市,总体而言是个好事。

《科创板日报》:你怎么看待类似CV四小龙这样的人工智能公司?

窦勇: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AI行业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并没有一家走向真正的市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过去一级市场估值泡沫过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商业逻辑存在问题,他们通过大量资金投入研究去改进算法,但缺少行业应用场景的落地。

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十分关键,一提到安防领域我们就会联想到海康、大华,而作为一个算法公司想去切入整个产业链是很难的。因为这需要公司有极强的市场资源关系以及强大的售后服务能力,这一点是这些CV公司所不具备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当泡沫过高时,市场对它的容忍度就会出现问题。

《科创板日报》:你觉得要过多久后,这个泡沫才会慢慢消退?

窦勇:早期这些企业依靠资本驱动的,你可以看到他们现在也在尝试往上游走,或者通过收购一些应用厂商的方式往下游走。但是落地的时候你会发现,往上游走,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往下游走,会涉及很多到售后或者供应链匹配的问题,这又不是他们的强项,因此我觉得会比较麻烦,眼下来说没有比较好的出路。

很多AI创业公司的核心是算法,但对于很多客户来说,精确度95%跟98%是几乎没有区别的,他们可选择的余地比较大。

《科创板日报》:最近这一两年半导体赛道非常热,大家讨论这个热度到底能够持续多久,会不会出现泡沫,你怎么看?

窦勇:这个问题挺好,你看国内的半导体行业实际上已经历过三波周期。这次周期是在中兴事件之后爆发的,半导体行业迎来了春天。但在这之前,从2012年到2017年,资本对于这个行业关注度远不如现在。因为半导体行业的本质,并不仅仅依靠金钱推动,而是需要长时间的体系建立,工程经验总结,这个经验值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有一个学习曲线。

那么现在有没有泡沫?肯定有,而且泡沫不小,但是我认为一个产业只要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进来,这个产业才能往前发展。至少在3-5年内还是会有更多资本进入这个赛道。

》》警惕这些问题

《科创板日报》:当你与一些创业者交流时,他们或公司的哪些特质会让你对项目比较警惕?

窦勇:首先我们会警惕老是失败的创业者;其次是完全依赖于资源的;第三种是团队股权分配不合理的,有些是股权过于集中,有些是股权很分散,容易引起不确定性;第四种是一开始就想做多元化的初创企业,我们会认为他们不专心;

第五种是一味地寻求估值,创始团队依靠几个博士的履历想要拉高估值,对这个我们会做一些调整;第六种是我们会比较关注这个人的人品,是否离婚等家庭因素,因为从这点可能看出他的诚信;第七种是我们不希望创业者太过于关注资本,因为人各有专长,如果创业者太热衷于资本,对企业的经营不是好事;

第八种是我们会关注到创始人是否愿意分享。如果你不把你的一些利益分享给你的伙伴,那谁愿意跟你拼命。初创企业工资不高,大家图的就是股权变现的价值,你不懂得分享很可能会导致团队没有动力。

我们对每个项目的筛选都会要求至少有三个合伙人到现场,前后会经过项目经理、测试、尽调等阶段,当然我们也有失败的案例,但我们这20年来积累了一套方法论,我们会用我们的方式对企业进行“肢解”,相对来说会对企业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客观公允的判断。

《科创板日报》:能不能举个具体的例子,你们是怎样对一个项目进行肢解的?

窦勇:企业的创始人要经历的第一个流程是和我们的项目经理进行交流,如果项目经理初步判断这个项目还可以的话,合伙人会和创始人再进行1-2个小时的交流,之后我们就会去做尽调,一般三个人组成一个小组。

尽调过程中,首先公司内部的高管必须要访谈多个人以上,然后前两位的客户和前两位的供应商进行随机抽选,同时还要了解公司的竞争对手,并通过访谈我们的专家库去了解行业情况。也会在征得公司同意的情况下去看一些银行流水和授信,回来之后就会进行第一阶段的立项。

如果立项讨论过了,就会进入下一个流程体系叫风控。我们有一个三人的团队,包括专业的律师和会计师一起到项目现场。等他们的报告出来以后,会跟项目组有一个交流和碰撞,如果彼此协调没有问题之后就会进入到决策流程。

基本上对一个项目来说,我不能说100%,但可能做到规避80%以上的风险项目。

《科创板日报》:有没有一些比较遗憾的案例?

窦勇:有,一些明星案子早期的时候我们都有看过但没有投资。我们现在的这个机制也是这20年一步步完善调整过来的,所有的流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另外有些时候对于适用于中后期的项目的投资策略并不适用于早期项目,需要不断地去调整。

》》期待进一步的革新突破

《科创板日报》:科创板在7月22日这一天将迎来一波限售股解禁“洪峰”。数据显示,2020年7月,科创板解禁市值高达2417亿元,你如何判断即将到来的解禁潮对市场的影响?

窦勇:解禁会对目前的市盈率或者说股价有一个比较大的调整。鉴于现在科创板的市盈率比较高,调整的幅度可能不太乐观,因此会对市场造成冲击。

我们希望市场的参与者都要放平心态,不能因为一些股票波动太大就进行干预。另外一方面希望政策能够保持一致性,不要用非市场的手段横加干预。一切以市场为主。

《科创板日报》:科创板运行即将1周年,能否从创投机构的角度谈谈对科创板的期待和建议?

窦勇:在这一年里,科创板的推出和注册制的运行确实为创投机构提供了更多新的退出渠道,同时也为企业寻得活水,极大地赋能了科技创新行业的发展,并对其他板块形成示范效应。

当下最关键的还是要在注册制的前提下做好信息披露,加强信息违规处罚力度。同时要做好心理预期,允许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出错,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从政策角度来说,我们希望科创板在准入门槛上做一些调整,适当降低投资者的进入门槛,在合理的范围内,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增强市场的活跃度。

此外,我们也期待在交易机制上再做一些尝试性的突破,例如推出T+0以及在机构退出环节上再进行一些调整。

2.95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