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聚焦|河图2.0:旷视撬动十数万亿仓储物流市场的杠杆
聚焦|河图2.0:旷视撬动十数万亿仓储物流市场的杠杆
2020.10.19 09:25 科创板日报记者 周源

《科创板日报》(北京 记者,周源)讯,“空谈AI没有意义。”旷视联合创始人兼CTO唐文斌在10月18日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访问时说,“AI并非行业,而是术,是手段,必须和具体场景结合。通过AI手段,能重构具体行业场景价值链,实现技术赋能,形成场景标准解决方案,最终达成商业价值。”

旷视选择的行业是智慧物流,场景是仓储,采取“软硬兼施”的商业实践手段:通过河图系统(软件)控制第三方合作伙伴和自研硬件设备,为行业实现AI技术赋能,实现降本增效,形成价值闭环。

眼下,旷视科技的AI技术正在加速迭代,而其与物流仓储的场景和行业结合的深度,也在成规模的持续加深。

河图:垂直场景AI大脑

10月15日,旷视一举发布7款适配物流仓储环节的AI+智能硬件产品,并宣布推出河图2.0系统。

2017年,旷视切入物流行业。唐文斌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做了些布局,2017年有了一些小成果,有了用AI赋能这一行业的实力。2017年并不是一个特选的时间节点,只是刚好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实际上,我们真正全面启动AI赋能物流仓储环节,是在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1月,我们推出了河图1.0版本,这个系统是控制、调配、协调仓储场景自动化设备的‘大脑’。”旷视内部人士对记者说,“2017年在做进入这个行业的准备,比如货到人、设计路径、确立战略方向。”

河图是旷视推出的业内首个机器人网络操作系统。

在旷视智慧物流产品和解决方案中,河图处于中间层,具有“大脑”功能。其下层是各类智能AI设备,其中既包括旷视自己研发的仓储智能机器人,也包括第三方设备公司研发的智能物流设备;中间层是河图系统,用以自动调度这些硬件设备;最上层是结合具体场景的业务系统。

2019年1月,旷视推出河图系统1.0版本。这个版本最具有旷视AI优势的是其“同构仿真”功能。这也是旷视有别于其同类公司的技术能力优势。

同构仿真,类同芯片设计工具EDA。在规划物流系统时,通过河图“同构仿真”功能,能做到“所见即所得”,即通过数字手段做物流系统的设计、规划和改造,再以之为最终真实物流系统落地过程中的参照物。

所谓同构,就是物理世界有关物流系统的客观条件、环境和需求,能以数字化手段映射到一个数字模拟环境中。原先这个行业也有仿真设计软件,但因为做不到同构,因此仿真环境和最后在物理世界落地的系统是割裂的,仿真由此失去意义,无法达到降本增效的行业目的。

但是河图系统的同构仿真功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0月15日旷视推出的河图2.0版本,迭代功能是在“同构仿真”基础上进一步具备“自适应策略”能力。

当仓储线下处理不同季节、不同品类、不同数量的商品时,其订单结构和仓库智能自动化设备的运动轨迹也很难做到一致,这就需要调配这些设备的系统拥有自动学习、自动适应和自动调整的AI能力。

在“同构仿真”基础上,再配备“自适应策略”能力,则可通过河图软件在线先做到物流物理世界的需求映射,再选出匹配不同订单结构的设备运动轨迹的最优策略,达到高效管控的商业目标。

空间:三类核心商业价值

最近数年,AI成了媒体、产业界和政界频繁提及的热词。但实际上,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AI技术存在找不到合适场景的窘境。

“在C端,目前AI技术的应用场景有些存在着合规或AI伦理的争议,商业组织不能在缺乏社会各方认同的情况下做AI技术的更多落地。”一位长期从事AI技术产业研究的业内人士在10月18日对记者表示,“因此AI技术眼下大规模落地的可靠领域是B端和工业系统。”

旷视AI的整体业务是To B的,策略可概括成“1+3”: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

物流体系包含在供应链内。从生产环节,到存储运输环节,再到最后的零售环节,构成了完整供应链。

旷视切的是供应链中的存储物流环节。这个环节的市场现状是标准化已确立,如各类仓储货架尺寸、陈列、入库、堆垛、分拣、包装等环节,标准化构建工作早已完成,市场规模也很庞大。

记者注意到,京东物流的行业布局既广且深。京东集团2020年Q2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物流运营超过750个仓库。

其中自动仓库有多少?京东物流今年6月8日宣布,2020年将升级“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根据该计划,京东物流今年拟投用亚洲一号(自动仓库)达到12座。

从中可见,当前仓储行业的一大问题是自动化程度较低,人力应用仍占比绝对比例。这其中存在多大的降本增效空间?

“存储物流环节占中国GDP的12%,这是十几万亿的市场规模。行业发展至今,标准化构建已告完成。”唐文斌说,“有规模,有标准,有降本增效需求,旷视的AI技术能力很强,刚好能满足这样的需求。”

对于物流行业,唐文斌认为存在三类核心商业价值。

首当其冲的就是强烈的降低成本的需求。“眼下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纯体力的重复劳动很多人不想干,其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本问题。”唐文斌说,“如果能用机器替代人,只需一次性投入规模刚性成本,加持AI技术的智能机器人效率不是人力能比拟的。当然这需要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其次,提升效率。除了应用智能机器人,仓库本身通过“同构仿真”和“自适应策略”功能,能快速设计更为优化的仓储陈列体系,比如提升仓库容积率,自动筛选匹配不同品类、尺寸、季节、数量的商品分拣和设备运动等策略,这都能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做到效率提升。

第三,管理提升。实际上降本增效本身就是管理提升的结果。同时,应用数字技术,还能做到构建中台实现仓储调度的可视化,这能最终提升管理的决策能力。

为指数级规模化复制打地基

唐文斌说,“在这一领域,旷视的定位是以AI技术为核心的智慧物流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者。因此我们既做仓储仿真规划设计软件、机器人网络操作系统,也做物流智能机器人单品。这些结合起来,形成整体打包解决方案。”

这套系统并非单独封闭式。通过API接口,不同仓储商都能将自己的标准自动化系统接入河图系统,以此为基础根据自身业务需求调用河图系统的AI能力。这就达成了旷视对于物流行业的AI赋能。

10月16日,《科创板日报》记者在旷视线下模拟仓储智能机器人仓库看到,其于10月15日发布的7款AI+智能物流设备,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都能自动完成货品搬运、存储、分拣等动作。

这些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能自动完成功能运动轨迹动作,比如自动避让、自行根据货架货品堆放情况自动做出升降动作等。

记者了解到,其中部分机器人配备了旷视自研算法的激光雷达,故能实现障碍避让、路线自动规划和功能运动等动作。

“我们的算法能力很强,调度机器人的数量庞大,速度也非常快。”唐文斌说。

举个例子,旷视正在构建中的全球柔性服装类智能仓,依托河图系统,能连接并调度10类近4000台智能物流装备,包括700余台移动机器人,完成高效作业效率、多类型智能物流机器人协同、大集群机器人自动管控等目标。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柔性服装类智能仓中配备的近4000台智能物流装备,不完全是旷视科技自研的智能机器人和设备,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合伙伙伴的硬件产品。

通过AI软件技术的持续优化,能更高效地控制和调配硬件,这是旷视科技通过持续To B个案服务拥有的技术储备能力的集中释放。

10月18日,唐文斌对记者说,“通过一个个项目的积累,旷视已经在实践中慢慢积累了从软件到硬件到团队多维能力储备。当下阶段,我们的重心是不断沉淀技术能力储备和增进对行业更深层级的理解,为此后指数级规模化复制打下地基。”

2.01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