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科创板会计年度盘点:“硬科技”属性凸显,已形成一股“长三角力量”和一座“上海高地”
科创板会计年度盘点:“硬科技”属性凸显,已形成一股“长三角力量”和一座“上海高地”
2021.03.04 21:49 财联社记者 李慧敏

财联社(北京,记者 李慧敏)讯,对于科创板来说,2020年是第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财联社记者梳理陆续出炉的年度快报发现,科创板“硬科技”属性凸显,已经形成一股“长三角力量”和一座“上海高地”。

截至2021年2月28日,长三角地区汇聚了科创板近半数的上市公司,合计111家,IPO合计募集资金约1816亿元。其中,上海市共有39家企业在科创板成功挂牌,仅次于江苏省的46家,占科创板已上市公司总数的17%,占长三角已上市公司总数的35%。

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已上市科创公司整体质量优异。区域内科创公司总市值1.78万亿元。上海市已上市科创公司总市值约9956亿元,中芯国际、澜起科技、君实生物、沪硅产业分别以2314亿元、839亿元、837亿元、700亿元,分别位列科创板市值第1、5、6、10位。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科创上市企业“硬科技”属性突出,与科创板公司高研发投入及对人才激励高度重视密切相关。上海张江科技园区2020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约12.5亿元。截至目前,共有18家上海地区科创板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覆盖率达到46%,高出科创板整体水平9个百分点。

上市企业高度集中于“硬科技”

据统计,目前,长三角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达111家,占全国的47%,其中上海39家,江苏45家,浙江19家,安徽8家。长三角上市企业首发募集资金总额达1802亿元,占全国的57%。长三角上市企业市值合计1.5万亿,占全国的40%。上海科创公司首发合计募集资金约1135亿元,占长三角科创板上市公司首发募集金额的六成。

长三角上市企业高度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等“硬科技”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突出,普遍拥有上百项专利,其中中芯国际以8000多个专利总数领跑全国科创板企业。

行业看,上海市科创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15家,生物医药领域12家,高端装备领域4家,其他领域8家。其中,19家科创公司来自浦东新区张江科技园,集中于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前沿行业,涵盖中芯国际、澜起科技、君实生物等业内代表,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

科创上市企业“硬科技”属性突出,也得益于与科创板公司高研发投入及对留住人才的高度重视。

上海张江科技园区作为国内“中国芯”和“创新药”等硬科技产业集聚地,区域内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力度亦属板块领先。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上海地区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合计约7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1.7%,其中张江科技园区占比达到16.07%,研发投入力度高于板块整体水平。芯原股份、晶晨股份研发投入占比超过30%,中芯国际、君实生物等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

上海地区科创板公司普遍重视人才激励,股权激励成为科创公司吸引、留住人才的重要方式。

截至2021年2月28日,共有18家上海地区科创板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覆盖率达到46%,高出科创板整体水平9个百分点。激励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计5000余人,平均每单近26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平均为35%,高于科创板整体水平11个百分点。中微公司、澜起科技、晶丰明源和君实生物激励对象覆盖范围超过90%,乐鑫科技已发布3期股权激励方案。

业绩增速大幅提升,产业聚集效应显现

从年度快报情况来看,2020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业绩稳中有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大幅提升。

长三角地区整体业绩不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029亿元,净利润约233亿元,分别增长14%和66%。

上海市科创板上市公司则超七成实现收入增长,增长率中位数为21%;超六成公司净利润增长,增长率中位数为21%。之江生物增幅最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了692%和1702%;此外还有海优新材、恒玄新材等7家公司净利润实现翻番。

2020年上海科创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687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净利润约90亿元,同比增长58%。整体增速较2019年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增加13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是上海市着力打造的两大“硬科技”代表性行业,这两个行业科创板公司数量持续增加,业绩增长亮眼。

目前,上海市共有11家集成电路公司,占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42%,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5.36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净利润67.92亿元,同比增长99%;12家生物医药公司,占科创板生物医药公司23%,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6.19亿元,同比增长22%,剔除君实生物、艾力斯两家未盈利上市企业后,实现净利润23.85亿元,同比增长30%。

与此同时,以张江高科园为代表的产业聚集效应日益显现。

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来自张江高科园的有9家生物医药公司、7家集成电路公司以及软件、高端装备、新能源公司各1家,2020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457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净利润约53亿元,同比增长94%。

业绩存分化,龙头良好少数下滑

上海市科创板公司涌现出许多行业龙头,上市之后经营稳健、业绩向好。比较典型的如国内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202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约为275亿元、43亿元,同比增长25%和142%,预计年报披露有望实现摘“U”;体外诊断公司之江生物,受疫情防控和医疗需求增加影响,2020年业绩爆发式增长,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约20.5亿元和9亿元,同比增长692%和1702%。

与此同时,也需关注到上海市科创板公司有15家出现了业绩下滑,业绩下滑超过50%的有3家,包括优刻得-W和三生国健由盈转亏,分别亏损3.41亿元和2亿元。

财联社记者查询公告发现,优刻得-W亏损原因系低毛利业务占比上升,产品价格下调,同时人力成本增加;三生国健则由于受疫情和市场竞争影响收入下降,其主要产品益赛普价格调降50%,市场推广和研发费用加大;沪硅产业-U亏损0.9亿元,是因为300mm半导体硅片业务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固定成本持续增加所致。

3.22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