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上海,王梦雅)讯,今日科创板早报主要内容有:国常会:大力推进5G和千兆光网建设应用 支持民营企业等参与宽带接入网业务;北京市就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 2023年产业规模目标突破500亿元;腾讯大股东PROSUS将通过配股出售至多2%腾讯股票。
《科创板日报》主播小K为您播报。
【市场动态】
国常会:大力推进5G和千兆光网建设应用 支持民营企业等参与宽带接入网业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网络提速降费,大力推进5G和千兆光网建设应用。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将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低10%。坚决整治商务楼宇宽带垄断接入、强行加价等行为,适当降低宽带接入网业务准入门槛,支持民营企业等参与。
北京市就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 2023年产业规模目标突破500亿元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4月7日发布《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在2023年前建成37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到2025年,新增37座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车累计推广突破1万辆,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具体目标。
科创板2020年机构增持路线图 社保、QFII聚焦医药医疗
截至4月6日,科创板254家公司中已有93家公司披露年报,机构持仓详情和调仓路径随之浮出水面。梳理发现,科创板2020年第四季度机构持股路线图中,计算机和电子行业的龙头股受机构投资者的重点加仓,但QFII、社保两大二级市场稳健投资者则敏锐捕捉到了市场变化,从抱团明星股中撤退,而果断转投化工等周期股。社保和QFII在去年四季度投资思路有所调整,在生物医药、化工和科技公司方面均有侧重。其中,备受关注的玻尿酸龙头华熙生物受到了众多QFII和社保基金的密集加仓。
光伏玻璃价格持续下调 周环比下跌24%
昨日,集邦新能源、硅业分会分别发布光伏产业链、多晶硅最新价格信息。其中,硅料价格持续上涨0.6-2.34%;多晶组件由于需求旺盛,价格持稳;单晶组件价格周环比下跌1.24-1.73%,光伏玻璃价格持续下调,周环比下跌24%左右。
特斯拉推迟了新款Model S和Model X电动汽车的交付
据ELECTREK,订购特斯拉新款Model S和Model X的买家发现,由于车辆的生产推迟,它们的交货时间也随之推迟。新款Model S的买家发现交货日期被推迟了几个月,其中大多数本来预计在3月和4月交货,但现在已经被推迟到5月至7月。对于新款Model X,特斯拉预计现在的新订单交付时间在5月到6月。
【公司面面观】
腾讯大股东PROSUS将通过配股出售至多2%腾讯股票
腾讯大股东PROSUS将通过配股出售至多2%腾讯股票,持股比例从30.9%下降至28.9%,配售价格为575-595港元。腾讯已获悉Prosus的这一想法,并予以理解和支持。Prosus承诺至少在未来三年内不再出售任何腾讯股票,与长期以来对腾讯业务潜力的信念一致。
科大讯飞:一季度预计净利1.25亿元-1.45亿元 同比扭亏
科大讯飞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一季度归母净利1.25亿元—1.45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31亿元。本报告期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发展,公司源头技术驱动的战略布局成果不断显现带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同日发布2020年度业绩快报,2020年全年实现净利润13.64亿元,同比增长66.48%。
吉利汽车3月汽车销量10万辆 同比增长37%
吉利汽车3月汽车销量10.0029万辆,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30%。一季度累计销量为33.36万辆,同比增长62%。3月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销量5,657辆。同期,吉利汽车领克品牌汽车的总销量为16,390部,按年增长约122%。
王传福:比亚迪旗下纯电动车型开始全面切换刀片电池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比亚迪旗下的纯电动车型开始全面切换刀片电池,并全面启用针刺试验,作为企业标准。王传福同时表示,目前刀片电池已经向红旗品牌外供。
黄光裕:不排除联合创建公司、股权合作增强供应链能力
在国美零售全球投资者会议上,黄光裕表示,国美零售将对代运营商进行供应链能力输出,如联合创建公司来拓展途径。未来将以不同的形式吸收专业人才加盟,包括放开股权合作,增强供应链能力。
【科技前沿】
续航达1000km 硅负极材料可极大提升锂电能量密度
广汽集团宣布,将于本届广汽科技日上对外展示超级快充电池技术、硅负极电池相关技术、ADiGO 4.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等多项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领域的黑科技,并公布取得的研发和应用新成果。早在今年初,广汽官方发布了一张新型电池的预告图,其表示,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可在8分钟充满80%,让充电像加油一样便捷,同时硅负极电池让电动车NEDC续航达1000公里。
3D打印生物反应器育出大脑类器官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和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微型3D打印的培养系统,培育出自组织脑组织(即类器官),并可实时研究其生长发育。这一成果发表在美国物理联合会杂志《生物微流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