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聚焦|华为CBG智能战略:“软化”居住空间
聚焦|华为CBG智能战略:“软化”居住空间
2021.04.08 21:42 财联社记者 吴爱粧

《科创板日报》(上海,特约记者 周源)讯,智慧生活的最终商业形态是什么?仅仅在跨品类、跨品牌之间实现互联互通?

4月8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宣布“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升级,并详细阐释升级战略的智慧生活终极发展方向——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这一次,余承东会怎么玩?

通过数字技术助力传统行业转型,进而在供给端释放新的活力,最终于存量阶段再度形成新增量之动能,这不但是华为ICT基础设施管委会的核心业务方向,也正在成为CBG的技术落地重点。

不难发现,这套方案的业务方向,与“全场景智慧战略”一样,也不局限于纯C端。其内在逻辑,一以贯之没有改变:提升用户体验。

智慧生活设备“智慧”何在

近年来,智慧生活设备市场风云激荡,群雄并起。

从其所属行业领域看,智慧生活类玩家可分为智能手机系(华为小米为代表)、传统家电系(海尔美的是标杆)及互联网公司(阿里和腾讯)。

一众巨头如此热衷逐鹿智慧生活市场,是因为这个市场扩容增长率惊人。

据Counterpoint最近发布的智能家居报告显示,从2020年到2025年,基于Wi-Fi的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预计将以2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累计出货量或会突破60亿大关。

据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智能家电增长速度超过30%;2022年85%的设备可以接入互联平台,15%的设备搭载物联网操作系统。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4369亿元。

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020年全球出货量有多少?12.6亿部。

显而易见,智慧生活设备出货量远非智能手机可比。

但是,与智能手机的“单品类纯度”特点相比,由于智慧生活设备繁杂的品类限制,使其市场规模虽然庞大,但无法形成像智能手机那样的共性,故需通过技术手段和战略设计,将之整体纳入具有“统一定义”标签的共性品类。

2019年3月,华为CBG发布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通过“1+8+N”的技术手段,将各类智慧生活终端设备统一在生态体系中,以此构建标准市场。

余承东当时说,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是华为CBG未来5-10年的核心战略

可见,此项战略具有长期性特征。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在过去的两年中,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解决的是多品类和跨品牌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但在“智慧”层面,实际上深度有限,由此影响到C端体验方面,无法做到沉浸式、智能化和自动化。

何谓沉浸式或自动化?

简要而言,就是智慧生活设备,能根据客观环境变化或C端用户行为习惯,自动感应并做出智能调整:如灯光的明暗、室温的升降、声音的强弱、安防的开闭和多设备之间的自然联动等等。

这就相当于自动驾驶,无需人为过多干预,即可实现符合C端用户行为特征和外界客观环境变化的设备智能反应。

因此,若仅仅是解决“互联互通”问题,那么“全场景智慧生活”中的“智慧”关键词,何以落地?

解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若以当前智能家居市场的设备品类连接而论,能通过技术和生态共建手段能做到的,不止华为一家。

事实上,包括华为在内,在此次“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发布之前,智能家居多设备的互联互通,存在着多平台无缝连接无线传输速率不同、单品类和单系统孤岛式简单连接等问题,离“智能”目标距离较远。

因此,为C端生活场景注入智能属性,是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在推进两年后,要解决的关键。

这个目标怎样达成?

这正是华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具备的能力。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这套方案,将立足于工业级PLC(电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芯片和HiLink协议的“搭载鸿蒙(HarmonyOS)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主机”,通过PLC网络解决照明、安防、传感器等窄带宽设备的连接问题,再凭借4G/5G或Wi-Fi等全屋家用宽带网实现手机、PC、电视等超宽带设备的高速上网问题。

智慧生活终端主机是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的核心硬件,能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做到“有电的地方就有网”。主机采用小型化设计,取代了内嵌在墙内的传统总线聚合器即弱电箱,高度集成光猫、路由器、插线板等设备,并兼具模块化和可扩展等能力。

据余承东透露,窄带PLC网络能实现多网融合,满足384个节点的稳定连接;全屋WiFi网络,支持鸿蒙Mesh+无缝漫游技术,能做到全屋无死角覆盖,传输速率3000Mbps。

鸿蒙智联生态,目前已涵盖照明、环境、水、安防和娱乐等8套智控配套系统,与之合作的头部品牌有1000+家,如水系统的AO史密斯,照明系统的西顿,厨电系统的博西,环境系统的大金,摩根的全系列传感器,美的全品类等,未来系统还可持续升级和扩展。

这就相当于,通过一台智能终端核心设备,配合两张网,其中PLC网络解决IoT窄带问题,全屋WiFi网实现家用无线宽带网络连接,以此无缝衔接可扩展的全品类生态设备(如“1+8+N”的多品类智能设备终端,无不被“一台核心主机+两张网”囊括其中),最终达成网络、传感、智能设备等数据实时获取、计算、决策,给家庭用户带来沉浸式、个性化、可成长的智慧体验。

仅为提高C端用户体验?

若华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大规模落地,解决的仅仅是C端用户体验不足问题?

很明显,华为的目标并不仅限于此。

当今世界,正急速开启从工业迈向智能的产业大幕,世界第一次进入自然资源消耗低、价值创造速度高的阶段。

新的机会,正在孕育。

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效率提升、碳排放要求提高、从存量中挖掘新的增量而成本不允许大幅提升反而要求实现规模下降,这是当下的难题,也是未来的必须。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当前传统行业中的企业,如地产行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在ICT建设阶段才会参与客户项目,或是在客户已完成一道内部转换,从ICT战略直接翻译成“技术需求”以后,才去响应需求。

也就是说,以往传统的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在参与解决传统行业场景需求问题时,普遍介入较晚,因而创新有限,导致降本增效不甚明显。

这样一来,尽管技术服务商拥有一整套降本增效和挖掘存量市场的增量技术,也只能做到在ICT特定领域帮助客户进行延长线的有限创新。

换句话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ICT核心技术已成为传统企业转型的关键动力。但若仍坚持原来被动“响应技术需求”的模式,显然无法高效达成既定目标。

因此,技术方需要提前、主动地从源头拥抱业务需求。

由此,《科创板日报》记者观察到华为参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手段:从被动响应B端末端的“技术需求”,到主动契合B端源头的“业务战略”,进而创造更广阔的“降本增效”和“存量创(造)新(市场)”空间。

如何实现这一转变?

据记者在长期和华为的交流中发现,华为的做法是“三招递进”:做早,即在项目规划阶段就参与;做深,即加深对业务的理解,高效识别利用数字化能力推动变革的领域;做准,也就是准确找到普适性强、能够广为复制的场景化解决方案。

助力地产业数字化转型

华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符合华为“做早、做深和做准”数字化技术改造标准。

从该方案的整体功能和技术逻辑看,华为要做的是使能整个智慧生活行业,实际解决的是智慧生活行业三大难题:全屋互联、全屋AI和生态整合。

以可预见的未来角度观察,华为“全屋智能”很可能是智慧生活发展的终极方向。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华为智慧生活终端主机,重构了家庭传统的弱电箱,最好的方式是在装修时直接做好布线规划。这就相当于,从源头实现“前装”,而基于高度智能化产生的优质居住体验,也有望重塑地产商的商业模式,进而有望产生该行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当前地产行业已步入存量市场,并被监管层要求“房住不炒”,且有碳排放压力。地产业粗放发展阶段已成过去,各头部房企开始面向居住、产办、教育、养老、购物、工作、旅游、医疗、物业管理等生活场景的精细运营服务转型,但普遍存在同质性较高,缺乏明显特色的缺陷。

事实上,住房增值价值应来自于居住环境的改善,而非形成于炒作。

比如,华为智慧生活终端主机能通过软件升级或模块扩展具备新功能,从而带来新的居住体验,或通过与生态伙伴的合作,也能以DIY形式持续拓展新型体验场景,由此可不再受物理限制,能实现住房“常住常新”。

同时,通过这种技术能力,也能减少碳排放。比如从源头做到一次性装修,“软”化房屋,避免可能的翻新装修和硬件调换,规避人力耗费成本和选择成本等;个人家庭房屋通过鸿蒙系统主机,其个性化需求能无限延展。

若华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能在地产业大规模落地,很可能可以为地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能。

德勤亚太高级副总裁、德勤中国副主席蒋颖曾说,“对数字化技术改造最大的需求蓝海和转型深水区是传统型行业,如传统金融业、传统制造业和传统地产业等等。如这些行业能成功注入数字化,那么在供给端就能释放出更多新的活力。”

2.96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