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设备
话题简介
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设备。

《科创板日报》20日讯,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分析,锂电设备行业快速增长,国内动力及储能电池企业扩产加速,2022年中国锂电池新增落地产能达480GWh。GGII预计在全球动力及储能电池持续扩产带动下,到2025年锂电生产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超1500亿元。
04月20日 14:47 阅 6.9W+
财联社2月28日电,深圳市宝安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开征求《宝安区促进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其中提到,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高效高精度加工技术、精度保持以及锂电设备涂布、激光模切、卷绕叠片、注液、真空干燥、包膜检测、化成分容等核心技术攻关;研制高性能激光芯片、高功率光栅、超短脉冲激光器等关键核心部件。对获得国家、省、市立项的关键核心技术及“揭榜挂帅”项目,按立项资助金额的50%、最高1000万元予以配套支持;鼓励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企业建设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及检测验证等研发机构,加速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对经国家、省、市认定的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给予不超过市资助金额的20%、累计最高1000万元的配套支持等。
02月28日 10:06 阅 6.51W+
财联社2月8日电,中信建投指出,特斯拉、比克等国内外动力电池厂纷纷加大46系大圆柱电池的产能规划,2023年将成为大圆柱电池大规模扩产元年,我们预计国内外主要动力电池企业在2022-2025年规划的46系大圆柱电池总产能分别达10、51、122、234GWh,CAGR为186%,总规划已达464GWh;预计2023全年46系大圆柱电池设备招标量有望达到20-30GWh,相关锂电设备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02月08日 07:49 阅 6.76W+
财联社12月13日电,中金公司研报认为,锂电设备招标达阶段性高位,复合铜箔产业化进展顺利。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上升、储能等应用空间打开、更新替换需求增加的扶持下,行业有望在2024-2025年重回正增长。当前,伴随着对设备订单规模边际下行的预期强化,锂电设备企业估值持续下行,或将迎来中长期逢低吸纳机遇。往前看,建议关注复合铜箔产业链催化剂。
12月13日 08:14 阅 7.23W+
《科创板日报》12日讯,中航证券表示,供给端的促进因素推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转向内生驱动,预计2025年全球渗透率21%,对应动力电池装机量1189GWh。中短期看,基于动力电池产能需求测算2021-2025年锂电设备年均需求超千亿元。稳态下测算仅产能折旧更新年需求也有望达千亿元。
12月12日 09:03 阅 6.53W+
《科创板日报》9日讯,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5亿元。随着新一波扩产潮的加快以及电芯越做越大的趋势,锂电叠片机设备市场规模将持续高速增长。
12月09日 09:53 阅 7.57W+
《科创板日报》30日讯,中国电研最新调研纪要显示,本次疫情暂未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设备交付有序推进。此外,环保涂料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公司已采取诸多措施积极应对。例如:提价、加大产品研发与创新,研究可替代方案;提升工厂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成本;对相关原材料适度提前采购周期、加大库存;扩大销售规模;加强产业链协同,通过与客户、供应商沟通,分担相关原材料涨价的部分成本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国电研+3.19%
11月30日 08:11 阅 6.43W+
财联社11月24日电,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0月,我国汽车出口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32.3%。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的持续增长,汽车设备生产企业也紧跟车企步伐加速布局海外。某新能源设备生产企业生产负责人表示,今年是锂电设备出口订单最旺盛的一年,工人必须三班倒才能满足生产需求。目前出口的订单,已经排单排到了明年的九月份。 (央视财经)
11月24日 23:43 来自 央视财经阅 7.57W+
《科创板日报》11日讯,京山轻机昨日接受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的板式PECVD和PVD二合一设备正在客户现场进行验证。另外,钙钛矿领域,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相关技术团队在进行研发空间式ALD的合作;以及在HJT清洗制绒设备领域和金石也有战略合作等。锂电设备方面,现在主要是给客户送样机等待验证,还有一些设备陆续在交付,所以目前体量和占比比较小,等样机通过验证后,后续订单落地可能会多一些。
11月11日 18:09 阅 8.76W+
财联社11月4日电,杭州市人民政府就《关于加快推进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每年组织认定不超过3个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对本地产业发展带动性强的“光(风、氢、水)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实际投资额(设备、外购技术及软件投入)的30%对投资主体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大力发展锂电储能产业,进一步提高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锂电池储能材料产业集聚水平。临平区,大力发展大型风机等绿色能源发电装备、锂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电池;加快发展系列化高效节能电机电器、余热回收装备等节能环保装备,超前布局熔盐储能、光热发电等领域。
11月04日 17:03 阅 9.34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