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天使轮出手!小米旗下瀚星创投投了一家固态电池公司
天使轮出手!小米旗下瀚星创投投了一家固态电池公司
2025.05.21 18:33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

《科创板日报》5月21日讯(记者 陈美)在小米3nm芯片正式发布之际,小米旗下创投公司——瀚星创投出手了。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合肥因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因势新材料)发生工商变更,新增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强邦新材(001279)以及合肥市包河区科创种子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注册资本由100万人民币增至约111.67万人民币。

记者了解到,瀚星创投作为小米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小米集团的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

对于这笔投资,有知情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瀚星创投出手的这家公司是一家“固态电池”企业。目前固态电池正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方向,由此在该技术领域,小米也火力全开。

瀚星创投出手固态电池公司,后者成立不到半年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因势新材料成立于2024年12月,于近日完成天使轮融资。从时间上看,这笔融资距离该公司成立还不到半年。

成立仅半年,因势新材料因何能得到瀚星创投的青睐?《科创板日报》记者从知情人士获悉,这源于该公司为一家固态电池企业。

“公司创始人王晓龙是一位新材料领域的资深专家,一直在该领域研究。目前,因势新材料已有一项技术专利在手。”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9日,因势新材料与燕山大学完成一项技术成果转化,因势新材料从发明人张隆、张志霞手中受让该发明专利。技术成果转化文件显示,该专利为一种基于氧掺杂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一位锂电池产业链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固态电池成为市场焦点,但目前实现小批量量产的仍以半固态电池为主。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作为技术路线之一,是发展方向之一。特别是近期宁德时代明确表示看好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华为也申请硫化物固态电池专利,让市场关注度从氧化物向硫化物路线过渡。”该位产业链人士说道,但在技术攻克上,无机固体电解质中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对空气较为敏感,对正极和金属锂的电化学稳定性差。因此需要通过技术优化,实现制备工艺简单化、高可重复性的性能特征。

在固态电池领域,小米早已布局。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小米系已投资了多家与固态电池相关的企业,包括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法恩莱特、天目先导等。这些公司中,卫蓝新能源已在2024年为蔚来提供的150kWh半固态电池包,同时卫蓝新能源还与华友钴业、恩捷股份、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同推进固态电池技术的产业化。

可以看到,除了技术层面的持续投入,小米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已延伸至产业生态层面。此次投资因势新材料,不仅是技术协同的选择,也与合肥的产业生态密切相关。

为何是合肥?

除了小米系基金的押注,《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因势新材料的股东中还有合肥市包河区科创种子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股权穿透显示,该基金实控人为合肥市包河区科创种子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99.9001%,后者背靠滨湖金投集团,是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授权、包河区国资委出资的国有独资企业。

在这笔天使轮投资前,合肥市包河区科创种子基金还出手了多个天使轮项目,包括清瓷科技、易联立通、开序飞航、佧森航空、Synaire新奈等。

一位了解合肥产业发展的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由于蔚来汽车、京东方的落地,在产业上合肥具有制造业基因,对应的在固态电池领域,合肥的布局也比较领先。“国轩高科、安科瑞等多家合肥市内企业,均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发力。同时,在产业链也逐渐完善,涵盖了从材料研发到电池生产等领域。”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作为行业头部之一的国轩高科,2024年就在合肥发布了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华彩(合肥)新能源科技在完成了数千万天使轮融资后,也落地了固态电池电解质产线建设;5月,宁德时代合肥工厂首批5GWh全固态电池产线,更是正式投产……

上述投资人表示,从历史来看,以往能源领域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跑出一批行业巨头。例如,比亚迪凭借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在市场中崭露头角,而宁德时代则在三元锂电池时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能够率先在下一轮电池技术变革中占据优势的企业,将有望在新能源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固态电池是下一个“宝藏”。

从技术性能的角度来看,可靠性和耐用性是评估一项技术是否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重要指标。固态电池技术在这方面展现出了潜力与优势:

一是,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能够轻松达到500Wh/kg,这一数值几乎是特斯拉当前电池技术的近2倍。

二是,固态电池的体积仅为传统锂电池的一半,这意味着在相同的体积或重量限制下,固态电池能够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轻松实现1000公里的续航能力。

第三,固态电池在安全性方面也有着根本性的提升,能够有效避免传统锂电池内部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而且,固态电池的使用寿命可长达20年,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电池产品可靠性和耐用性的期望。

不过,尽管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方面展现出优势,但其商业化仍需突破成本与供应链瓶颈。

“正如业内所言,从‘技术临界点’到‘业绩爆点’,不仅需要技术迭代,更依赖于产业链协同与规模效应的形成。当下,高成本与原材料供应链的不完善,是固态电池发展的痛点。”该位投资人最后谈到。

4637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