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7月2日讯(记者 陈俊清) 氮化镓激光芯片领域出现一笔大额融资。
近日,北京飓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飓芯科技”)宣布完成3亿元B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特定投资载体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中国国新所属的国风投新智基金联合领投,广发信德、盛景嘉成参与投资,老股东荷塘创投持续加注。
此次融资主要用于该公司柳州基地的产能扩建、中小功率产品升级、多款大功率产品市场放量、人才引进等。
飓芯科技董事长胡晓东表示,本轮融资金额较大,给公司充足的资金,进一步加快氮化镓激光芯片国产化的进程。
北大教授带队 大功率氮化镓激光芯片批量出货
据介绍,飓芯科技成立于2017年7月,聚焦氮化镓半导体激光芯片研发与生产。曾承担了中国首个氮化镓半导体激光器的863重大专项,2004年底在国内首次实现波长为405 nm的脊型波导氮化镓基激光器的电注入激射,2023年建成氮化镓半导体激光芯片量产线。
据了解,飓芯科技董事长胡晓东同为该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公开信息显示,胡晓东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拥有北京大学本科、清华大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的学术背景,并在清华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曾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氮化镓基短波长激光器创新结构和关键技术》。
据了解,飓芯科技核心团队曾从事氮化镓半导体激光器研究20余年,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孕育而生,该团队开发出一整套独创的晶体外延技术,攻克了氮化镓激光芯片的制备工艺与封测难题。胡晓东带领团队搭建覆盖外延生长、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的IDM一体化产线,2023年,该团队建成了氮化镓半导体激光芯片量产线,已实现数千万颗稳定出货。
从产品来看,2024年,飓芯科技在国内率先实现大功率氮化镓激光芯片批量出货,并实现紫光、蓝光、绿光全波段覆盖,建立了大、中、小功率多产品矩阵,适配下游多场景客户需求。
长期以来,氮化镓激光芯片及关键材料,被海外企业垄断,国产化需求紧迫。
而在过去十年,中国氮化镓基激光器市场增幅较大。有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氮化镓基激光器市场规模接近100亿元,较2010年的1.2亿元实现了年复合增长率超30%的跨越式增长。博研咨询预测,2025年这一市场将进一步扩大至140亿元,汽车照明和工业应用成为新的增长点,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
深创投新材料基金、国风投新智基金出手
自成立以来,飓芯科技颇受资本关注,迄今为止已完成4轮融资。其背后投资方阵容包括煜华资本、荷塘创投、盛景嘉成等知名产业资本;以及北京、安徽、柳州等国资投资平台。
具体来看,工商信息显示,2019年4月,飓芯科技完成天使轮轮融资,投资方为煜华资本。其于2022年8月完成A轮融资,引入北京中关村发展前沿企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宁波保税区前沿精英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投资方。
飓芯科技于2023年3月完成了A+轮融资,该轮融资投资方数量来到了5家,大多为地方国有资本,具体包括方正和生投资、柳州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北京首发展天枢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苏州荷塘创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辰极同舟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
本次完成的3亿元B轮融资,由老股东荷塘创投持续加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特定投资载体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中国国新所属的国风投新智基金、广发信德、盛景嘉成为新进投资方。
根据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以2025年7月为预测基准时间,飓芯科技后续2年的融资预测概率为62.21%。
股权结构方面,工商信息显示,胡晓东直接或间接持股飓芯科技26.78%,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机构股东方面,枣庄煜华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中关村发展前沿企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为该公司持股5%以上的机构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6.20%、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