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联社7月4日讯(记者 张屹鹏)如果说去年“小米SU7上市即卖爆、问界M9首次登顶50万以上车型销冠”在国内车市“初起涟漪”,今年上半年的小米、华为则对汽车市场原有格局发起了更大的冲击。
“SU7和SU7 Ultra转订YU7的订单,占YU7总订单数不足15%。”7月2日,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针对“大定数据有水分”等质疑时回应表示。
6月底,小米汽车旗下第二款车型YU7高调入局,“一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上市18小时锁单24万辆”的成绩在创造历史的同时,几乎复刻了小米SU7上市之初的场景。若从结果倒推原因,除“小米”自身热度之外,记者从小米汽车订购页面看到,截至7月2日,YU7标准版锁单后交付周期为58-61周,Pro版为51-54周,Max版为39-42周。“我们一定加速生产,力争早点交车。”雷军表示。
据公开信息,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累计年产能30万辆,两期年产能各为15万辆。目前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已被SU7占据大量产能,二期项目完成规划验收但量产时间不详。有消息称,近期小米汽车二期工厂正在大规模招聘,要求员工实行两班倒工作制,日工作时长为11个小时。
旗下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对于将整车生产制造视为核心业务的企业而言是价值的最终体现,进而形成良性商业循环。但同时,爆款产品势必会引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且对手亦会“加足马力”予以应对。
7月初,鸿蒙智行发布6月交付成绩——单月全系交付52,747辆,单日交付量3,651辆,仅用39个月实现全系累计交付80万辆,创下新势力汽车最快交付纪录。
在跨过“深蹲期”后,鸿蒙智行近两个月销量显著反弹,回暖时间点恰好与小米YU7上市热销重合。鸿蒙智行表示,定位百万级超豪华轿车的尊界S800上市首月大定突破6,500辆;一直以来的销量支柱问界,交出单月交付44,685辆的成绩单。根据规划,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旗下首款车型将于9月上市,其官微账号已于近日正式开通。
以小米、华为为代表的跨界新品牌表现愈发强势,正深度重塑国内车市格局。
第三方数据显示,2025年第26周(6月23日-6月29日)新势力单一车型销量榜单中,小米SU7、问界M8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中大型SUV榜单中,小米SU7上市即蹿升至次席,前十名车型中仅有一款传统外资品牌车型(宝马X5);40万元以上车型中,问界M8以周交付超5600辆的成绩蝉联销冠,其身后不乏奥迪A6L、宝马5系、奔驰GLC、奥迪Q5L等传统豪车。
“以往传统外资豪华品牌引以为傲的品牌价值,正在被自主品牌快速蚕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小米和华为作为科技、ICT巨头跨界进入汽车领域,通过智能化和生态构建优势,对诸多传统车企形成降维冲击。“(小米、华为)在深度改变原有市场格局的同时,将会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与竞争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