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9月28日讯(记者 黄心怡)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河动力)完成D轮融资,融资总额共计24亿元。
本轮投资方包括: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及南京六合区各级投资平台,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旗下四川制造业协同基金和四川区域协同基金,四川成果转化基金,济南中泰交产基金,交融君泓五期南京基金,亦庄中瀛扶摇基金,池州梅岭池香基金,海南和城航天基金等。
星河动力航天已推出了“谷神星”、“智神星”两个系列火箭,覆盖300kg至58t运力范围的产品谱系。
截至目前,企业成功完成了20次火箭发射,为27家商业卫星客户共计发射了85颗卫星。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公司正在集中力量打造新一代可重复使用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产品,以满足巨型星座组网、深空探测、商业载人等任务需求。
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快其“智神星”系列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谷神星二号”中型固体运载火箭研制及相关生产、测试、发射能力建设。
近年来,商业航天的投融资热度高涨,各路资本纷纷涌入老牌企业以及新生势力。2024年商业航天领域的融资总额超150亿元,同比增长近40%。
国信证券在此前研报中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在过去十年中主导了全球商业航天领域的投资,占比66%;中国位居第二,占比11%,并将进一步加快对小型发射、卫星通信等的投资额;法国紧随其后,排名第三,占比10%。此后是英国占比5%、日本占比2%。
除了星河动力外,国内商业航天领域还有天兵科技、东方空间、中科宇航、蓝箭航天和星际荣耀等玩家。数据显示,其中星河动力是发射21次,成功20次,发射成功率在95%,位居前列。
有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无论发射频次还是成功率,国内民营航天都亟待追赶。以SpaceX为例,在2023年就完成了96次发射,将2514颗卫星送上轨道。而国内大部分民营航天企业发射数量不足10次,成功率均在90%以下。
“成功发射带回完整有效的飞行数据,用于优化设计、改进工艺、验证仿真模型;而失败可能触发死亡螺旋:暂停发射 → 失去订单 → 无力改进 → 再次失败。这使得高成功率成为全球火箭企业要跨过的卡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