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
话题简介
“向”天而行,在这里读懂中国商业航天。

财联社4月25日电,据上海经信委,4月25日下午,由上海经信委主办的“沪聚星火 擎动寰宇”商业火箭创新链供应链对接大会在闵行区成功举办。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蒲亚鹏在致辞中指出,商业火箭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对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推进核心技术突破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活动是上海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一次具体实践。他表示,近年来上海聚焦“航天强国”战略任务,推动形成以大企业为链主、中小企业为支撑的多层次产业生态,并构建起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的梯度培育体系。本次大会聚焦火箭企业集中发布技术和采购需求,组织上下游企业现场精准对接,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拓展协同创新生态。未来市经信委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携手链主企业和各类服务机构,推动合作从“对接”走向“落地”,从“链条”拓展为“生态”。
04月25日 20:24 阅 6.64W+
《科创板日报》25日讯,据央视新闻,在24日拉开帷幕的2025年“中国航天日”科普展上,银白色的轻舟货运飞船首次亮相,初样试飞船计划于今年首飞,正样首飞船计划于明年具备出厂条件,可执行空间站货物运输任务。轻舟货运飞船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是一款“低成本、高可靠、高应变、高智能”的轻小快捷飞船。重量约5吨,目前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
04月25日 13:37 阅 6.15W+
财联社4月24日电,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防科工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化发展。支持临港新片区建设商业卫星智能制造集聚区,实现低成本卫星批量化制造,推进星地融合通信创新,支撑卫星互联网关键技术验证。鼓励浦东新区、青浦区、虹口区、杨浦区、嘉定区等,结合商业航天产业资源禀赋,推动企业加强重点产品研发攻关及产业化,加快拓展新场景应用。支持特色发展区制定专项政策。
04月24日 13:47 阅 5.44W+
财联社4月24日电,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防科工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建设商业火箭特色产业园。闵行区规划专属发展空间,建设市级商业火箭特色产业园,鼓励链主企业强化牵引作用,开展江海联动火箭运输码头建设,集聚火箭发动机、分系统、零部件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实现门对门配套,进一步提升商业火箭总装效能。支持闵行区制定专项政策,加快组建商业航天产业基金。
04月24日 13:46 阅 5.47W+
财联社4月24日电,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防科工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智能终端方面,重点发展多频段终端模组等关键配套,研制共口径兼容高中低轨卫星的通信终端、通导融合终端、手机直连终端等系列化产品,提升智能终端批量化制造能力。
04月24日 13:44 阅 5.54W+
财联社4月24日电,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防科工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支持标志性产品研制能力提升。发挥市级科技重大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协同创新等专项资金协同支持作用,给予商业火箭、卫星、终端及配套关键核心产品研制一定比例资金补贴,最高达3亿元,加快提升产业化规模。支持企业高端化智能化升级,提升批量制造能力,对企业购置设备、软件等投入,按项目总投入10%给予支持,最高达1亿元。对企业开展科技攻关、产业化项目建设的银行贷款,按照支付利息的最高50%给予贴息支持,最高达1500万元。支持火箭、卫星等领域智能工厂能级提升,按照评定能级分类支持,最高达1000万元。
04月24日 13:44 阅 5.72W+
财联社4月24日电,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防科工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商业卫星方面,重点发展星载相控阵天线、星间激光通信终端、星地通信载荷、综合电子系统、柔性太阳翼等关键配套,加快研制手机直连卫星,推动商业卫星迭代升级;建设商业卫星超级工厂,持续提升卫星智能制造能力。
04月24日 13:42 阅 5.1W+
财联社4月24日电,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由国家航天局倡议发起的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商业航天相关标准将加快制定。今天成立的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由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倡议发起,并现场签署了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倡议书。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孟令杰表示,商业航天现在作为我们国家的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要在高水平、安全的前提下,健康地有序地发展,要把它高质量的活力激发出来。我们就想成立这样一个联合体,把企业界的朋友,还有政府、科研机构各方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促使商业航天进入快车道。目前,我国有一定规模的商业航天企业在500家左右,整体产值也在1万亿人民币以上。后续,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将加快制定商业航天相关标准,促进商业航天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04月24日 12:15 阅 5.28W+
财联社4月22日电,四川省政府官网消息,4月2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主持召开省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30年)》,强调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省委要求,发挥四川卫星发射条件优越、航天产业基础扎实、应用场景丰富等综合优势,推动全省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打造商业航天聚集区,高质量推进发射场园区、发射服务区、产业配套区、文旅拓展区等建设,尽快形成发射服务能力。要加快推动产业建圈强链,聚焦“整星整箭研发制造—发射服务—数据应用”全链条,支持“链主企业+中小配套”模式,加强工程技术、概念及产品验证等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增强制造和服务能力,拓展应用场景,大力提升商业航天产业能级。要建立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体系,以高水平安全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
04月22日 10:40 阅 5.44W+
财联社4月17日电,上海围绕航天产业发展制订了“一四三”计划。总目标:力争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商业火箭形成年产100发、商业卫星形成年产1000颗能力,全面建设重复使用火箭创新高地、低成本商业卫星制造高地、行业应用服务高地。
04月17日 17:02 阅 5.25W+
财联社4月15日电,成都•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暨商业航天创新发展大会将于4月15日举行。会上,将发布《成都市商业航天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和《成都市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暨商业航天创新发展城市机会清单》。另外,成都市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联盟将牵头发起成都市北斗规模应用创新联合体,政产学研合力推动北斗规模应用走深走实。
04月15日 09:45 阅 5.46W+
财联社4月3日电,证监会召开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民营科技企业座谈会,与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材料、商业航天、网络经济等不同领域的民营科技企业代表深入交流。与会代表围绕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包括: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制度,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提升投融资便利度和效率;进一步完善科技企业发现培育、识别筛选和IPO支持机制,增强对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的包容度,完善信息披露相关制度规则;支持境外已上市科技企业回归,优化上市公司结构,丰富优质投资标的;加大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培育壮大长期投资力量;等等。
04月03日 17:29 阅 6.72W+
财联社3月25日电,天眼查显示,近日,星航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国调二期协同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为股东,注册资本由1亿人民币增至1.45亿人民币,同时多位高管发生变更。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11月,法定代表人为邢立海,经营范围包括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卫星通信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等,现由中国卫通(601698)、国华卫星应用产业基金(南京)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上述新增股东共同持股。
03月25日 10:50 阅 5.44W+
《科创板日报》24日讯,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日前表示,北京商业航天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在可重复使用火箭等多个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民营火箭企业逐渐成为构建完整商业航天产业链条中的重要力量。在北京一家卫星总装基地,记者了解到,这家企业目前有四十颗左右不同型号的卫星正在研制,已经初步进入批量化生产的阶段。 (央视财经)
03月24日 13:38 来自 央视财经阅 5.73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