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受50余家机构密集调研 虹软科技多次强调这一战略规划 未来成长空间会有多大?
受50余家机构密集调研 虹软科技多次强调这一战略规划 未来成长空间会有多大?
2020.07.28 17:24 科创板日报记者 吴凡

《科创板日报》 (上海,记者吴凡)讯,今年5月至今,科创板上市公司虹软科技(688088.SH)先后公告了7份投资者关系记录表,据《科创板日报》记者粗略统计,前述记录表中所披露的参与调研的机构数量超过50家。

虹软科技是一家以研发和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和算法供应商,公司所提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解决方案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驾驶、IoT等智能设备领域,不过从营收占比角度看,现阶段虹软科技的营收仍主要来自于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2019年年报显示,前述业务实现营收5.43亿元,占当期总营收的比重超过95%。

记者梳理发现,在对虹软科技的调研中,更多的机构关心虹软科技的战略目标和正在布局的业务及进展,虹软科技则在数次在不同的机构调研者面前,强调公司的“1+2+N”发展战略。

5G带来换机机遇

虹软科技称,所谓“1”,指继续巩固目前在智能手机影像行业上作为全球核心算法供应商的领先地位。

据了解,虹软科技主要注重研发视觉人工智能底层算法,其目前提供的智能手机计算机视觉算法产品,包括单/双/多摄摄像头拍摄、深度摄像头拍摄、潜望式长焦摄像头无级变焦、3D表情、3D建模、AR/VR、人脸解锁、超像素无损变焦等。

在计算机视觉行业市场,竞争者众多,如备受外界熟知的“计算机视觉四小龙”(商汤、旷视、云从、依图)等,国外企业主要有Morpho、Mobileye、Smarteye、Eyesight等。

由于部分竞争对手的相关数据未公开披露,因此暂无法比较各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高低。不过记者了解到,在目前的手机品牌中,苹果公司完全采用自研视觉人工智能算法,其余安卓系统手机三星、华为、小米、OPPO的主流机型均有搭载虹软科技的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从出货量角度看,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放缓,整体出货量约为13.71亿部,同比下滑约2.3%。尽管虹软科技表示,其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收入与出货量之间并不明显线性相关关系,但如终端手机销量有比较大幅的下滑,对公司销售模式之计件模式收入可能会有延期。

不过虹软科技认为,从长远看,5G智能手机的换机需求是确定的,智能手机的销量会随着全球疫情的控制而恢复。

此外,公司还表示,会发力围绕3D视觉传感器TOF相关的解决方案。根据 Yole 报告,2018 年 3D 传感技术市场规模为 37.43 亿美元,预测 2023 年为 186.14 亿美元。

据了解,3D ToF 技术在 2018 年就被 VIVO、OPPO、荣耀的部分旗舰机所采用,随后 LG、华为、三星高端旗舰机接连加入。

不过也有媒体报道,三星在即将于8月发布的Galaxy Note20系列上,将会取消ToF传感器,业内人士评论称,或许源于“成本高,使用频率低”。

切入屏下指纹领域的原因

“2”是指:两块新业务,即屏下相关技术和智能驾驶业务。

记者注意到,在接受机构的调研中,很多机构想要了解虹软科技选择进入屏下指纹领域的原因。

虹软科技称,随着手机对全屏或者高屏占比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很多屏上传感器都有转到屏下的刚需,“为此公司会先从屏下指纹和屏下传感器芯片ALS切入”。

财通证券2019年发布的专题报告显示,屏下指纹识别存在光学、超声波和 TFT 三种商用方案,从已发布的搭载屏下指纹的机型来看,大部分厂商仍然选择了光学方案,即利用屏幕照亮手指,随后手指的成像透过 OLED屏幕的小孔,被屏幕下方的光学传感器所感知,进而比对识别。

值得注意的是,屏下指纹的优点在于不影响屏占比、成本适中、符合用户习惯,但缺点则是识别速度及准确率有待提升。

而虹软科技正在布局的屏下亮度环境光传感器芯片(ALS)就是为了解决ALS一直难以准确、稳定地感知周围环境光等问题,虹软科技称,ALS不仅是未来全屏智能手机重要且必备的基础半导体芯片。

但是在屏下指纹领域,目前汇顶可以说是一家独大,虹软科技将如何面对这一巨头,虹软科技则认为,存在门槛、一家独大的市场现状,意味着手机厂商迫切希望有一家能与其相竞争的企业出现。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亮度传感器芯片市场的竞争态势上,从中高端市场占有率看,AMS(奥地利微电子)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虹软科技称,其在该领域内的竞争优势在于,在图像处理方面长期积累的算法优势等。去年底,虹软科技推出了屏下指纹和ALS芯片的demo产品。

智能驾驶DMS受关注

此外,虹软科技于2018年开始布局智能驾驶业务。公司的智能驾驶业务分为前装和后装。在前装市场,公司以提供算法为主;在后装市场上,公司也设计了硬件,提供的是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应用于商用车以及渣土车、网约车等行业用车。

具体来看,虹软科技专门针对汽车行业视觉相关功能需求而设计优化定制,提供了DMS(驾驶员监控系统,含Face ID功能)、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BSD(盲区检测)等产品及其衍生和功能扩展升级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特斯拉官方微信发文宣布新一轮 OTA 升级,启用“驾驶室摄像头”(DMS),有券商认为,特斯拉催化下, DMS 或成下一个车联网爆款。

虹软科技对机构的回复中也称,由于智能汽车涉及到比较多的是驾驶员如何安全驾驶问题,未来DMS变成标配的发展速度会比ADAS更快一些。不过除了虹软科技盯上这块DMS蛋糕外,包括商汤科技、海康威视、用友汽车等公司也欲分食这块大蛋糕。

整体来看,虹软科技的智能驾驶业务已初具规模。2019年度,虹软科技的智能驾驶视觉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05.66万元;2020年第一季度,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00.76万元。

虹软科技称,除了上述领域外,公司也一直积极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向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保险、智能零售、互联网视频等领域推广并已有成功应用案例。

针对公司的相关业务情况,《科创板日报》记者今日也按照公司内部人士要求发送了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

2.13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