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数字经济时代 机器代替不了人
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数字经济时代 机器代替不了人
2020.11.20 20:48 科创板日报记者 高小科

《科创板日报》(北京,记者 高小科)讯,“数字经济时代,机器实际上是替代不了人的,因为它解决不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以及消费需求的问题。”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2020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如此判断。在这次论坛上,彭文生的演讲内容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展开,他尤其指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情况。

在彭文生看来,要从三个视角来分析数字经济的发展,第一个层次是核心层,数字经济的基础设置,包括半导体、通信技术、智能硬件;第二个层次是应用层,尤其是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我们的商业模式,由此也诞生了很多平台企业,美国的谷歌、Facebook、苹果,中国的腾讯、阿里、美团、拼多多等;第三个层次是更广义的,整个经济其实都是数字经济,各行业甚至农业现在一定程度上用到了数字技术。

基于这样的视角,他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一个新的生产要素,具有非竞争性。

“传统经济时代,桌子上有一个苹果我吃了你就没得吃了,这就是传统经济的竞争性。数字经济时代,我看抖音的一个视频不影响你看,我看这个视频不增加你看这个视频的成本,这就是非竞争性。“他举例。

”非竞争性经济上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扩张的经济成本几乎是零,也就是说某一个商业模式一旦它有可行性,它可以有先发优势,它扩张可能非常快,同一个产品规模可以做的很大,甚至可以说是赢者通吃,甚至可以跨界拓展,边界成本也很低。而在传统经济时代,我本来是造汽车的,你让我现在制造手机,这个扩张的成本很高,但是现在的数字经济平台,我有平台的数据,我拓展到其他行业其他领域,这个成本就没那么高,这叫范围经济。”

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同时也会诞生新的生产关系,而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关系,具有排他性。

彭文生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从公共政策来讲,就要平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平衡非竞争性和排他性。今天在很多平台经济的发展上都能看到这些问题的影子,这里面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平台企业,赢者通吃,它是连接多方面的用户而且是跨界的,不一定是同一个行业、同一个产品,导致我们看到平台企业巨型化。”

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意味着什么,能否抵消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拖累?

从生产端、供给端来讲,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提升劳动生产力,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了,我们可以靠机器来生产,腾出的劳动力就可以养老。

但彭文生表示,从需求端来讲,机器是没有消费需求的,也就是说数字经济时代结合老龄化的社会可能是一个低欲望社会,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是欲望,没有欲望是很难促进社会进步。“大家都知道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所以我讲这个的意思,就是机器实际上是替代不了人的,数字经济解决不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就是消费需求的问题。”

那么,数字经济能否改变收入分配格局?

从马克思的劳动者和资本分配这个视角来看,机器替代人和机器赋能人是不同的含义,机器替代人,资本的回报上升,劳动者的报酬下降;机器赋能人,是有可能增加劳动者的报酬,或者说最起码不损害劳动者。

那机器到底和劳动者是互补的还是替代的关系呢?

在彭文生看来,这个和劳动力的价格是有关系的。美国劳动力成本比较高,更多的是机器替代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比较低,更多的是机器赋能人。

他解释,因为机器的价格在国际市场是一致的,如果这个机器是替代劳动力的话,在美国替代劳动力的利润空间更大,所以自然的发展就是,在美国更多的是机器替代人,在中国今天这样的发展阶段更多的是机器赋能人。

也就是说目前这个态势,机器自动化、人工智能在中国可能对劳动者还是相对比较友好的,我们看到快递、外卖等。

3.61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