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连年亏损 荣昌生物何时走出低谷?
连年亏损 荣昌生物何时走出低谷?
2025.05.15 19:03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科创板日报》5月15日讯(记者 徐红)作为明星国产创新药企,自2024年以来,荣昌生物(688331.SH;09995.HK)便因连年亏损引发市场对公司现金流状况的担忧。

但从最新公布的财报来看,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公司的财务状况出现转好迹象,虽然还没有摆脱“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但亏损幅度持续收窄。与此同时,两款核心产品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也保持了不错的销售增长势头。

2024年,荣昌生物实现营业总收入17.17亿元,同比增长58.5%。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款核心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但在这一年,归母净利润虽然较上一年有所收窄,亏损额仍高达14.68亿元,扣非后净亏损15亿元。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6 亿元,同比增长59.17%;实现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2亿元,亏损幅度同比继续收窄。

“公司通过优化生产运营效率、精细化市场投入及研发资源聚焦核心管线等多维度推进降本增效,2024年亏损收窄已体现阶段性成果。未来将持续动态评估在研项目潜力,确保资源高效配置。”在15日举办的线上投资者交流活动中,荣昌生物董秘、执行董事温庆凯针对《科创板日报》记者的提问作出了以上回应。

可以看到,在现金流压力下,荣昌生物将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盈利目标一直为资本市场所关注。而从2024年财报来看,目前荣昌生物对此也终于有了进一步的行动,主要是对ADC管线的精简

图|投资者高度关注公司将如何提高研发效率,做好研发投入与盈利目标的平衡。

包括:Claudin 18.2靶向ADC药物RC118、DR5靶向ADC药物RC248、以及靶向IL-15/IL-15Rα的Fc融合蛋白RC198已从2024年财报披露的研发管线中消失。此外,荣昌生物对ADC药物维迪西妥单抗、RC88的开发适应症也进行了筛选和精简。同时,新增一款ADC药物RC278,但尚未披露其靶点。

截至目前,荣昌生物已进入商业化阶段的药物有两款,分别是泰它西普(RC18,商品名:泰爱®)和维迪西妥单抗(RC48,商品名:爱地希®)。

这两个产品分为两个商业化团队推广销售,超过800人的自身免疫商业化团队专注“泰它西普”,适应症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关节炎,这个产品已纳入国家医保用于治疗SLE,并完成超过1000家医院准入;近600人的肿瘤科商业化团队专注推广“维迪西妥单抗”,这个产品已获批胃癌及尿路上皮癌适应症。

2024年,荣昌生物产品销售额为16.99亿元,较2023年的10.4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对此,温庆凯表示,两款核心产品在去年凭借差异化优势实现快速放量,今年公司会继续深化市场准入、加速新适应症推广及基层渠道下沉

虽然已有两个产品上市,但目前依然不能够覆盖公司庞大的研发费用支出。温庆凯表示,维迪西妥单抗与泰它西普将继续通过新适应症拓展、基层市场渗透及国际化布局等驱动增长。除此之外,公司还有RC28、RC88、RC148、RC278等其他分子正在开展临床研究或处于临床申报阶段。

据记者梳理,2024年,荣昌生物研发费用支出15.40亿,主要流向了6个研发方向。其中支出最大的是泰它西普,该产品目前还有重症肌无力、原发性干燥综合症、免疫球蛋白A肾病和膜性肾炎等多个适应症正在推进中。其中重症肌无力(MG)已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得了优先审评资格,有望在今年年内获批上市。

其次是维迪西妥单抗,2024年度支出近3亿元研发费用。该药已获批用于HER2表达胃癌、尿路上皮癌。目前荣昌生物正在推进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疗法用于这两个癌种的一线治疗方案。维迪西妥单抗第三项适应症在最近刚刚获批上市,用于治疗 HHE-2阳性且存在肝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RC28则是荣昌生物重磅押注的另一款产品,有望成为公司第三个上市的新药。目前这款产品的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黄斑水肿(DME)两个适应症均在国内启动III期临床,已完成患者招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适应症正在中国进行II期临床试验。

4575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