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连线创始人|赛诺联合王涛:自主研发核心器件 国产PET/CT不怕“卡脖子”
连线创始人|赛诺联合王涛:自主研发核心器件 国产PET/CT不怕“卡脖子”
2021.04.30 21:12 科创板日报记者 朱洁琰

编者按:他们创办的公司或已是独角兽,或刚启动种子轮,或已家喻户晓,或长期身居幕后,或正起于微末,但他们都是中国新经济的微观脉搏,是这轮产业和技术升级的微观主导者和实践者,不同行业成千成万的他们的身影汇聚,投射变革的洪流。

《科创板日报》 “连线创始人/CEO”栏目,主要关注创新创业型企业,以企业创始人/CEO的访谈为一手信源,让成长中的创业公司走入公众和市场视野,并发掘最新技术和产业趋势,每周五21时准时推送。

《科创板日报》(扬州,记者 朱洁琰)讯,高端医疗影像设备PET/CT领域本土企业开始发力。《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赛诺联合及赛诺威盛扬州江都智能制造中心于4月29日正式投产,此次投产后,可形成年产PET/CT100台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将达到20亿元。

医学影像发展至今,已涌现出超声、数字X光、CT、磁共振等各种诊断产品。其中,PET/CT检查设备发展史相对较短,但经过近20年的临床应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生认可PET/CT的临床价值。

机构分析认为,PET/CT作为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在中国拥有千亿级市场。但不可否认,现阶段国内的PET/CT市场仍然由外资企业主导。在此背景下,本土企业如赛诺联合正在做哪些努力?取得了什么成效?目前的突破难点何在?未来PET/CT领域是否可能实现国产替代?

带着上述问题,《科创板日报》记者在扬州投产仪式现场对赛诺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涛进行了专访。赛诺联合成立于2011年,依托清华大学,专注研发PET/CT及其核心器件。

image

谈国产替代:自主研发核心器件 突破“卡脖子”瓶颈

PET/CT是将PET与CT融合,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由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两者结合后,患者仅需一次显像即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实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

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无疑就是国产替代。研究如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核心器件自主可控,已经成为本土企业的努力方向。

王涛表示,“国产医疗器械基本实现了初期的整机国产化、中期的主要部件国产化,但核心器件的国产化还有一段路要走。”

高端PET/CT拥有两大重要核心器件:快速闪烁晶体与硅光电倍增器(SiPM)及其信号读出芯片。王涛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国内快速闪烁晶体生产厂商已经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实现了完全国产化;而硅光电倍增器(SiPM)及其信号读出芯片被国外‘卡脖子’的情况则还没有完全改善。”

针对上述困局,王涛透露,在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支持下,赛诺联合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友谊医院、辽宁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院等机构正在展开研发攻关。“当我们把这款产品面向市场的时候,就可以非常骄傲地讲国产PET/CT的核心部件完全自主可控。”

“这款产品已经在样机搭建阶段,目前产品获得的性能参数以及临床表现是完全不亚于外资产品的。”王涛进一步表示。

在王涛看来,PET/CT实现国产替代一个很大的意义在于,这将直接降低医疗成本。“从前进口PET/CT需要几千万,国产PET/CT的价格大概只要一半。”

王涛举例说,赛诺联合的PET/CT设备在2016年参加了国家卫健委的集中招标采购,“当时我们的产品报价大概在1000多万,国外厂商和我们同样一款机型,价格就直接从前一年的2000多万降到了比我们高一点。可以看到,有没有国产替代,对于能否降低医疗成本很关键。”

谈痛点:到大规模落地还有两个挑战

产品最后是要落地实际使用的,在王涛看来,国产PET/CT设备要大规模铺开还有两个挑战,首先是面对外资的竞争,如何让医院来选择国产品牌。“因为并不是我们国产推出来,医院就能接受。这不像消费型产品,而是我有了之后,用了3年、4年、5年,看产品图像是否稳定、设备维修是否跟得上。”

不过,王涛也表示,国产已经在追赶上来。“从各地的扫描量来看,我们保障的开机率已经达到99%,实际上普通开机率一般承诺的是95%。”

据王涛介绍,赛诺联合目前有两个型号的PET/CT设备在市面上销售,已经在几十家医院装机使用。

而第二个挑战则是,PET/CT的检查费用确实比较昂贵。“在国内不同省份的价格不太一样,最高是在12000元,最低在6000元左右。那老百姓可能会觉得贵,医生也就不太敢推荐。”针对这个情况,王涛透露,现在已经有一些商保将PET/CT的检查纳入。

在采访的最后,王涛表示,“从前GPS(GE、飞利浦、西门子)等外资巨头要垄断中国高端医疗设备的90%以上,现在已经在慢慢降下来了。仅在PET/CT市场上,国内就出现了如赛诺联合、联影等强有力的竞争者。”

2.32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