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访科创人物
话题简介
专访科创大咖,记录科技巨头的创业之路。
陛通股份宋维聪:半导体薄膜设备的“后起之秀”是如何炼成的?|连线创始人
①陛通股份董事长宋维聪称,公司由于资金原因,从设备服务业起步,2021年起“壮士断腕”,全心投入国产薄膜沉积设备的研发和推广;
②宋维聪表示,公司研发的“小亮旋转”技术创新解决了行业内薄膜均匀性难题;③宋维聪称,公司正积极准备科创板IPO工作,明年具备申报条件。
连线创始人/CEO
安安访谈录
专访科创人物
09月15日 21:15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朱凌
阅 2.59W+
对话蓝固新能源李立飞:抢占固态电解质先发优势,预计今年各类新型电解质实现千吨级出货
在李立飞看来,于创业者而言,“战略眼光、领导力、抗压能力”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动力电池行业很‘卷’,小而美的企业很难存活,必须要成为大而全、大而强的企业,才能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固态电池
专访科创人物
安安访谈录
09月12日 11:03
阅 2.17W+
面壁智能李大海:大模型开启全新时代 一定要做AI原生|连线创始人
①对于“百模大战”的市场竞争,面壁智能CEO李大海认为,核心是回归商业化本质,大模型交付给用户,能带来何种价值,这个价值是否足够扎实;
②面壁智能正实行to B、to C两条腿走路战略。李大海说,AI原生十分重要,公司未来要做的应用,一定是100%基于大模型。
连线创始人/CEO
安安访谈录
专访科创人物
09月08日 21:05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张洋洋
阅 2.73W+
玩出梦想黄锋:对标苹果产品!明年推出MR产品|连线创始人
①苹果的MR产品将为AR/VR产业带来内容生态、供应链上的改变。
②价格补贴绝非长久之计,而是如何创造好的内容,并且尊重电子消费品的研发与商业周期。
③做电子消费品,讲究的是技术、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
安安访谈录
连线创始人/CEO
专访科创人物
09月07日 22:05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心怡
阅 1.94W+
【安安访谈录】重阳投资合伙人舒泰峰:投资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带着信心克服人性缺陷,再来深入研究科学问题,从而成为成功的投资者。
安安访谈录
连线投资人
专访科创人物
08月23日 20:5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董嘉骐
阅 1.87W+
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TWh时代软包电池将重回主流 | 科创家
①“软包动力电池第一股”孚能科技以高性能软包三元动力电池而知名,并在这个细分领域做到了国内龙头、全球领先;
②王瑀认为,只有解决动力电池“好不好”的问题,才能迎来全面电动化的TWh时代,软包作为理想解决方案有望重回主流赛道。
对话科创家
安安访谈录
专访科创人物
07月25日 11:35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李明明
阅 1.63W+
连线创始人|时的科技黄雍威:布局eVTOL倾转旋翼 基本功是把飞机造好
①近期,国内eVTOL赛道热度攀升。其中,时的科技发布国产自研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E20 eVTOL;
②黄雍威表示,要把eVTOL造好,基本功是要把飞机造好。eVTOL商业化并非一开始就“满天飞”,而是要回归商业化落地的本质,逐步推进。
连线创始人/CEO
安安访谈录
专访科创人物
07月14日 21:12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余佳欣 曾乐
阅 3.38W+
对话仙途智能唐彦也:在环卫自动驾驶场景中 以多任务大模型进行感知
①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企业的传感器方案与技术研发方案愈发趋同,在各垂直场景中,都面临解决相关场景内的“长尾问题”;
②据唐彦也介绍,在感知层面,仙途智能采用基于多传感器的传统算法+BEV的多层冗余方案,以一个多任务大模型支持常见的交通参与元素与长尾通用障碍物的检测识别。
专访科创人物
智能驾驶
人工智能
07月11日 20:24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曾乐 实习生 袁梦
阅 2.12W+
亚马逊云科技全球产品副总裁Matt Wood:通用大模型不是万能的 生成式AI仍在早期阶段
①并不会有一个所谓的万能大模型,绝大多数的用户,希望模型在特定领域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生成式AI仍处于早期阶段,是一场长期的竞争,是一场长跑。
人工智能
专访科创人物
AIGC
TMT行业观察
07月04日 16:55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心怡
阅 1.7W+
风语筑副总经理张树玉:看好元宇宙文旅和电商带来的商业机会
①2022年下半年以来元宇宙趋于冷静期,这也是拼每个元宇宙公司核心技能的一个时刻;
②利用元宇宙MR拓展现实的方式,在线上去做很多比线下更节省成本、效果更好的事情,看好元宇宙跟文旅和电商结合带来的商业机会。
元宇宙之约
元宇宙
专访科创人物
06月29日 15:30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徐赐豪
阅 2.04W+
专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外企高管密集访华会提升中国经济信心 需改变科技企业估值体系提升创新能力
①中国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资来访,是看重重要的中国市场,也会使我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间接增强,从增强信心的角度有积极意义;
②做创新研发的企业,应该得到资本市场在估值上的认可;
③凡是有利于进一步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帮助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都是现代化产业。
专访科创人物
创投
创投日报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
科创板公司面面观
06月20日 12:00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李明明
阅 1.66W+
专访深开鸿CEO王成录:做成鸿蒙生态 需要一家万亿市值的公司
①开源鸿蒙在更多设备、场景中的落地之所以重要,在王成录看来,逻辑在于数字化发展的核心还是数据。数联与物联的实现,需要OpenHarmony作为其公共底座。
②“深开鸿未来的目标是做一家万亿市值的公司。”在王成录看来,如果没有一家万亿级别的公司出来,万物互联生态做不成。
TMT行业观察
专访科创人物
数据要素
06月14日 21:06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郭辉
阅 2.26W+
推进“千行百业+AI”,从应用层发力是深圳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最佳选择|专访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
①5月末,上海、北京以及深圳三地24小时内连续发文,鼓励当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②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表示,深圳的工业积累和发展特点,都表明了深圳更适合人工智能在应用层面的开发。
专访科创人物
人工智能
06月09日 13:36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敖瑾
阅 2.41W+
对话蜂巢能源黄征:海外工商业储能市场需求旺盛 户储产品或趋向白电化
①蜂巢能源全球销售负责人黄征表示,公司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325Ah储能电芯,“目前进展顺利,设备已经进厂,正处于调试阶段。”
②黄征认为,随着今年锂电池成本降低,工商业储能迎来了爆发“元年”。户储或将朝着白电化方向发展,未来有望扮演“家庭能源中枢、智慧管理中枢”的角色。
储能
专访科创人物
06月08日 20:33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曾乐
阅 2.37W+
“在线测控”第一股登陆科创板!专访双元科技董事长郑建:企业“做强”要优先于“做大”
①从造纸到锂电,双元科技过去数年的成功“跨界”,最终推动公司上市。
②“浙大人”出身的郑建,最欣赏的企业家特质是低调、务实。
③郑建之前的经营理念是,做企业要“先做强,做强以后再考虑做大。”随着公司的做大和上市,他开始寻找一个平衡点。
对话科创家
专访科创人物
科创板最新动态
科创板公司面面观
锂电池
06月08日 08:25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郭辉
阅 2.13W+
晶科能源钱晶:TOPCon电池量产效率今年底目标25.8% 打造山西N型一体化基地|财专访
①晶科能源认为,今年N型电池组件的市占率可以达到30%左右,明年可以到60%;
②晶科能源目前N型TOPCon电池实验室转化效率最高26.4%,当前大规模量产效率超过25.4%。到今年年底,电池量产效率预计在25.8%的水平。
财专访
光伏
TOPCon电池
专访科创人物
05月30日 19:05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刘梦然
阅 1.35W+
中科力信杨喆:国家派题并打破“卡脖子”局面 首创FIAM因子已实现民用下沉|连线创始人
①中科力信基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独家授权,首创FIAM因子赋能技术体系,在过去不到两年的发展中,实现了向民用的迅速转化;
②FIAM并不是一种确切的材料,而是有着从固体到粉末再到液体不同形态的微观结构下的因子。目前该项目在北京市资金支持下已形成FIAM因子储备库。
连线创始人/CEO
安安访谈录
专访科创人物
05月26日 21:26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郭辉
阅 2.27W+
陈文亚:城市大模型如何赋能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①城市数字孪生的2.0时代,需要对城市进行认知。
②城市大模型为数字孪生城市提供内生动力和智能底座。
③理解数字化转型,必须站在战略级的高度。
专访科创人物
05月25日 12:01 来自 李梦琪
阅 2.19W+
博锐生物CEO王海彬:历经十数载 首款国产抗CD20一类新药获批!我们坚持走创新路 |连线创始人
①日前,由博锐生物自主研发的泽贝妥单抗获批上市,这是首款国产CD20抗体1类新药;
②企业的创新策略是:聚焦于免疫领域,选择成熟的靶点,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进行差异化的创新。
连线创始人/CEO
安安访谈录
对话科创家
专访科创人物
05月19日 21:39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金婉霞
阅 3.24W+
继续关注智能计算、自主可控及新能源转型机会 蓝驰创投陈维广:前瞻眼光是应对巨变的第一道防线
①蓝驰创投举办2023年度基金合伙人大会;
②蓝驰创投将继续重点关注:智能计算及自主可控创新、交叉学科及软硬件结合的跨界整合机会、能源转型与产业链带来的科技革命机遇。
人工智能
创投风向标
专访科创人物
05月10日 19:15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
阅 1.31W+
加载更多